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云和他的“NASA”计划:阿里云如何布局未来

 趣味科技 2020-08-25

“NASA”计划的三大使命

继3月9日马云在阿里巴巴首届技术大会上宣布正在启动一项代号“NASA”的计划之后,最近“NASA”计划又传来了新的消息。

在3月29日召开的阿里云栖大会·深圳峰会上,阿里云一口气发布了ET医疗大脑、ET工业大脑,以及用可视化拖拽方式让开发者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学习平台PAI2.0。

整个大会上,阿里云虽然没有向外界进一步解释“NASA”计划,但是通过上述产品的发布,人们仍然可以强烈地感受到阿里云通过“NASA”计划对未来进行战略布局的勃勃雄心。

据介绍,“NASA”计划的命名源于对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驱动人类科技和生活极大进步的的思考。该计划的三大使命包括:一、让世界更加普惠(Inclusive)、让机会更加均等;二、让世界经济发展更加可持续(Sustainable);三、让未来生活更加健康快乐(Happy&Healthy)。

那么,“NASA”计划真的具备如此强大的力量吗?阿里云对其又有着怎样的布局?

“NASA”计划的冰山一角

看到这里,想必不少读者朋友一定对“NASA”计划非常好奇。而在云栖大会·深圳峰会上正式登场亮相的ET医疗大脑、ET工业大脑,可以说揭开了“NASA”计划的冰山一角。

据了解,ET医疗大脑、ET工业大脑均围绕AI人工智能展开。其中,ET医疗大脑通过大量的医学数据和深度学习技术来训练机器,从而使得机器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准确率大幅提升;而ET工业大脑则让工业生产线上庞大的钢铁躯体拥有了更加智能的大脑,能够帮助中国制造业显著提升良品率。

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表示,ET进入医疗和制造领域,是为了让人工智能这门复杂而前沿的科学变得更加通用,为“万物智能”提供基础设施和智能引擎。

据介绍,未来20年,阿里云将通过“NASA”计划储备包括机器学习、芯片、IoT、操作系统、生物识别等在内的核心科技,并且通过组建崭新的团队,建立新的机制和方法,来解决未来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与问题。而作为这些核心技术应用的两个领域,ET医疗大脑、ET工业大脑的研究成果将通过阿里云对外输出,成为各个行业的强大技术后盾。

医疗和工业领域优势已经显现

据介绍,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训练,阿里云人工智能ET已具备多项医疗能力,可在患者虚拟助理、医学影像、精准医疗、药效挖掘、新药研发、健康管理等领域承担医生助手的角色。

譬如,通过ET医疗大脑,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现了甲状腺B超的快速分析。ET可以在片子上圈出结节区域,并给出良性与恶性的判断,不仅大大节省了医生的诊断时间,而且准确率也比三甲医院足足高出了21%。据称继甲状腺B超之后,肺癌诊断将会成为医疗大脑准备“攻克”的下一个目标。

至于装配在机器上的ET工业大脑,其运作原理则是通过并不昂贵的传感器、智能算法和强大的计算能力,分析工业生产中收集的数据,进而优化机器的产出和减少废品成本。

阿里云方面表示,ET工业大脑解决的是制造业的核心问题,即有效提升良品率,并且已经取得了成功案例——位于江苏的光伏生产商协鑫在使用了阿里云的ET工业大脑后,在一年之内就为企业节省了上亿元的成本。而这样令人振奋的结果,仅仅是因为良品率提升了1%。

阿里云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闵万里透露,目前ET工业大脑已经在流程制造的数据化控制、生产线的升级换代、工艺改良、设备故障预测等环节投入了使用。其目标是成为一个不断吸收专业知识的 “大脑”,可以指挥各种类型的工业躯体。“我们希望用21世纪的机器智能,帮助人类更好地指挥20世纪的机器。”闵万里表示。

阿里云的雄心和协鑫的范本,在工业重镇苏州已经引发了巨大的震动效应。目前,ET工业大脑正在马不停蹄地参与到新能源、化工、环保、汽车、轻工业、重工业等不同制造领域的改造当中。包括徐工集团、中策橡胶、吉利等制造领域的标杆企业,也都在积极引入ET工业大脑,一场前所未有的智能制造大潮正在来临。

别人在谈技术,阿里在看未来

4月2日,一年一度的中国IT领袖峰会在深圳盛大开幕,BAT等互联网大佬齐聚一堂讨论如何“迈进智能新时代”。然而对于AI人工智能,马云却表达了与其他嘉宾不同的看法。

“机器如果做的是人类能做好的事情,这不算什么;机器要做的是人类做不到的事情,这才叫本事。”马云再一次以自己犀利的观点震惊四座,“未来我们要思考的不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而是Machine Intelligence机器智能。过去的一百年,我们把人变成了机器;未来的一百年,我们将会把机器变成人。如果我们多花点时间在Machine Intelligence机器智能上,就可以真正让机器成为人最好的伙伴,而不是人最大的对手。因为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让机器来取代人。”

马云透露,阿里巴巴在2012年启动了ET项目,就是因为认为未来机器会比人更加聪明。很可能在三十年之后,时代杂志的封面本年度最佳CEO就是一个机器人。“大家都在谈技术,但如果你的技术不能让这个世界更加普惠、更加公平,如果你的技术不能让这个社会的经济能够更加持久,如果你的技术不能让人类更加快乐、更加健康,那么我认为这样的技术并没有多大意义。”

“NASA”计划的未来设想

在提到“NASA”计划时,马云曾经给出了这样的阐释:“以前我们的技术跟着业务走,是‘兵工厂模式’,但是手榴弹造得再好,也造不出导弹来。阿里巴巴必须思考建立导弹的机制,成立新技术研发体系,聚焦核心领域的研究。这些研究的目标是为了解决10年、20年后的困难。”

然而未来10年、20年之后,世界将会是什么模样?恐怕没人能具体说清楚,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生产管理互联网化与智能制造,是企业未来的必经之路,并且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在未来的IoT时代继续生存与发展。

按照阿里巴巴的设想,未来的IoT时代将与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有着极大区别,届时互联网技术将与各个行业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产生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重大变革。

在未来的IoT时代,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IoT等,将像现在的高速公路、互联网一样成为最常见的基础设施,深深融入并彻底改变传统行业,包括消费端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譬如大规模产品定制的出现)。未来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行业,谁掌握了这些“基础设施”,谁就能够在未来创造更多的新物种。

此前曾有媒体分析,阿里巴巴推出“NASA”计划的真实意图,是希望撕掉身上的“电商”标签,成为企业市场的“智能”巨匠。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阿里巴巴正在致力于通过“NASA”计划提前强筋壮骨,以更好地迎接10年、20年之后下一个时代的来临。

而在阿里巴巴抢先其他互联网企业迈出这一步的同时,预计未来也将有更多的企业紧随其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