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遇瓷筷

 大地菲芳 2020-08-24

2019年06月27日   总315期


相遇瓷筷(随笔)

作者 喻 平


最近,有幸到景德镇参加三礼堂筷乐文化征文颁奖会活动。促使我进一步了解了景德镇,进一步了解了瓷文化,进一步了解了瓷筷文化,进一步了解了三礼堂。

千年瓷都景德镇,以瓷器而名扬四海,其瓷文化内涵极为深厚,其在同行业的声望、地位似乎不可动憾。但改革开放后,全国各地实用瓷发展很快,像佛山、淄博这样的不少新瓷都名声鹊起,景德镇多次与“瓷都”之名擦肩而过。景德镇瓷器的发展曾经一度陷入迷茫。

在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经济之间如何平衡?如何突破?曾让瓷都人犹豫彷徨,曾让瓷都人颇费周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奉献,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每当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总会有勇于担当的英雄出现。

三礼堂的聂驿清先生就是这样一位顺应时代发展的英雄。他高瞻远瞩,在工艺瓷鼎盛时期,毅然更张开始了瓷筷的研发生产。

十年时间,三礼堂瓷筷经历了八代的更迭,聂驿清和他的三礼堂付出了很多很多。他们依托景德镇千年陶瓷底蕴,不断塑造和提升三礼堂瓷筷的内涵和形象,为千年瓷都塑造出了又一个闪亮的品牌,为景德镇陶瓷业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径。

记得在十几二十年前,就看过瓷筷,但总感觉很不是实用的东西。今天,了解了三礼堂瓷筷,从前的认知被完全颠覆,不由得不对三礼堂瓷筷发出赞叹。

你看——流线型的优美曲线、六面体的稳定结构、充实饱满的手感、别出心裁的防滑设计、纯天然矿釉的多彩色系、契合中国传统的方圆尺寸,更重要的是瓷筷健康、卫生的特性。它极易清洗,永不发霉,相对于竹木筷而言,健康指数大大提升。而相对于那些贵金属、象牙、名贵木的筷子,瓷筷又显然更生态、更环保。

目前,三礼堂瓷筷已迈出国门,走向了世界。但三礼堂人没有止歇,他们还将更上层楼。三礼堂产品还在继续提升工艺水平、进行系列化延展,丰富产品群,以满足更大多数消费者的愿望和需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瓷筷那实用与文化的完美结合——

瓷筷承载着恭、顺、礼、和的传统美德。因为瓷的属性,在无形中教化执箸者举止得体端庄、慢放轻举、温文尔雅、恭敬有序,勿躁勿急,戒浮戒乱。除了瓷筷,世界上没有别的筷子会产生如此天然的以器载道之效。

以器敬礼,以礼行天下。瓷筷,既是人间烟火的实用,又是传统文化的凝聚。以筷为礼,代表着中国特色、瓷都特色。喻意着健康快乐、家庭团圆;象征着天下人丰衣足食,代代福寿。

推广瓷筷文化,契合了当今国家发展的战略,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三礼堂功不可没。

相遇瓷筷,让我们认识了三礼堂,让我们见识了景德镇陶瓷人的开拓与创新,让我们见识了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凤凰涅槃。

相遇瓷筷,让我们看到了江西传统产业的新生机,更引发我们对江西经济依托地域文化发展的新思考。



 请点击标题欣赏

喻平先生的精彩文字

1、我的父亲

2、英语老师

3乡村摄影师

4、放声歌唱

5、新建一中

6、又见红石房

7、罗村故事

8、老工人

9、丰收水库

10、青涩的滋味

11、霍国光

12为什么我的眼中会噙满泪水?

13、留守处

14、招生的陷阱


作者简介

喻平,笔名伯 原 ,网络笔名:快乐一夫,1966年11月出生于南昌,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长期在大型国有企业从事思想政治工作,长期在高校讲授人文类、思政类课程,曾担任企业报编辑、党委宣传部理论干事等职。

著述不丰,但常常有些思考;笔耕常辍,但偶尔有些感悟;交往不广,但愿得天下朋友之赐教。


编辑部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