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人上位好猛!

 micle8888 2020-08-24

用下面这张图来理解现在的中国互联网格局会更直观:

当然,上图只有月活用户数这一个维度,决定一家公司市值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用户粘性、停留时间、货币化手段等等。

腾讯和阿里是当之无愧的G2一梯队,市值5万亿级别。

腾讯的竞争优势在于微信+QQ无敌的用户基本盘和停留时间。社交流量的货币化手段天然很弱,但腾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三条路——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游戏公司;成为了最牛的互联网投行,通过被投公司的业务来丰富自己的货币化手段(参考微信钱包九宫格);不断探索、模仿来提高社交媒体广告收入。

阿里的竞争优势牛在货币化手段天然地离钱很近,电商就是交易。同时阿里的业务还能跟很多美股科技巨头对标——电商对亚马逊,阿里云+钉钉对亚马逊+微软。更不用提蚂蚁科技,上市后就是妥妥的二梯队老大。

二梯队的互联网公司市值普遍在500亿~2000亿美金区间。

排名前三的应该是:蚂蚁科技、字节跳动、美团,2000亿美金市值板上钉钉。

还有拼多多、京东、网易,小米,都属于二梯队阵营。

其中字节的成长性本应是最好的,如果还只是当初的今日头条,那它会很惨。但是字节先后做出了抖音和TikTok(虽然已经凉凉)

字节和腾讯很像,流量的货币化手段天然很弱,所以在广告主业之外,字节也在不断探索其它变现手段。比如搜索、电商抖音成了淘宝的阿里妈妈),游戏,企业办公(飞书)、地产(幸福里)、K12教育等等。

字节还是二梯队中少数没站队G2的公司,野心勃勃。新人上位好猛,BAT这个词还可用的,只不过「B」不是百度,而是Byte dance。

美团是腾讯阵营最能打的猛将,基本垄断了本地生活的各个领域,到店(为一切线下业态引流)、派送一切上门(人商品服务)、交通工具版图还差一个滴滴。

其中美团和小米拿下的用户最辛苦也最忠诚。美团靠每单只赚几毛钱的外卖,小米靠毛利润不到10%的手机和智能硬件。

买中概股时,用梯队视角来分析是个很不错的角度。

大家不妨想想,哪些公司有冲击百亿美金、五百亿美金、千亿美金、万亿美金的成长性。

关于拼多多再多说两句,因为2020年半年报披露后股价大跌13.52%

下图建议放大观看:

回顾历史,拼多多因为财报数据不及预期导致股价大跌的情况发生过两次,分别发生在18年Q4和19年Q3(见上图绿色区域)

但后视镜地看,两次下跌都是很棒的上车机会,因为这货真的,一直在涨。

其中我专门标注了「百亿补贴活动」,足见这个运营手段的重要性,可谓拼多多的杀手锏之一。

初期靠微信流量+低价爆款社交裂变+多多果园满足老百姓占便宜的心态,以远超猫狗两家的速度低调完成了4亿下沉市场用户的鸡肋。

2019年开始百亿补贴,真金白银拿钱补贴大牌标品,一是为了扭转用户心智和品牌定位,二来出圈抢人,通过高价格标品吸引「五环内用户」,现在年度活跃用户做了6.8亿人,中国第二。百亿补贴确实烧钱,但也确实有效,因为拼多多拉新的边际成本下降了。

常看的读者知道我这两年接过很多次百亿补贴的广告,和金主沟通时也能感受到百亿补贴的变化——百亿补贴1.0是用现金补贴商品,2.0是用流量补贴商户。类似沃尔玛低价走量的思路,商家让利,利润减少,拼多多给商家补贴免费流量,销量提高,最后依然有的赚。

商户(尤其是大品牌方)一看,拼多多这有增量,免费流量多,销售费率低,就算开始不赚钱又如何,先圈一波用户,有了黏性和复购,以后不怕不赚钱,更重要的是多了天猫京东以外的第三条渠道。

当需求端(用户数)冲到了中国第二,拼多多意识到供给端(商户)也要跟上,百亿补贴2.0是在做淘宝当年孵化天猫的事,而且思路跟淘宝的搜索竞价排名不一样,商家不用拿钱买关键词,把这些成本拿去给用户让利,自然能分到流量支持。

我前阵子在抖音上种草了一把懒人拖把,卖60多块,淘宝也差不多,京东卖小100可以当天送到家,拼多多卖27.9包邮就是得等几天,香!

所以,我还是很看好拼多多的,尤其在中国,有近6亿人月均收入千元的中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