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情缘】杨萍:三过端午

 新用户89134deQ 2020-08-24

  三过端午

  文/杨萍

  "日逢重五,节序天中。"端午是个温暖的节日,也是外婆欢喜忙碌、大显身手的好日子。每到这个时候,粽叶的清香裹着甜蜜的气息充斥着我的感官。而且,外婆的端午最特别,竟然有三个。初五为端五,十五为大端五,二十五戏称为癞子端五。

  童年物质极度贫乏的岁月里,端午在我们的期盼中姗姗来迟,日子在漫长的等待中无声无息地流逝。当芦苇悄然翠绿飘香时,我们期盼已久的端午节终于有了身影。外婆家离我们很近,我们看见外婆迈着一双小脚,忙碌起来,用她那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端午放学回家,就雀跃着去外婆家吃粽子。大铁锅里咕嘟嘟冒着些微小的水泡,粽子早就煮熟了,只弄些小的灶火热着它,粽子的清香从木锅盖里飘出来,弥漫在农家小院的上空,然后消失在我们的舌尖上。老家的粽子都是白水粽沾糖,清香甜蜜;初五的餐桌上还有皮蛋、盐蛋相伴,到了十五和二十五,就简单些,只有粽子了。不过也算不错,别人家只过一个端五,我们却可吃三次粽子。舅姆就曾嘀咕过,怎么兴过三个端五?

  外婆对这一点却十分坚持,她说,我从前山里的娘家就是这么过的。你们只知道端午纪念屈原,不知道我们那里有纪念楚霸王一说,端午又叫霸王会,过三个端午,是我们渝东的传统。外婆的娘家是大户人家,在战乱的岁月里,几乎全家失散,没有什么人了,所以外婆坚持这们样过端午,是她多年来对老家的怀念,也是为了让我们这些孩子们高兴,多吃几次粽子。

  端午的粽子香,在童谣里飘荡。我们在外婆精心赶制的一个个端午之后长高、长大。当最小的表妹亭亭玉立时,外婆已是满头白发,母亲把外婆接到了城里。外婆还是包粽子,但已不是乡下的味道了,粽叶远没有乡下的新鲜,有些翠绿的竟然是药水泡出来。但外婆的不高兴还不止这点,陌生的城市生活、拥挤的蜗居,使外婆更多地呆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侍弄黄瓜架、葡萄秧的日子,想念黄葛树荫下几位老人摆谈老龙门阵的时光……外婆进城后悄悄苍老。

  去年的端午节,外婆依旧忙碌。她还是这个节日的主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独她不能。于是,我们又回母亲家吃那齿颊留香的粽子。这时的外婆高兴不已,问问这个的孩子,谈谈那个的朋友,说谁谁该结婚了,大家也都一个耳朵听、一个耳朵出。谁都没有想到,在大端午的深夜,外婆吃了一个粽子,说要早点去休息,却在夜间匆匆撒手而去。

  今年端午的脚步近了,我的心底却弥漫着无尽的哀思,我用外婆教会的手艺默默包着粽子,小心翼翼地躲闪着儿子三个端午的话题,他说老师只给他们讲过一个端午。我不想碰落太多的哀伤,让孩子的父亲和他谈。端午节要回母亲家,我要带些粽子,我们再也吃不到外婆包的粽子了,感伤的情绪肯定全家都有。我们还要不要过三个端午节?

  翠绿、清香的芦苇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气,电视里放出简淡、温暖的古韵,慈眉善目的外婆仿佛就在我的面前,我的眼泪滴进了盆里。这清香高洁、甜而不腻的粽子,这暖暖的、香甜的感觉永远都埋藏在心灵深处,无论岁月走过多少年,我们家永远都会过三个端午节。

  责任编辑  朱玉华

       发稿编辑  第一流

投稿用稿规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