分享

大雅如驴

 大地菲芳 2020-08-24

2018年01月08日  总第170期


关于驴之雅

本文是去年秋季就萌生意念要写的随笔,到现在终于有时间写出来了。刊载之前,一位前厅长朋友略略看了下,提出了温和的批评意见——主要是不认同我的说法,他认为驴子与雅不搭界。说驴子大雅,如果不是哗众取宠,就是糊涂。

首先感谢老领导的批评。同时也弱弱地替自己辩解一下,我说的大雅,是指一种精神境界,即清洁的精神。按照雅字的基本意义,一般是指正确的、标准的东西;然后是指高尚的、美好的东西。所谓雅人深致,举止不俗。本文所谓的雅不是指这些,而是指一种清洁的精神境界以及此境界下洒脱的作派。

最后敬告一下不认同我观点的朋友,请不要阅读这些与你观点相左的文字,浪费你的时间我心不安!

——作者


张北草原上的一匹骡子,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里成了“网红”。这匹网红骡子引出的话题林林总总,其中的一个,就是有些网友很奇怪:为什么这头受了伤的骡子要被卖去宰杀掉?它难道不能生一个健康的小骡子吗?然后呢,另一部分网友就讥笑提问题的网友,请他们去百度一下,或者再去上一遍初中。

我不知道再上一遍初中与骡子繁衍后代有什么关系?我猜,大概现在的初中课本里有这方面的知识。其实不用那么费事,但凡在农村生活过,或者虽未生活过但比较好学的人,都知道骡子是马和驴杂交而生的后代。大部分的骡子是公驴和母马所生,叫马骡。此种骡子具有马和驴的双重优点,体格高大,畜力强劲,是高原、丘陵地带农业生产的好帮手。极少部分骡子是公马和母驴杂交而生,叫驴骡。此种骡子体格较小,不如马骡好。然而俗话说得好,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换言之,马骡子驴骡子都是骡子,而骡子是不会繁衍后代的。

一匹骡子,要么它的父亲是一头驴,要么它的母亲是一头驴,总之,说它是驴子的后代,实在是大言不谬。如此,就让我们重新打量一番熟视无睹的驴子吧!


驴,马户是也。左边一匹马,右边一户人,就是个驴字。古代的写法,也有左边一户人,右边一匹马的。其最初的写法是驢。许慎《说文解字》中说这个字不是中原文化的本土汉字,是秦人自造的一个字,而这个字对应的动物,则是“匈奴奇畜”。驴子是畜牲毫无疑问,但许慎先生用了一个“奇”字就大有学问。奇什么呢?是奇怪呢?奇特呢?还是……总之,是不同凡响。《康熙字典》上对驴的描述更有画面感,曰:“女真辽东出野驴,色驳,人食之。”意思是野驴就是让人吃的哦!可见,驴子的来历 根不正苗不红,难怪世人小瞧它,骂它蠢驴,笨驴、骚驴、闷驴、黔驴技穷,完了还要卸磨杀驴。

驴子真的这么不堪么?我以为不是。且看《世说新语》的一段记载——“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王仲宣就是王璨,“建安七子”之一,跟曹操父子的关系都很好,文学成就也很高,其代表作《登楼赋》曾经洛阳纸贵,风靡一时。王璨是魏晋名士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前特别喜欢驴叫,以为是天籁之音,有无穷的趣味和天道。他死了,贵为皇帝的曹丕带着一帮子朝廷大员、文人墨客前去送葬。埋之后,魏文帝说,王璨生前喜欢驴鸣,大家就学一声驴叫为其送葬吧!说完自己先一声驴叫,然后是一片驴鸣。这件事古人以为大雅,所以,刘义庆主编《世说新语》时就把它录在里面,流传至今。而今我们读之,亦以为雅,为洒脱,为情谊至深,性情至真。

高原上的驴子就是这样袖珍可爱


黔之驴是柳宗元为了讽刺唐代统治集团内部那些位高权重、却又庸俗无能、外强中干的人而创作的一篇寓言故事。柳宗元是山西晋城人,在唐代,山西人可是高人一等的上等公民,李世民父子就是从太原起兵而夺取天下的。所以,有唐一代,河东出了很多大官、大学士、大诗人。然而,柳宗元命途多舛,曾被贬官永州司马,在湖南那个“南蛮之地”改造了十年。他写黔之驴,就是这期间的生活感悟和思想寄托。黔无驴是假的,我在贵州很多地方看到过驴子。不过,山地的驴跟平原上没法比。黔之驴矮小,稳重,耳朵小而尖,毛色灰黄。拉车爬坡,稳当有力。我曾奇怪地问当地朋友,为啥驴子这么矮小?朋友说,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如果身高驴大的平原驴来到云贵高原,别说拉车拉磨,自身的生存估计都是问题——高原的空气含氧量跟平原能比么?

在一些人的观念里,驴是又脏又蠢的动物。如果让我们用驴字组词,估计大部分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蠢驴、笨驴、闷倒驴之类。可是,阿凡提的驴子并不蠢,张果老的驴子也不笨。《伊索寓言》里的那头驴子,最后居然将大名鼎鼎的哲学家弄到了悬崖下。驴子笨吗?非但不笨,而且有情有义,卸磨杀驴的事情,驴子从来不屑于干也不会干。

张果老的驴子跟阿凡提的驴子都很聪明


活着的驴子是人类的朋友,死了的驴子也会把身体献给人类。驴肉之美,连《康熙字典》都有记载,更别说风靡当今的河间驴肉、驴肉火烧、驴肉汤了。就连驴皮、驴骨头,也变成了雍容华贵的女士们趋之若鹜的营养补品——阿胶的主要原料。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毛主席长征到达陕北后,身虚体弱,咳嗽数月不好。陕北的一个老中医开了一个偏方——杀头一岁多的小毛驴,食肉进补,终于治好了毛主席的病。这件事情对我的启发很大。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我的身体也是极度虚弱,晚上睡觉虚汗淋漓,白天头昏眼花,四肢无力。我就仿照书上看到的那个故事,相信陕北老中医的话到处买驴肉吃。那是几十年前的事儿了,那时候的驴肉不掺假,也不贵(高贵的人是不屑于食用这“蠢货”的)。结果还真管用,吃了一段时间驴肉之后,身体慢慢就壮实起来了。

赵忠祥先生爱画驴


我少年时代,曾经跟一头驴子有过一段亲密的感情。那是四十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我十几岁,家里养了一头毛驴。一个星期天,父亲让我和哥哥一起拉着一车土豆到县城去卖。哥哥拉车,我牵驴。一天下来,土豆卖了不到十分之一。傍晚的时候,秋风凄凉,黑云翻滚。哥哥说,赶紧回家吧,晚了要淋雨了。我们悻悻地拉着一车土豆回家。回家的山路蜿蜒曲折,陡峭逼仄。驴子的套绳一直绷得死紧死紧的,它早就满身汗淌了。终于,捱到一处陡坡的半坡的时候,套绳突然绷断了,满载土豆的架子车失去了向上的动力,拖着车辕里的哥哥飞一样地向坡下退去,然后翻车在一处悬崖下面。万幸的是车子翻下去了,哥哥皮开肉绽地躺在悬崖边上,一动不动……

我被这突如其来的惨剧吓傻了,抱着驴头嚎啕大哭。那头可爱的驴子尽管气喘吁吁,却很通人性,它安静地站着,耳朵不停地晃动,不时地喷着响鼻,把温热的气流喷到我脑袋上、手上,似乎在安慰我不要怕,不要怕。一两分钟后我冷静下来,松开驴头,我看见驴子的眼里大颗大颗的泪珠汩汩地流淌着,像一股小溪水沿着它的眼角流淌到脸上。哥哥这时候也站起来了,他除了受到惊吓之外,伤了一些皮肉,并无大碍。看到我惊吓得嚎啕大哭,他也来安慰我不要怕,车子不要了,我们先回村子里喊人。

这件事情让我跟驴子的感情更进一步,我明白,驴子不蠢。它通人性,有感情。此后我们家人没有再打过这头驴子。干活也随它的性子。最主要的是我们没有像别人那样,在它老迈之年把它卖给屠宰场。我们让它老死在槽枥之间,并将它埋葬在东山地头那棵洋槐树下了。这件事情在当时的小村里被视为一傻,被人们在茶余饭后取笑了很长时间。

裸着体,牵着驴,戴着麦,逛着街,不亦乐乎?然与戴礼帽的驴相比,绅士的洒脱应该属于驴。


前几年的一个冬天,我在出差的火车上读书,那是一个不知名的作者写的思想随笔,里面有一篇《平原上的驴鸣》,写到他跟一头驴子的交往和感情,由此生发出一声驴鸣打破平原死气沉沉的夜幕的感动。思想随笔当然不是心灵鸡汤,也不是故事会。我读了深受震动,不禁想到了龚自珍“万马齐喑究可哀”的诗,更重要的是想起了我遗失在北方高原的少年岁月,想起了我的驴子,我的小村……

突然想让时光穿越到几十年前的村子里,在冬天冷冽高远的晴空下,携一群小伙伴在村子里撒野,嘴里学着高亢的驴叫:嗷——呕嗷—嗷—嗷—嗷……那是多么快意的事儿啊!

一声驴鸣,万籁生情。


请点击标题

欣赏芦岸苇的作品 

1、黄河大放生

2、佛从西天来

3、河两岸是生命之树

4、芦苇有话说(札记)

5、鲁迅的尴尬

6、夜孔雀

7、秋夜雨雅

8、穷富贵贱

9、从红色文豪到被流放者

10、南京,永远的痛!

11、清明札记

12、文学与常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