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廉 | “上下东西南北”叫六合 | 扩展阅读

 蒙蒙紫芽 2020-08-25

第二十期

收听提示

这是专门为小朋友们

录制的3分钟身体航行指南。

放下手中的作业,

安静地休息一下,

要和爸爸妈妈一起收听哦,

随着声音的引导,

用手指头在身上点一点吧!

过了“下廉”,就是“上廉”了。有下就有上,就像河水的上下游一样。

三里下一寸,其分独抵阳明之会外。《铜人》斜针五分,灸五壮。主小便难黄赤,肠鸣,胸痛,偏风,半身不遂,骨髓冷,手足不仁,喘息,大肠气,脑风头痛。

——明·杨继洲《针灸大成》

“上廉”在下廉上一寸。脑风啊,古人说是风邪在脑袋中乱跑,脑袋发冷,痛不可忍,项背寒冷的病症。有的医生说温溜、下廉、上廉都有安平、和解的味道,就像药材里的甘草,温温的感觉一直蔓延过来。

中国人把“上下东西南北”称为“六合”。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天地之间称为六合之内,这里的一切,大如九州的疆域,小如人的九窍、五藏、十二节,都要有像春风一样温热的气进出才有生命活力。人的身体呢,也有东西南北,平放的古代先秦时期地图,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的。

你肚子里呢,心在南方,肝在东方、肺在西方、肾在北方,脾在中央;通常说胸膈就像地平线,上面是心肺,下面是肝肾,中间是脾胃;这就是小朋友肚子里的“六合”了。

东西南北,与五脏相关,是因为“气”的不同,而不仅仅是器官的位置。古时候有用动物内脏来祭祀天地的仪式,要“牲立南首”,也是以头为南。

西汉末年杨雄《太玄经·玄数》就记载了“肺极上以覆,肾极下以潜,心居中以象君德,而左脾右肝承之……”,祭祀呢,春为脾,夏为肺,秋为肝,冬为肾,中央是心。千百年来传承的医家,很可能最先提出按照“神气”来编排五脏东南西北方位和五行(《五脏相关学说研究——从五行到五脏相关》,邓铁涛)。

东汉郑玄说:

《月令》祭四时之位,乃其五脏之上下次之耳。

冬位在后而肾在下,夏位在前而肺在上,春位小前故祭先脾,秋位小却故祭先肝。

肾也、脾也俱在鬲下。肺也、心也、肝也俱在鬲上。

祭者必三,故有先后焉。不得同五行之义。

今医病之法,以肝为木,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则有瘳也。若反其术,不死为剧。

讲上古时期按照季节取动物内脏祭祀的习俗,在医学的发展中进行了调整。因为医学实在是一门实践的医学,即使最初有着在其它学问中获得的学问比如五行,但仍要观察身体的实际再思考。所以说“若反其术,不死为剧”,和医学配属习惯不同,会死人的,不得不重新编排啊。

上和下,那一横就像地平线,为了和”二“字区分,各画了一条弯弯的小河,也可以看作是土地上下的树干和树根,逐渐引申出了方位、时间、等级的观念。

小篆”上下“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上下就是古今。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上古的中国人,懂得躲避让人伤寒的风,关注内心,而不是变化无常的世界,想吃的食物不多,想住的房子不大,闲适悠哉,从不担惊惧怕,身体常劳作,但心却不疲倦。气息啊上下通畅,没有那么多逆流。吃什么都觉得甘美,穿什么都能自我欣赏一番,大家风俗各异而有趣,社会地位不论高低,都不倾慕,这样的朴实的生活又哪儿来的疾病呢?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你看,把酒啊当成水,白天的现实和夜晚的梦境总是交错不分,不知怎样享受空旷和寂静,也不知何时才能有所满足。心里怎么畅快就怎么做,起居没有节奏,不到五十岁啊,就衰老了。这就是对应上古的今人了,就像时间长河上下游的居民。

天地之分,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文字中一横分出上下,靠着太阳辨别东南西北。

“东”,最早指的是装满东西的棍囊,一块皮子中间放入一根木棍,把皮子卷起来,两端扎紧,这就是“东”的样子,至今还有“东西”这个词来表示物件。古老的字形也像太阳在树梢上升起来的样子,表示东方。古代主人位置在东,客在西,后来又演化成做东,房东。

“南”呢,通常南向的树冠因为日照多很是茂盛,容易辨认,后来就被借来指示了方位。

“西”字,其实是鸟巢,鸟巢总是筑在森林西边,对着落日,小鸟白天觅食,晚上回家,借余晖照亮归途。小篆“西”字,你看像不像鸟伏在巢上?甲骨文的“西”字,像三只小鸟等喂食呢。

“北”字,是两个人背靠背坐着,北半球造房子要向阳,人面南时,阳光下的影子指向北方,“背”的朝向呢就指代北了。

今天说到的方位,和你肚子里的“六合”,你都记得了吗,小朋友能分辨出下面风景的方位吗?

公号新开 无法留言 文中选图 不妥请说

版权归属 蒙蒙紫芽 投稿转载 联络我先

ziyakid@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