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山掠影

 大地菲芳 2020-08-24

2019年 05月30日    总307期

方山掠影

刘月雄 ◐ 文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仿佛只有远观,山才显其巍峨挺拔。当我趁着南京森林音乐节的人流,徜徉在最美的拐角处,看碧天下的方山,平平整整,沉静笃实,自有王者儒雅的尊贵。山四方如天印,早有的传奇已浸淫其中,让人不得不神往膜拜。

音乐已响起,我的思绪飞到了初嫁时,老公曾带我爬方山--他儿时的乐园。那时的山如村里野夫,透着淳朴憨气,高树野草密密丛丛,时不时滚出的石子绊你一下,或者调皮地钻进你的鞋子。山不高,风儿清冽,空气清新,年轻的我们只顾笑谈,眼里并无多少美景。你小时候常来吗?哪儿好玩?我要去看看,仿佛一经掠过,我就能抚摸他的过往。防空洞最好玩了。山里的洞口,那捉迷藏肯定好玩。又长又黑,哪敢?藏得住还出不来呢。黑咕隆咚,能玩什么?”“我们结伴而行,松树枝点火,出来后个个脸黑得像鬼,哈哈哈,我们的笑声在山上荡着,像挂在枝间的秋千,是不是心里特紧张,还要装得像个冒险家似的,手心里早沁满了汗?老公笑而不语。原来,方山留下很多军事遗址,多是抗日战争初期的国军地下工事,由混凝土整体浇铸,相互有地道连接,深不可测。



山上还有军事雷达站,晚上雷达闪个不停”“可以探测吗?当然,但保密,有军人驻守那时已废弃了,可四周铁丝网犹存,记录着往日的风雨机密。方山尽管咫尺,后来忙于工作学习和家庭建设的我们,却没有更多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去游逛。山下的夫家小院面临拆迁之际,我们带着女儿,在方山定林寺塔前匆匆留影。七级八面楼阁式砖塔,斜得有些忘乎所以,任周围的拉拽加固,倾斜度仍然超过意大利比萨斜塔,堪称世界第一斜塔。其虽不闻名于世,却能历经风雨屹立千年不倒,而且由于建造工人的懒怠,此塔是直接建在极不牢固的火山滚岩上的,不能不说是奇迹。

其间方山被大规模地修整扩建,古迹旧址上重建了定林寺庙宝殿,石门台阶,树木庭院,修葺一新。远远看去,云蒸雾腾,如入仙境,待得近前,一路翠色,但闻溪流潺潺鸟鸣清脆。方山已焕然一新,气宇不凡,与牛首山和青龙山遥相呼应,仿佛气定神闲,隔空论道的三位智者。大约在距今300万至1000万年之间的上新世时期,方山发生过两次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凝固形成了山体。原来方山也激情四射青春蓬勃如少年,时光飞越,热情烈焰后存留的火山矿石,而今就地取材,被铺成石阶石凳垒成栏杆。山上盛产的红沙,曾经“生意红火,运到城里供不应求”,如今厂房立在坟茔荒草旁孤独而落寞。

方山下的小土坡铲平了,填埋了池塘水沟,剩下的一方水塘,红色的浮萍悄悄哼着恋歌,橙色的小船是否还唱着古人话别的诗歌:解缆及流潮,怀旧不能发。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



正是秋日,天地澄明,森林音乐会场传来的音乐,高亢激越,催促我们进去,眼见一列列青春的面孔,他们随着跳动的音律,不停地舞动叫喊,人流欢动,我们成了不合时宜的混入者。年轻的狂欢从午后阳光灿烂至星夜灯火辉煌,对面的方山,可否还有“天印樵歌,来回应这锦瑟年华,追忆往昔的青春芳华?


作者简介

刘月雄,南京市雨花台区财政结算中心高级会计师,南京机关作协会员,南京妇联特邀评论员。一名在南京多年的湖北人,一枚会算账的写作者。“不务正业”,最热爱的不是数字,而是文字,有多篇作品见于报刊及各公众号,建立个人公众号“寒林小语”。


编辑部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