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OpenStack凭什么“众人拾柴火焰高”

 趣味科技 2020-08-25
OpenStack盛宴有感

前些日子受红帽邀请,和老吴、凯叔等几位蜂巢好基友去“OpenStack企业就绪论坛”逛了一圈。当时主办方反复强调,这是OpenStack企业就绪论坛首次落地中国并举办千人大会,是国内迄今为止最有影响力的OpenStack盛会。

论坛洗脑归来,内心感触良多。但是面对OpenStack领域的各位技术大拿,深感自己才疏学浅,落笔时不免诚惶诚恐。眼见老吴、凯叔都早早地把稿子交了,自己这边还是迟迟没能完稿。

遥远的东方飘来一个疑似老吴的声音:“说这么多,难道不是因为拖延症么?”

咳咳,大家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身为一枚拖延症和强迫症晚期患者,对于这类艰深晦涩的技术类话题,我其实一直都在非常认真地思考应该用怎样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进行表述,才能方便读者朋友理解。因此就算写得慢了点,也是非常符合情理,也符合逻辑的事情。

另外,对于老吴之前在文中提到过的问题,这篇文章也算是一个回应。

犹记当年小红帽

记得当年第一次接触OpenStack也是因为红帽,应该是2011年下半年,也就是我从公关狗又重新做回媒体狗的时候。

你看,做人如果不长记性,就会像我这样从一个火坑又跳进另一个火坑。

那时候的VMware可谓如日中天,当时笔者身为一枚跟踪商用及企业级IT领域的媒体狗,和业内人士寒暄时如果不把VMware和虚拟化挂在嘴边,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然而作为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就是那个经常在美国科幻大片中打酱油的NASA)和Rackspace在2010年发起、旨在为公有云及私有云的建设与管理提供软件的开源云计算项目,OpenStack却以令人惊叹的神速改变了这一局面。

OpenStack的两面性

虽然OpenStack诞生不过5岁,如果用人类的标准衡量还是一名婴儿,但是它在简化云的部署、构建应用和服务、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诸多方面,都展现出了与其实际年龄不相称的强大力量。不久前,在遍布全球的169家机构和1500名开发者的集体贡献下,OpenStack刚发布了其第11个迭代版本kilo。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IBM、Rackspace、惠普、红帽等十几家IT巨头之外,就连VMware也成为了全球第一批通过OpenStack基金会官方互操作性测试认证的厂商。

作为一个新生项目,OpenStack为什么能够得到如此迅猛的发展?红帽大中华区总裁张先民博士一语道破:“因为众人拾柴火焰高。”

既然是做开源项目,那就绝对不能单打独斗,而是应该联合更多的合作伙伴通过建立生态系统来把市场做大做强。譬如红帽在中国就联合了英特尔、华为、联想、华胜天成等众多合作伙伴,一起来构建OpenStack生态系统。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虽然OpenStack为人们提供了出色的开源框架和良好的API,让技术人员能够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极其灵活和丰富的解决方案,但是,这也正是许多企业对其感到棘手的原因。

举一个通俗易懂的比喻:OpenStack就像是当年的DIY攒机,虽然可以让追求更低成本、更高性能、更灵活配置、更个性化应用的不同用户各取所需,但因为其较高的知识和技术门槛,并不是人人都能把它玩转。

为什么厂商喜欢OpenStack

虽然诞生时间不长,但如今人们经常会将OpenStack与VMware相提并论,这其实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OpenStack的成功。而OpenStack之所以能够快速崛起,与众多硬件供应商和SI系统集成商的积极推动可谓密不可分。

为什么这些厂商要力推OpenStack?俗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简而言之一句话,为了利益。因为借助OpenStack的云计算解决方案,他们可以卖出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何乐而不为?

这就好比你是某家CPU、主板、显卡、内存、硬盘、机箱电源、散热器厂商或者电脑城里的攒机商,那么对于DIY市场的快速崛起,你是高兴还是沮丧?答案显而易见。

为什么程序猿青睐OpenStack

可能有很多读者都想象不到,目前在全球拥有OpenStack开发者数量最多的城市并不在美国,而是中国的北京。另外上海的OpenStack开发者数量,也位居全球前十之列。

这就是中国程序猿的“后发优势”。虽然中国的IT科技起步相对发达国家较晚,但是因为没有传统包袱,所以在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方面反而要比国外更快。另外OpenStack虽然能够为企业构建出极其丰富的应用和服务,而且具有开源、低成本、高扩展等优势,但是往往对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经验也有着更高要求。不过对于许多程序猿和码农来说,这正是能够充分体现其自身价值的好机会。

想想读大学的时候,精通电脑的男生往往也比其他人有更多接触漂亮妹纸的机会,你就顿悟了。

为什么企业会选择OpenStack

说到OpenStack在企业的应用,就不能不提到PayPal。2013年,初次涉足OpenStack的PayPal就将一万台服务器上的VMware迁移到了OpenStack平台,此举甚至导致了VMware的股价下跌。除了在生产中大量使用OpenStack之外,如今PayPal又要把100%的Web/API流量以及中间层服务转移到OpenStack私有云上。据PayPal透露,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其快速的业务发展需要重构核心基础设施,而OpenStack所提供的大规模的敏捷性以及便捷、可管理的服务,都是以往VMware平台难以实现的。

2014年8月,沃尔玛也将旗下所有的电商业务迁移到了OpenStack,包括100000个核心数据和数拍字节的存储数据。一直到2014年年底,Walmart.com整个美国的流量都由该平台提供支撑。

OpenStack的企业用户,并不只有美国的大企业。事实上,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中国本土企业去哪儿网,早在2012年就开始使用OpenStack了。如今中国一些大型金融企业在红帽、英特尔等厂商的技术和渠道支持下,也开始使用OpenStack来搭建云基础架构。

为什么OpenStack用户还不多

其实各位读者如果仔细看完了前面的部分,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估计心里已经差不多有了底。

OpenStack确实是非常牛逼的一套云计算解决方案,但是考虑到项目的复杂性,企业必须为OpenStack项目投入相当多的人力储备,包括后期的大量编码处理工作。

换句话来说,目前能够玩转OpenStack的,基本上都是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几乎没这可能。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目前OpenStack用户的数量。

不过换一个角度来看,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在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而开发人员相对稀缺的今天,这也给OpenStack玩家们提供了极佳的发展机遇。

最后顺便八一八Docker

作为一个技术更新和产品迭代没有最快、只有更快的行业,IT对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接受速度,明显要远远高于其他任何传统行业。这也导致某些新技术新名词,只需用很短的时间就能成为业界的流行词汇。

继OpenStack之后,Docker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Docker也可以直接运行在物理服务器上,虽然它还有许多细节方面的缺陷,但是随着未来社区的壮大和相关功能的完善,Docker完全有机会取代目前OpenStack的部分市场。而且在极短的时间内,Docker最新的产品迭代已经到了1.6版本。那么对于OpenStack与Docker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微妙关系,OpenStack小伙伴们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对于我在会场抛出的这个问题,红帽OpenStack技术总监Mark McLoughlin表示,红帽对于Docker这类容器技术的发展感到非常振奋,并且认为容器技术和红帽的OpenStack之间有着非常强的契合性和互补性。

英特尔软件与服务事业部开源技术中心云计算战略规划总监David Brown则认为,容器技术是大家非常欢迎的创新,因为它对OpenStack也起到了补充的作用。至于具体的应用部署模式是采用虚拟机还是容器技术,这要取决于具体的工作负载情况或者使用模式。长远来看,将来无论是虚拟机还是容器技术都有其发展的市场空间,双方可以共存。

英特尔中国软件与服务事业部云计算战略规划总监陈绪用一句话做了总结:“目前全球市场很多的OpenStack发行版本,都已经集成了对Docker的支持。”

完美主义(微信号:funnytechnology,今日头条、搜狐新闻订阅号:趣味科技)是一位资深媒体人、公关人、门萨会员的科技自媒体,主要用来堆砌有趣的文字,八卦前卫的科技,吐槽奇葩的事件。

完美主义(微信号:funnytechnology)是中国最大的商用及企业级自媒体联盟“蜂巢”核心成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