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6日 总257期
前 言 吾常撒尿自照,顾影自省:平生一身缺点,唯有四样还算优点:一是酷爱读书,不读书便不得安枕;二是寓教于乐,颇受学生欢迎。退休后被名校聘请执教十年,累坏了身体。坚决挂出免战牌:不教书!三是颇通麻衣相术,相面水平略高于专业水平,因是免费服务,顾客盈门,断了专业相师财路,故彼群起而攻之,逼得我再挂免战牌:不看相!四是笃诚向学,践行“无长无少”之道:先见徐菲诗词王维之风拂面而来,命笔相和,聊表敬爱之情;次读刘姗大作,兴奋仰慕。著文深表歉敬之意;又读刘蔚青雄文,且敬且爱,不觉和她一文——诗词唱和,早有先例。有无和文?没听说过——若有,权当同题异作;若无,且作一开先河。 一.恶相寒士平步青云 红叶如火,烧红半边天际。白衣少年执卷背手,寒颤颤步入香山寺门。门口的相师张目视之,仰天长叹:好端端一个苦读寒士,却生的纵理纹入口(相书称人面部鼻端两侧的皱纹叫法令纹,法令纹通到嘴里,叫纵理纹入口。纵理纹入口者,命中注定饿死。),终归饿死。可惜!可惜!旁一小僧道:相师既然看出,何不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相师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岂是我能救得的?莫说一介寒士,就是贵为将相,亦无办法——想那汉文帝宠臣邓通,相师徐负指言其纵理纹入口,必当饿死。汉文帝闻之,怒曰:“富贵由我,谁人穷得邓通?”将蜀道铜山赐之,使铸钱。当时邓通之钱,布满天下,富可敌国。文帝偶生痈疽,脓血迸流,疼痛难忍。邓通跪而吮疽,文帝甚爽。因问道:“天下至爱者何人?”通答曰:“莫如父子。”恰值皇太子入宫问疾。文帝叫他吮疽。太子推辞道:“臣方食鲜脍,恐不宜近圣恙。”太子出宫后,文帝叹曰:“至爱莫如父子,尚且不肯为我吮疽,邓通爱我胜如吾子矣。”由是恩宠俱加。文帝驾崩,太子即位,是为汉景帝。酷治邓通之罪,言其吮疽献媚,坏乱钱法。籍没家财,闭于空室,绝其饮食,邓通果然饿死。当时周亚夫也是纵理纹入口,此人出将入相,又是周勃后代。汉景帝忌他威名,寻个罪过,将其下之于廷尉狱中。周亚夫怨愤交加,绝食,也是饿死的。 那位纵理纹入口的白衣寒士听了,微微一笑,走进寺内。走到院中井栏旁,一眼看见井栏上搭着三条宝带,四下无人。忙将宝带收入怀中,心想何人如此粗心,竟将价值千金的宝带丢落在此,倘被贪婪之徒拾取如何是好?于是坐着守候。少顷,只见一位妇人嚎哭而来,泣曰:“老父陷狱,借得三条宝带,要去赎罪。到寺中盥手烧香,遗失在此。如有人拾取,可怜见还,全吾老父之命。”白衣寒士立即将三条宝带交付妇人。转身进入寺中空房读书。这位白衣寒士历经院试、乡试、会试、秋闱、春闱,连战皆捷,中进士,点翰林,平步青云。他就是青史留名的唐朝贤相、能相裴度。 唐宪宗元和十三年,淮西节度使吴元济据蔡州反叛。皇上命裴度统军平叛,裴度亲自选拔先锋官,撇开皇亲国戚公子王孙,独具慧眼,挑选李愬担任先锋。李愬出奇兵雪夜入蔡州,生擒活捉吴元济。此战不仅平息了吴元济叛乱,而且震慑了其他藩镇藩将:恒冀节度使王承宗献出德、隶二州;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献出沂、密、海三州。裴度还朝,拜为首相,进爵晋国公。 宪宗见天下太平,便大兴土木,修建龙德殿、承辉殿,疏浚龙首池。又听信方士柳泌妖言,炼制长生之药。裴度上表切谏,不听。佞臣皇甫镈(bó)、程异,一个掌管财政,一个掌管盐铁,搜刮民脂民膏,供皇上大兴土木,受到宪宗宠信,并授同平章事(副宰相)。裴度羞与二佞同列,上书乞骸骨(告老还乡),皇帝不准。反说裴度立朋党。渐有猜忌之心。二佞臣屡屡进谗。裴度为保全自身,效法古先贤孟尝君、萧何故伎:终日纵情酒色,不谈朝事,宪宗和二佞臣不再管他了。其实裴度是韬光养晦,表面上耽于声色歌舞,实际上经常轻装简出,考察民情。 山西闻喜县裴度故里 二.福相县丞命途多舛 一天傍晚,裴度身穿紫色衣裤,头戴软翅纱帽,腰束鞓带(ting皮带),足登皂靴,打扮成押牙官(侍卫武官)模样,走出相府,缓步踱进左近一家客店。见桌前坐着一位白面书生,天庭饱满,地角方圆,鼻如悬胆,目似朗星,一副福相。却满脸忧愁,泪痕斑斑。猜想必有冤屈苦楚,便打对面坐下道: “足下何方人氏?到此贵干?” 那人道:“官人不问犹可,问我时,教我一时诉不尽心中苦情。”扑簌簌掉下泪来。 “尊意有何不美?可细话之,或可共商量也。” “某姓唐名璧字国宝,晋州万泉县人。自幼聘定同乡黄太学之女为妻。未曾过门,我即举孝廉除授江南括州龙宗县尉,再任会稽丞,两任期满。当赴京吏部听从调遣。我决定先回家完婚,然后赴京。不料回乡到岳父家,岳父大哭道:你来迟了——晋州刺史为了巴结宰相裴晋公,选拔一队美艳歌舞女,已经选定五人,还差一名掌班。访得吾女能歌善舞,通晓音律。拿出三十万钱交给万泉县令,务必将吾女送去。县令乘我合家清明上坟只留女儿在家之机,强行将女儿劫走,把三十万钱丢在我家。我回家得知此情,忙带着钱去找县令。县令说已经将小女送给刺史。我赶到刺史衙门,刺史说我花六十万钱买得此女,已经送进晋国公裴度相府,你要女儿就还我六十万钱,自到相府要人。我只收到县令给的三十万钱,我上哪再搞三十万钱呢?何况相府侯门深似海,我能进入相府门么?岳父催我进京,雇好船先将三十万钱藏于船舱,嘱咐跟随我进京的苍头,开船两日后把钱交给我。我带着钱进京,想打听黄太学之女我之未婚妻下落,就住进相府左近这家客店,天天到相府门前观望打听,一个月过去了,杳无音讯。我只得到吏部报名,呈上历任文簿,查验过了。让我等候。几天后吏部挂榜,授我湖州录事参军。我领了告敕(又名告身,授官证书)。收拾行装,带上岳父送我的三十万钱,雇船出京。船到潼津,遇强盗登船杀人抢劫。我正在船头登东(大便),见势不妙,跳水游上岸逃避。命是保住了,行李钱财没了,连我上任的告敕也丢了。身无分文,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恰在此时,遇一老丈曰:我观汝一脸福相,何故困顿至此?我向老丈述说了经过。老丈说:太巧了,吾儿唤作苏凤华,现任湖州武源县县尉,正是你的下属。请到我家,少助资斧。老丈送我白金二十两。我又回到京城,仍住此店。我到吏部述说遇盗情况,恳请补发告敕。吏部官员推说空口无凭,不予补发。眼看盘缠将尽,探听未婚妻无音,赴任无门,天绝我也!”言罢泣不成声。 紫衣人听了,捻须沉吟问道:足下可曾做过亏心事么? 唐璧想了想道:只有一件事,至今想来,颇觉亏心——那是我担任龙宗县尉时,一日县令夫人梳妆时不见了金钗,说是被丫鬟偷去,县令不在家,要我查处此事,我没有仔细查询,就逼问丫鬟,令她交出金钗。丫鬟说她回房去取,结果回房上吊死了。后来金钗找到了,原来被县令小儿拿去玩了。我一直感到亏心,是我枉送了丫鬟性命。悔之晚矣! 紫衣人曰:你的遭难,也是报应。足下当初聘定妻室何姓何名?以何为聘? 唐璧道:黄太学之女,姓黄名小娥,以碧玉玲珑为聘。 紫衣人道:明日此时,有好音奉报。言罢,踱出门去。 次日掌灯时分,两位公差走进客店,找到唐璧,左右腋扶,飞奔至相府,进入后厅。裴晋公便服等候。唐璧拜倒在地,裴晋公命人扶起看座。唐璧偷眼视之,裴晋公原来就是昨天所见紫衣人。原来裴度回府查出黄小娥,唤来相见,问其来历,与唐璧所言相同。要看她碧玉玲珑,见她紧紧戴在臂上。甚是怜悯。一面命丫鬟嬷嬷为黄小娥更衣梳妆,一面密令堂候官备下资装千贯。将空头告敕一道填写唐璧姓名,差人到吏部补办。件件完备。才请唐璧到府,嬷嬷铺下红毡,拥出黄小娥与唐璧拜天地。裴度曰:老夫未能断绝馈遗,以致足下久旷琴瑟之乐,吾之罪也。今为足下完婚。薄资千贯奉助,聊表赎罪之意。成婚后夫妻相偕,便可赴任。唐璧与黄小娥朝上拜了四拜。外面早有肩舆等候,抬回客店。只见两个堂吏将绢帛金钱交付唐璧,又有一小匣儿是裴晋公亲封的,打开看,原来是告敕,复授湖州司户参军。唐璧喜不自禁,就在店中与黄小娥作洞房花烛。次日回乡拜见黄太学,如喜从天降。夫妇往湖州赴任去了。
后 语 一日,裴晋公缓步进入香山寺。见门口相师銀须飘拂,头发眉毛全白了。颇具仙风道骨。止步问曰:当年相师谓我终归饿死。我已年届八旬,何时饿死?相师答道:人有面相、心相。面相善而心相恶者,终食恶果;面相恶而心相善者,终得善终。此乃祸福相倚,善恶逆转也。裴晋公面相恶而心相善,心存仁厚,屡发善心,忧国忧民,博爱众生。必当延年益寿,善始善终。裴度呵呵笑道:那你当日为何说我终归饿死?相师曰:我等看相,只能据面相而论;心相藏于肺腑,如何得见?人之富贵贫贱沉浮休咎皆由心相决定,相由心生,命由心定,才是至理。
请点击标题分享 陆全润老师的经典文字
编辑部声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