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情缘】石湘东:年绪

 新用户89134deQ 2020-08-24

 年 绪   

文/石湘东

 
         近日因同事家办酒偶去城郊乡村,在一条并不起眼的街上久违的见到了一支民间舞狮队;我禁不住驻足而看:那锣鼓喧天、欢腾雀跃的队伍里的村民们洋溢着一张张满是憨朴的笑脸。哦,正月十五元霄节到了!
        在并无什么感觉之中元霄节悄然而至,意味着大年春节已度过了,对我而言,心里并无大的变化及感觉,显得平静而自然。
        凭心而论,从近些年来的大年三十吃年饭开始便少了些许“年味”,满桌的美味佳肴竟莫名的打了几分折扣。
         孩提时的过年那才叫人真正难忘!时光虽已逝去几十余载了却依然令人记忆犹新!记得大年三十吃年饭 (按老家的习俗吃早餐)一大清早,父母柔声悦耳的将我们几个儿女挨个叫醒,年幼的我们揉着睡意蒙蒙的双眼赖床不起,这时候父母便会笑呵呵的喊一句:起床啦,发红包了!片刻之间,我们儿女几个则如同刚入部队的士兵听到晨起哨声那般,两分钟之内便着装列队到位了! 
         父母大人端坐着,然貌似严肃模样的脸上则流露着一种慈祥的笑容!我们几个年幼的儿女盯着桌上平日里鲜见的鸡鸭鱼肉,之前的睡意尽退全无。
         按老一辈的规矩,吃年饭时必定须燃放鞭炮,这是一种喜迎新年、预示岁岁平安吉顺的寓意!
        年长的哥哥在父亲的授权下趾高气扬的去点燃了爆竹,我们年幼一点的弟妹们则在旁拍手雀跃着;全家人围坐在圆桌旁,儿女们尽情的吃喝着近似乎狼吞虎咽!父亲轻声哼着小曲呡着自家酿着的米酒,母亲则在桌旁不断的往儿女们碗里夹着菜并笑咪咪的叮嘱我们慢点吃别咽着了;吃饱喝足之后,我们儿女几个翘首以待的就是等着父母手上的红包了!
         此起彼伏的爆竹声热闹非凡,浓郁的过年气氛让人满心欢喜!我清晰的记得大年二十九晚上,母亲带着我们这帮孩子们揉着面粉,架一口大锅用楂子油榨出自己赶制的香喷喷的卷心片(俗称消化片)、小油根条;我们激情满怀毫无倦意,整个屋子里飘溢着香气也洋溢着一派节日的喜庆。
         大年初一及接后的两三天里,左邻右舍相互串门拜年,邻里们自发的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依序去给每户人家拜年,主宾们笑容满面互道祝福;我们这帮童子军不甘示弱亦结伴而动,去给邻近的爷爷奶奶们拜年,纯朴好客的主人们乐呵呵的捧出各类纸包糖塞给我们这些孩子,那和谐、欢悦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年幼时那刻骨铭心的过年节日情景现已成为一种回忆,那种记忆令人今生难以忘怀!
         而今,社会在进步城市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了,如今所居住的城市早已实行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春节里过去那种串门贺拜新年的情景难以得见!现在的春节里大家坐在家里用手机以便捷的方式相互表达良好的祝愿。
       年,还是那个年;春节,亦是同样的春节,但却在悄然变化中少了一种感人、心情澎湃的情景了!甚至于居住在高楼大厦的左邻右舍们竟对面不相识更难有串门之说。
        春节在平淡之中乏味而过,似乎没有留下什么难忘的痕迹;如今的过年似乎成为一种传统的既定节日、一种概念了。            
        或许,只有从年前几天高速上那川流不息的车辆、从列车上拥挤的乘客、从离乡游子那焦急返乡的脸上才可觅嗅到年少时那种类似的年味了。

责任编辑  朱玉华
终审编辑  靖春霖

投稿用稿规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