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聋哑母亲 文/黄建朝 母亲上初中时患过一场大病,短短的几天,就双耳完全失聪,随后说话也变得结巴起来。这场大病把她所有的梦想都击碎了。辍学后,她听任命运摆布,直到与我父亲结婚,精神状态才逐渐好转。我的出生也是母亲的新生,她努力学说话,并买回一大堆有关儿童教育的书,把人生的希望全部都放在了我身上。 我家在老城,是祖父留下的平房,面积很小,厨房和卧室在一起,门外过道旁有一眼小井。母亲虽然听不见,也说不明白,但她能看书读报,心里亮堂得很,大小事儿一看就明白。她能用橡皮泥做各种玩具,吸引小朋友们跟我玩儿。在母亲的精心呵护下,我的童年充满了快乐。 我6岁半时,母亲带我报名上学。负责登记的老师见我的出生字迹模糊,一连问了3遍,声音一次比一次大,可母亲还是听不见,老师急得直摇头,我只好自己报出出生日期。办完手续,老师嘱咐我说:"明天正式上学,叫父亲送你来。"父亲腿残,在街头摆摊,他照顾自己都困难,哪管得了我啊?开学那天,依然是母亲送我,岂料她将我送错了教室,结果,老师点名没有我,排座位也没有我。我委屈得大哭,直恨父亲母亲是残疾人。 一天,放学回到家,母亲比画着对我说:"妈妈不出门做事,就没有学费。以后妈妈不能接送你了,你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听老师的话,好好读书。"那时我还不到7岁,哪能理解母亲的心情呀!我只知道玩儿,上课做小动作,也不按时完成作业。 上二年级的那个夏季,我和小朋友们一起偷偷跳进河里游泳,一个小朋友被汹涌的河水卷走了。在一片惊天动地的哭喊中,我们一个个都被吓傻了。母亲像押俘虏似的把我带回家,我心想,这次肯定要挨揍了。母亲让我站好,却没有动手,只是气得脸发紫,双手直哆嗦。做饭切萝卜时,她切破了手指,鲜血染红了菜饭和萝卜,但她硬挺着,坚持不包扎,我吓得抱着她的腿大声哭喊:"妈妈,我听话,再也不玩水了,一定好好读书!"半天,母亲才转过身来,满脸都是泪,心疼地看着我,那种爱恨交加的眼神,深深地烙进了我的记忆。从此,我做错事的时候,最怕正视母亲伤心的眼睛;而表现好的时候,总盼望看见母亲惊喜的眼睛。 十二岁那年,我进入初中后吃住在学校,还当上了学习委员。母亲很不放心,隔三差五到学校给我送钱和换洗的衣服,而且每次都比画着嘱咐一番。一天,我们正在寝室前列队,母亲又来了,她当着同学的面比比画画,问这问那,我被问烦了,一把从她手里夺过衣服,示意她快走。 我觉得自己长大了,如果有自己的爱好与个性,会与同学们更合拍。于是,明星出了专辑,同学哼,我也跟着哼;演员变了发型,同学变,我也跟着变;为了参加联谊活动,我甚至饿肚子也要抠点儿钱去"露脸"。 心散了,学习成绩自然下降。那个学期,我3门功课都是勉强及格,学习委员也丢了。学校开家长会,班主任点名要我叫母亲参加。我知道大事不妙,唯有寄希望于母亲来开会只是摆设。哪知道,母亲一看老师的神态,就什么都明白了。散会后,母亲不再让我住校,一定要领我回家。 第二天一大早,母亲就把我叫醒了,比画着交代我:"今天你不用去上学,在家做午饭,自己吃过后,送两份到郊外我干活的皮蛋厂去。"中午,我把饭送到皮蛋厂,才知道父亲也在那里干活。他和母亲干的活儿是选鸭蛋,将有裂缝的、散了黄的、特别大或特别小的蛋桃出来做咸蛋,没有暇疵的做皮蛋。如此简单的工作,对残疾的父母来说却十分艰难:母亲双耳失聪,不能听声音分辨裂缝;父亲患有白内障,拿不准是否散黄。他们只好合作,用母亲的眼睛和父亲的耳朵共同完成这项工作。每天,母亲都趴在地上,左肘撑起身子,右手把看过的鸭蛋递给父亲听。 老板以为我是来应聘的,我难过地说:"那对残疾人是我的父母,我来给他们送饭。"老板说:"你妈妈在这里做了好几个月,人家都不愿意跟她搭档,她才把你爸爸喊来。唉,他们俩加在一起,还没一个小女孩子挣得多。你爸爸往返不便,晚上在这里看看场,还可以增加一点儿收入。他们真不容易啊!"我听了,心像被什么堵住了似的,嗓子直发紧,把饭盒交给老板,就流着泪跑开了。 母亲趴着身子劳作的背影,像针一样扎在我的心头。我暗暗自责--父母拼命干活一天才挣一二十元,我怎么能去赶时髦呢!我无法与同学比:他们的父母有当官的,有挣大钱的,都有健康的身体,而我的父母什么都没有。我是在用父母的血汗喂养自己的虚荣心啊!我愧疚地把铺盖卷回家,并在床头贴上了座右铭和学习计划。 初二那年夏天,父亲患了急性胆囊炎,手术后躺在家里。没有父亲帮忙,母亲只好放弃皮蛋厂的工作,每天满城奔走,擦皮鞋、卖糖果、打各种零工,中午还要赶回家做饭。 一天中午,我放学路过红光小区,看见母亲在吃力地洗窗帘,便上前帮忙。母亲一下来精神了,又揽下另一家洗地毯的活儿。窗帘的女主人不高兴了,硬说窗帘没冲洗干净,要少付10元。母亲比画着"说":"说好20元的,你不能变卦。"那女人却坚持说没冲洗干净。我强压怒火,对她说:"我妈妈干活一向细心,你不要欺负她!"女主人顿时火了,双手叉腰道:"谁欺负她了?她明明少冲了一遍,你的眼睛长哪去了?"我也火了:"我的身体很棒,冲一次顶我妈妈冲两次,你的眼睛长哪去了?" 那女人开始出口伤人:"一个聋女人养个傻儿子,还凶巴巴地挑刺儿,有啥资格跟我吵架?"说完把10元钱往地上一扔,转身就走。母亲的泪水涌出来。我愤怒地拦住那个哈哈大笑的女人:"你必须向我妈妈道歉!"那女人欺负我是个孩子,用手点着我的鼻尖说:"你妈妈是聋子,是哑巴。我说了,你敢怎么样?"她身后蹿出一条哈巴狗,冲着母亲汪汪叫。我一脚将小狗踢开,挡住那个女人的去路,叫道:"你明知我妈妈是聋哑人,竟然还欺负她。就不能走!"小区的人纷纷聚拢起来,指责那个恶女人,并安慰我们母子,好不容易才把我们劝开。 回到家,我气得吃不下饭,母亲擦着泪比画着安慰我。我知道,同样的屈辱母亲经历过太多,她的心头已长出一层老茧。如果说母亲趴着挣钱曾激起我发愤读书的决心,那么,这次屈辱的经历更点燃了我立志成才的火焰。人生许多经历都可能淡忘,但这次受辱的经历对我是刻骨铭心的,我只有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才能报答苦难的母亲。 初中毕业后,我考上了重点高中,学习也更刻苦了,高二期间,获得数理化几项国际奥林匹克奖。而我的成绩越好,母亲挣钱的压力也越大,揽下的活儿也就越多。她白天满街跑,晚上帮人家缝补衣服。为了省电,她点起了罩子灯。罩子灯"吱吱"的响声伴我入梦,常常直到黎明。 转眼到了高三,离高考越来越近,母亲担心我的英语成绩会拉分,决定给我请家教。初夏的一天,母亲带回一位年轻的英语老师。他进门前还谈笑风生,进门一看,我比妈妈高出一头,还与父母窝在一间屋子里,窄得连坐的地方都没有,脸色顿时变了。他勉强应付几句就走了,再也没有来。 第三天晚上回到家,我眼前一亮。屋里乱七八糟的东西全被塞进了外面的棚子,雪白的墙壁散发着石灰味儿,被子和床单全换成了新的,桌子也刷了油漆,灶台上摆着水果、面包、瘦肉、奶粉。屋里屋外不见母亲的身影,我连忙去找父亲,父亲说:"你妈妈去郊外了,腾出房子让你好好复习。" 最后一门考完后,我疯了一般去郊外寻找母亲。可是,问遍亲戚朋友,大伙儿都不知道母亲在哪里。接到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后,我更渴望见到母亲。突然有一天,父亲要我拉一辆平板车去西郊面条厂,把母亲接回来。我慌忙赶到面条厂,只见母亲昏迷在沙发上,右手裹着毛巾,上面有斑斑血迹。厂长说,母亲早就知道我考上北大了,为了多给我挣学费,因劳累过度,右手不慎绞进了卷筒。厂长给足了工钱,又另给了2000元治疗费,但母亲舍不得去医院,只在私人诊所硬挺着缝了20多针。我把母亲抱上平板车。半路上她醒来,见我正把她往医院拉,竟从平板车上翻滚下来,抱住我的腿比画着"说":"不去医院!"我的心碎了,抱着母亲大哭,她是要省钱给我交学费啊! 回到家,母亲捧着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久久地看着我。18年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半生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母亲终于忍不住对我"说话"了。她那零碎的语言,伴着她的泪珠,点点滴滴落在我心上,汇成她完整的心曲:"儿子,你出生时,一个远房亲戚要收养你,说我们家穷成这个样子,我和你爸又是残疾人,养不好你,即使养大了,也是废物。妈妈不答应,妈妈偏要养大你,还要把你培养成才。妈妈是一棵草,怎么样都无关紧要,可你是妈妈的希望。你有今天,妈妈值啊!" 离家时,我哭成了泪人,担心残疾的父母在我走后生活无着落。街坊纷纷上门安慰我,叫我安心读书。好心的梁伯伯把他家的门面房腾出来,让我父母住进去,并做点儿小生意糊口。入学不久,由于学习成绩突出,我被选为学习委员。当我听说课余图书管理员每小时能挣5元钱时,便毫不犹豫地把学习委员辞了。此外,我还找了两份家教。我不仅要努力读书,还得学着挣钱养活自己,养活残疾多病的父母。我知道,今后的日子可能会更艰难,但母亲顽强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已融入我的血夜,铸就了我的灵魂,这是我今生最宝贵的财富! 责任编辑:老船长 发稿编辑:第一流 投稿用稿规定 |
|
来自: 新用户89134deQ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