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征:后PC+时代,联想如何实现“逆生长”

 趣味科技 2020-08-25

联想迈入“后PC+”时代

作为全球PC市场的大哥大,联想的一举手,一投足,总是能成为整个业界关注的焦点。

20124月,杨元庆首次透露联想“PC+”战略,通过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智能电视四大品类终端产品与乐云服务的融合,实现了从传统PC厂商到PC+厂商的过渡。随后,联想又不断为“PC+”注入了更多含义,如今的“PC+”不仅代表着企业级设备与消费级产品的全设备组合,同时也代表着全设备组合与云服务的结合。

2015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度亮相的“互联网+”火爆全国,杨元庆也表示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可以用人人互联、物物互联、业业互联来概括。这标志着联想已经从过去的“PC+”正式迈入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后PC+”时代。


与时俱进:联想的“逆生长”

眼见全球PC市场一直“跌跌不休”,按照普通人的思维逻辑,身为行业老大的联想受到的影响也应该最大,然而联想却交出了一份让业界同行羡慕嫉妒恨的成绩单。

2014财年,联想在全球销售了6000万台电脑,同比增长8.4%,连续9个季度获得全球市场份额第一,连续22个季度获得中国市场份额第一,成为全球PC市场唯一保持增长的厂商。

过去PC业务在联想集团的营收中占比超过85%,如今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了65%,其他35%则主要来自于快速增长的服务器、存储、云等企业级产品以及手机平板等移动互联产品。可以看到从“PC+”到“互联网+”,联想的业务营收结构和发展方向也在“与时俱进”。

联想的法宝:优势叠加与善于倾听

能够在表现疲软并且竞争日益惨烈的市场实现“逆生长”,联想究竟靠的是什么法宝?在近期召开的联想大客户PC研讨会暨客户顾问委员会上,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大客户事业部营销总经理刘征给出了深入剖析。

刘征指出,早在2015年年初联想召开业务启动大会的时候,杨元庆就提出了“端到端优势叠加”的战略。在个人终端设备领域,联想旗下的PC、笔记本、平板和手机等个人智能终端在市场上拥有强大的领先优势。在这一优势基础上,联想通过并购IBM System x业务以及与EMC公司合资拓展存储市场,加强了自身在企业级设备的产品组合。从个人到企业级,从前端到后端的产品叠加在一起,就构成了联想能够为客户提供IT基础架构的全部硬件产品。

不过对于联想来说,更加重要的是未来还要在硬件产品上叠加新的优势,那就是联想的软件以及云服务业务。因此联想所构筑的未来整体业务模式,将会是“硬件+软件+云服务”这样整合了三方面要素的业务模式。通过这些强大丰富的硬件、软件、服务产品组合,联想可以为各行各业的企业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在联想的业务模式转型当中,联想的客户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及时有效的客户意见反馈机制,联想的客户可以真正参与从产品的原型设计到后期改进的各个环节,而联想也可以通过深入洞察客户的需求和变化趋势,来引领自己的创新和设计,从而不断提供让客户满意的优秀产品。譬如每年都会召开的联想大客户PC研讨会暨客户顾问委员会,就是联想倾听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心声,并据此对旗下产品进行改进完善的重要举措之一。包括像联想小Q这样大获好评的“爆款”产品,就是源于联想商用客户对迷你PC的迫切需求。而这也很好地解释了联想的产品为什么那么受欢迎——只有洞悉用户心声,才能赢得对方青睐。


持续创新:打造差异化产品与服务

就中国的商用PC市场而言,最近几年无论是产品形态、采购形式还是应用模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给联想提出了一项挑战——那就是除了用低价格满足客户需求之外,在这个领域还有没有继续创新的余地?

事实上,联想在创新之路上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刘征强调,联想一直在思考,除了继续优化成本和供应、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之外,联想PC还能不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和创新体验?作为行业的领导厂商,联想也需要更多地跳出硬件形态来从整个生态环境的角度进行思考,包括考虑不同的产品、服务模式创新、怎样可以让客户用得更好等等。其中在产品端,从最初的25升机箱,到超小的1升机箱,再到PC模块化设计,联想始终都在持续创新;而在服务领域,从产品的信息获取、部署安装、使用维护到产品回收,联想也一直在尝试做出优化。

以联想今年正在推进的端到端客户体验流程优化项目为例,联想认为客户在产品信息获取、购买、交付、部署、维护、资产回收的六个环节中,存在许多优化可能性。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在采购、资产、服务管理方面的需求,联想在搭建的B2B网站中引入了一些电商的模式,来帮助客户对其内部多分支机构的采购、资产甚至是服务进行管理。在产品回收环节,以联想每年在全球的6000万台PC出货量来计算,即使每5年一个周期,每年市场上到达使用期限的PC也是一个极为惊人的天文数字。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对这些IT资产进行正规和环保的处置,使得其既符合国家的低碳趋势和环保政策,又能够尽可能地发挥更多的价值?为此联想依照业界通行的环保3RReduceReuseRecycle)原则,特别针对大客户设计了安全、环保、便捷的资产回收服务整体解决方案,能够很好地帮助客户减少库存压力、解决传统遗留的IT资产处置问题、确保数据安全无忧、成就企业社会责任等。

在会议现场,联想通过一块巨大的展板,形象直观地展示了一台PC从最初的研发设计一直到最后绿色回收服务的整个PC绿色生命周期,让客户切身感受到了联想在产品和服务方面持续不断的创新。

“我想未来联想的商用PC,是因为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而被客户接受的。”刘征表示。


DaaS:未来的PC业务模式

谈到未来PC业务模式可能发生的变化,刘征表示,如同云服务有IaaSPaaSSaaS三个层次的服务一样,未来的个人终端业务模式也有可能演变为DaaSDevice as a Service,设备即服务)。

按照刘征的描述,因为大量的计算、存储功能都可以通过联想提供的云服务来实现,所以未来的某一天,联想的用户很可能不再需要拥有一台物理的具有完全本地处理性能的终端设备,而是只需要一台用来实现交互的设备即可。这就是未来整个PC领域可能产生的产品形态和业务模式的变化,也是近期联想希望与用户交流的焦点话题。

事实上,包括英特尔等厂商在内,许多国际大型企业的桌面业务都是采取的外包运维模式,并且近年来还有快速增长的势头。这是因为越来越多企业对IT的核心投资和重点投入,都已经放在了商业模式变革以及后台基础架构的优化上,所以往往会选择将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人力的运维部分外包给专业的运维厂商。这种变化态势也将成为未来行业的一大趋势,并且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传统PC的应用模式。

因此在联想看来,光是商用PC产品形态的创新,已经不足以完全代表当前的创新趋势。在公有云服务已经被各行各业的客户广泛接受、市场环境日臻成熟的今天,谁能够率先研究出创新的应用模式或者使用模式,就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甚至是产生更新的需求。因此联想已经联合了不少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希望能够在打造未来的商业模式或业务模式上做出更多的创新与变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