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一六 | 俞府 | 足少阴肾经 | 元气满满入胸中,众俞之府转运灵

 蒙蒙紫芽 2020-08-25

中医亲子小广播 

收听提示 

这是专门为小朋友们

录制的3分钟身体航行指南。

放下手中的作业,

安静地休息一下,

要和爸爸妈妈一起收听哦,

随着声音的引导,

用手指头在身上点一点吧!

正文 | 第二百一十六期

黝黑的河水就快到终点了,最后一站就是“俞府”。在肺的上方,全身以俞命名的各穴都在其下仰视着它,好像是所有“俞”的首都似的。

典籍

 

二一六

之二十七

足少阴肾经

《针灸大成》

气舍下,璇玑旁,各二寸陷中,仰而取之。《素注》针四分,灸三壮。《铜人》针三分,灸五壮。

主咳逆上气,呕吐,喘嗽,腹胀不下食饮,胸中痛久喘,灸七壮效。

明·杨继洲

医案

还记载了一个故事:“四川的陈相公长孙,患胸前突起,此异疾也。”胸前鼓起一个大包,人都说,药可到达不了这个患处,“此非药力所能愈”,医生杨继洲说,“此乃痰结肺经,而不能疏散,久而愈高,必早针俞府、膻中”,怎样操作呢?

“后择日针,行六阴之数,更灸五壮,令帖膏,痰出而平。”

俞府呢,借助它,而血气变得灵运,辅助了肺经,宣肺理气,这就是“俞府”的一种治法。它还平行于任脉的“璇玑”,看来这里重在运转,胸满、内郁都可以在这调节。

典故

这条大河就是肾经了,肾啊,就是那最深层的水,像冬天一样封藏一切,像石头或是冰块那样沉甸甸的,是妈妈肚子里先你而存在的那一捧水。

当然不要一下子就把肾脏和腰间两颗像豆子一样的器官划上等号,中国的医生都是看藏在那里的神气的,这神气濡养着全身四肢百骸,它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做“元气”,就是在小腹两肾之间这块地方生发出来的。

虽然是水,但是水里面却睡着一条小龙,静静地潜在那里,中国的抽象派甲骨文画家画出河岸在两侧断开,中间一竖,像是一条游在大河里的龙,这也是“坎卦”的样子,中间是满满阳热的火,两边是空虚阴冷的水。

如泽田先生的治疗是以五脏为基础的,此五脏与西洋医学五脏的概念不同。譬如肾脏,不是指简单的器官,而是含有“先天之原气”的肾,藏精志的肾、有生殖力的肾、腰及下腹力之源泉的肾,所含的种种内容和西洋医学所说不同。脾、肝、心、肺也是同样的。

——泽田健《针灸真髓》

小船的起点在小脚趾底下,路过脚心痒痒的地方,斜着走过足心,出内踝然骨下方,沿着内踝骨的后面转入足跟,再由此整装待发重新上行,经小腿肚内侧,出腘窝内侧,与膀胱经相并,再沿着股内侧后缘,贯穿脊柱,会属肾脏,联络与本藏相表里的膀胱;

直行的经脉,从肾上行,穿过肝脏,还记得乙癸同源吗?

通过膈膜,入肺,还记得肺肾同呼吸共命运吗?

络喉咙,挟于舌头根;它的支脉,从肺联络心,还记得水火共济吗?

注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还记得一笑解忧吗?

据说中国医生曾经研究到底哪条经脉,循经传递的感觉最强烈呢?最后发现肾经最多见,其次是大肠经、肺经、心经、小肠经和膀胱经,生病更像是“行路”,是真的学习啊。你看古人是这样唱的:

歌诀

周身经穴赋

足少阴兮肾属

涌泉流于然谷

太溪大钟兮水泉缘

照海复溜兮交信续

从筑宾兮上阴谷

掩横骨兮大赫麓

气穴四满兮中注

肓俞上通兮商曲

守石关兮阴都宁

闭通谷兮幽门肃

步廊神封而灵墟存

神藏彧中而俞府足

左右共五十四穴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盳盳)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灸则强食生肉,缓带披发,大杖重履而步。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灵枢·经脉》

肾经受邪呢,总感觉饥饿又不想吃东西,面色暗淡无华,消瘦咳喘,喘息有声音,不能平卧着,好像很多老奶奶一样要伏案而眠;刚坐下就想起来,眼睛模糊不清,心呢,像悬在半空一样不安;肾气虚的人,容易心生恐惧,心里砰砰乱跳,好像有人要捉他一样。肾脏的病症呢,会口热舌干,咽部发肿,气上逆,喉咙发干疼痛,心内烦扰,脚下软软的,贪睡,足心又热又痛。

脐下肾间活气是人的生命,十二经的根元。先生治疗最重要之点,即是补满这肾间活气的所需。……经穴有大小,有的小如米粒,有的如豆,有的如一分铜币那么大,也有更大的。病愈重,经穴的地方显出的低气压面积也愈大,用手摸上去,会觉得冷(所以中国的医生说‘陷下者灸之’,特别是要补肾气元气的时候)。

在那里打针或施灸后(灸是火力的应用,移火于艾,来补人体之原气的),正气聚拢,气压就会恢复的。气压偏低,生出了低气压的处所,就会生病,使它平衡,即是治疗。

——《针灸真髓》

小朋友,如果你的爷爷肾脏开始衰老了,你应该这样告诉他:“使用艾灸时,可是要多吃些肉的,让肾呢,温暖起来。早上出门时,要宽松自己的腰带,头发呢披散开来,千万不要束缚身体,扶着一根大的拐杖,穿着重一点的鞋子,舒展筋骨,走路别漂。”

再见,小五牙!

*版权归“杭州紫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所有。

自贡。抗战时运盐船。密密麻麻的井架。

新增小二一枚

交流 | 分享

ziyakid@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