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情缘】​袁南成:家乡小河美如画

 新用户89134deQ 2020-08-24

家乡小河美如画

/袁南成 

毗临洪湖岸边,依傍长江之水,隔江远眺可指点岳阳楼,就地俯瞰能目游洞庭湖,土地肥沃,物产丰饶,田园风光如诗如画……这是监利县桥市镇袁刘村,就是我魂牵梦萦的家乡。

一马平川的江汉平原,随处可见碧波荡漾的河水,或清澈蜿蜒,或浩浩荡荡。我的老家门前,就有这么一条美丽的游江河,河水终日潺潺流淌,环绕着秀丽的村庄。记忆里,有垂柳依依临水,波光粼粼里可见游鱼。河边生长着许多细而修长的芦苇和蒿草,更有一些叫不上名字、开出红白紫黄各色花朵的野花野草,如果有闲情仔细打量,花艳草绿的蛮惹人喜爱。记得孩提时,这条小河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好去处:中午天热来水中降温,下午放牛做事后下水中洗澡,假日里在水中嬉戏,打水仗,抓鱼……大人们也常在劳作之后,来这里歇凉、谈笑,忘却一天的劳累与疲倦。时常我的梦乡里,依稀有船浆划过水面,荡起荷藕菱角香,悠然悦耳的民谣似乎在耳畔萦绕……

今年“五一”假日,我带妻儿回到了久别的老家。车刚到门前还未停稳,年迈的老母亲就急奔了出来,哥哥嫂嫂、侄儿侄女也闻声赶了过来,一些邻居也听着动静过来看热闹。问候,寒暄,忙得不亦乐乎!看着母亲忙前忙后地张罗,想起自己平时总是因为工作忙或者这样那样的借口不能多陪伴在她老人家身边尽孝道,心里暗自生出许多愧疚。

第二天吃完早饭,我们一家三口来到门前的小河边,在一棵茂盛的柳树绿荫里坐下来钓鱼。鱼钩入水,我们一边倾听手机里播放的醉人音乐,一边欣赏这怡人的田园美景:那一片片的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玉的大圆盘,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已经开了不少,一朵有一朵的姿态,在微风的吹拂下都在轻盈舞蹈;几只蜻蜓在河畔的草丛上飞舞,轻点水面,引逗得小鱼在水里顽皮的欢蹦乱跳;远处,树林里小鸟在欢快地啼唱……

正在沉醉间,一个爽朗的声音打破了心灵的寂静:“稀客啊,今天什么风把你吹回来了啊?”回过神来,头戴草帽灰衣青裤的邻居李老伯已经站在面前。

我连忙起身恭敬地问候:“大伯!您老好啊!去地里干活吗?多长时间不见您老了,到我家里坐坐吧!”老人家是个庄稼里手,摆摆手笑着说:“不啦不啦!我去地里看看庄稼长得怎样,如今年纪大了,只种几亩地收个口粮,不比人家种莲藕养螃蟹龙虾有赚头。也就奇了怪了,以前的副业倒比正经八百的农业还有折腾劲。”他老人家说的倒也是实话。刚回到家,我就听母亲念叨了村里的种种变化:普生家的野鸡满园,李文家的鳝鱼塘浑浊,哥嫂家养的鱼和鳖一年也收入不少。现如今,上海、广州、深圳、厦门等天南海北的人都大老远地挤着赶着来咱这里玩耍,说是奔着什么自然野生动物园来的。什么保护生态环境啊!什么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开展啊!好多道道都让人感到既新鲜又振奋。

家长里短唠了会儿,大伯突发感慨:“还是你们读书好啊,有出息,也轻松。村里要是多有几个你这样的读书人,咱富裕的日子来的就更快了!”我的脸上一阵发烫,惭愧得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自己也只是在村里修路捐了点资,为村里小学的发展在工作允许的情况下提供了点援助,给个别贫困家庭送去了一点安慰,利用自己专业技能和专家于闲暇中在村里举办过几期农业科技培训班和养殖技术咨询讲座,就让他们记在心里以我为荣耀,而家乡这片土地给我的养育,这条河水给我的心灵滋润,又是我无论如何都难以回报的啊!

就是这条小河,记载着我成长的历程,也是这条小河,记录了家乡发展的变化。这条小河,从前是连接洪湖与监利、天门两县市交通的主干渠,是行人、经商、泄洪的必经之地,游船如织,络绎不绝,更是洪湖武装革命战争的根据地,常听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们说起,当年贺龙率领的游击队进出洪湖驾船行军打仗经过的就是这条小河。在过去也有不少湘鄂两省生意人就在这条小河中穿梭来往,致富发家。曾经的繁华喧闹已经不复存在,这条小河经过多次开挖和维护,同样历经了世事沧桑。而如今,多年努力之后,政府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进行退耕还林维护天然的生态环境,为了这条古老而美丽的河流,村里还弯路改道修了公路造了桥。河水清澈依然,风景如诗画动人,野生动植物繁茂,一片自然祥和,虽然舍弃了昔日的喧哗,却处处焕发出和谐的生机。

良久,沉思。突然妻子喊道:“老公,鱼上钩了!”这时我才回过神来,去看河中鱼钩上的鱼儿,好大的漩涡,一定是条大鱼。河面上大水泡汹涌冒出,波浪滚动,水珠四溅,就像小孩在水中淘气嬉戏……

天空更明朗了,朵朵白云飘荡投映在水波潋滟中愈发美丽,布谷鸟在空中啼叫,黄莺在树林里婉转歌唱,蛙鸣声声,花香阵阵,河岸两旁树木葱郁,芳草萋萋,野花儿开得正艳,引得蝴蝶翩翩蜜蜂嘤嗡。不远处,一棵牵牛花缠绕着茂密的灌木盘旋而上,绽放出一个个小喇叭,似乎在欢快吹奏……

沉浸在家乡的小河,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中,我如痴如醉……

(编辑点评:作者袁南成语言驾驭能力较强,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叙述点面结合,远近有度,描写简洁而生动形象,历史与情感交融,轻描淡写中彰显分量,形散神聚,意味绵绵,读后留下淡淡的乡愁。原文有点冗长,显得啰嗦,故删去了一部分看似亲切而实质无关疼痒的内容,希望作者理解。)

责任编辑 龙雪哲 

作者简介:袁南成,男,教师,湖北监利人。作品发表于多种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是《家乡》签约作家,出版了《美丽的深圳,我来了》《生活充满阳光》两本小书是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湖北省青年诗歌学会会员,监利县作家协会会员,中华微诗人,云南小小说沙龙会员。

投稿用稿规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