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成都的心脏看书

 大地菲芳 2020-08-24

2018年11月01日  总250期



作者简介

杜钧,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织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出生贵州农村,工作之余,喜欢堆砌文字,爬爬格子,1990年开始在《毕节报》、《贵州经济报》、《贵阳晚报》、《贵州政协报》、《贵州工人报》、《贵州邮政报》、《贵州统一战线》、《贵州公路文学》、《高原》等报刊发表散文诗、散文、杂文、小说等文学作品,获得过《中国资产新闻报》、《毕节报》、《贵州统一战线》等报刊举办的征文奖。

2011年结集散文诗集《水的声音》。


在成都有一个广场,叫天府广场,从成都市区旅游地图上看,她刚好在成都市的正中,算是成都心脏的地方。在天府广场的边缘,有一座高楼,叫城市之心。楼下仰望,城市之心耸立云中,而这样一幢处于闹市正中的高楼,让人意外地悄悄地埋伏着一家叫做“天府书城”的大型书店,书城足足占了城市之心两层楼房,第二层和第三层,在这个繁华的城市中心,这又是多么宝贵的两层。她是我目前见过的最大的图书超市,书城里的书涵盖从少儿图书到大学辅导教程,从自然科学到社会学科,从医学宝典到美术鉴赏,从古代到当今,从理论到文学……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在二楼,书城专门空出一块地来,安置了单人沙发,安置了茶几,供那些喜欢读书的人看书,在这块空出来的地方,还设置了茶水间,有专门的人员为坐下来读书的人服务。二十元一杯清茶,随时为你续水,直到你喝淡了,无味了,书看遍了,看倦了,起身离去。

九月初的成都,天气依旧冒着丝丝热气,我和妻子在天府广场上漫无目的地走着,想耗尽眼前的时间,等待从成都双流机场飞往贵阳的航班。可等待的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每一次看腕表,时间仿佛都停留在上一次。每一次抬头,天空中的骄阳依旧在原来的位置。烦躁不安中,不经意间,抬头看见了埋伏在城市之心的“天府书城”。出于好奇或好久不进书店的原故,居然也有一种想进去看看的冲动。

我和妻子走进了城市之心,走进“天府书城”,琳琅满目的图书,让我一下子看花了眼。回过神来,我找了一本贾平凹的《土门》,在书城二楼,找一张靠窗沙发,要了一杯清茶,慢慢地翻起来,慢慢地走进书里,融合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中去。

像这样静静地找一个角落,一个人静静地徜徉在作者的精神世界里,这种景象,于我,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想想现在的自己,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家庭,奔波于生计,奔波于人际,能够静静地找一个角落读书,已经成为生活中最为奢侈的东西了。冰心老人,曾经对婚前婚后的生活大发感慨:“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样样不离他。如今全盘皆改变,油盐柴米酱醋茶。”自己何尝又不是如此呢?

当年,还是上高中的时候,县城里只有一家文化局办的图书馆,需要办理借书证,在课业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依然要挤出时间来到图书馆去借书来看。图书馆对借出的书有时间规定,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看完,在规定的时限内归还。很多图书,不管有多厚,都能在图书馆规定的时限内看完,有时还要做读书笔记,抄录一些精典的句子和段落。那时,读了很多的书,比如国外的《红与黑》、《飘》、《茶花女》、《十日谈》、《战争与和平》、《我的大学》、《童年》……国内的古典的有四大名著,《岳飞传》、《小五义》、《续小五义》、《隋唐演义》……当代的有《石龙岗》、《山菊花》、《大刀记》、《万山红遍》、《保卫延安》、巴金的《家》、《春》、《秋》……还有大量刊载在《小说界》、《长江》、《山花》、《花溪》、《萌芽》等等杂志上的中短篇小说。

后来学校毕业,参加了工作,原以为时间多了,可以去看一些自己想看的书,自己却一天天被自己遗忘了,遗忘在琐碎的工作中,遗忘在觥筹交错之中,遗忘在麻将之中,遗忘在虚拟的网络之中。读书的日子越来越少,读的书越来越少,可笑的是,有时还自诩自己是读书人,把自己与没有知识的人隔离开来,殊不知,自己的思想和灵魂,不知在什么时候已经是锈迹斑斑,正在不停地锈蚀掉。

如今在我们的身边,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家人,同事,他们或沉浸在酒桌上,或沉浸在麻将中,或沉浸在网络游戏里,每天都在喊着空虚,每天又都在虚度着光阴。他们一天天远离了书本,冷漠了书本,没有了精神追求,没有了思想座标,他们也感觉到可怕,但却每天都在重复着自己的空虚和无聊。等到白驹过隙,青春不在,容颜已斑,追悔莫及,而世间是没有后悔药卖的,只能戚戚然看时光流逝,了度余生。我要感谢这次航班等待,感谢这次在天府广场的短暂停留,让我一下子又找到了心灵的寓所。在成都的心脏,在“天府书城”闹中求静,在书城仍然还有那么多喜欢读书的人,他们有老人,有孩子,有成人,有学生,各自找上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找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静静地翻起来,整个书城没有一个人高声喧哗,没有一个人随意走动,静得只剩下翻书的声音。

在成都的心脏看书,我看了四个小时,贾平凹的《土门》我虽然没有看完,只看了全书的三分之一多一点,但总算又体验了一回学生的感觉,让我回想起年少时光,回想起当初的意气风发。

人到中年,当初的一些理想,一些抱负,已经再难实现,读书或许是修身的最好方法。成都之行,在成都的心脏看书,也许我将会对我的后半生有一种新的认识,做回一个全新的自己。

二〇一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请点击标题

欣赏杜均先生温暖的文字

1、春天我们看花去

2、荷叶上的村庄 (外两章)

3、我为母亲阅读

4、我生命中的那些人:母亲

5、我生命中那些人:父亲

6、我生命中的那些人:姑妈

7、我生命中的那些人:姑父

8、我生命中的那些人:大哥

9、我生命中的那些人:三 嫂

10、徜徉在成都宽窄巷子

11、今夜聊什么



编辑部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