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六〇 | 完骨 | 足少阳胆经 | 描绘到骨头的解剖学

 蒙蒙紫芽 2020-08-25

中医亲子小广播 

收听提示 

这是专门为小朋友们

录制的3分钟身体航行指南。

放下手中的作业,

安静地休息一下,

要和爸爸妈妈一起收听哦,

随着声音的引导,

用手指头在身上点一点吧!

正文 | 第二百六十期

紫芽小铜人

绿眉毛走过了“头头是道”的窍阴,顺流而下来到一座坚固的城墙前,这里是“完骨”城了。

解字

“完”是什么意思呢?古老的字形就是房子下面一个“元”,屋子里藏着珍宝的意思。《说文》就说“完,全也”。

金文大篆“完”

什么是“元”呢?中国的医生总是说元气,关元啊,字形就是“人之上”,上半部分是“上”字,下半部分是“人”字,人之前,人之上那些最初的、混沌的、说不清的东西。

甲骨文“元”

所以“元”有头、首、始的意思,脑就是元神之府嘛。大人们总是责备小朋友顽皮,“顽”就是头()边上一个“元”啊,是那个脑袋里的好奇心,也许世界就是“顽童”们创造出来的呢!

金文大篆“顽”

完骨呢,是最需要坚固的骨头,脑袋的城墙当然要完整地守备好嘛。骨头是肉的“核”,中国人把小朋友也看成是一个个仙桃一样,有果肉,有果核。完骨、腕骨、横骨、曲骨、束骨……很多穴位都是用骨头的名字来命名的。

典籍

二六十

完骨

之十二

足少阳胆经

《针灸大成》

耳后入发际四分。足少阳、太阳之会。《铜人》针三分,灸七壮。《素注》留七呼,灸三壮。《明堂》针二分,灸以年为壮。

主足痿失履不收,牙车急,颊肿,头面肿,颈项痛,头风耳后痛,烦心,小便赤黄,喉痹齿龋,口眼喎斜,癫疾。

明·杨继洲

完骨还叫寿台骨,与寿命有关,在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小朋友,穴位一定不是在骨头上哦。

典故

中国的医生命名孔穴,那些山啊、丘啊、陵啊,未必都在骨头的最高点,不过,那些池啊、谷啊、却都在你身体表面的低洼处。

比如“昆仑”,象征着外踝骨的高大,“大陵”比拟掌后骨的隆起,但是昆仑穴却是在外踝的后方,而不在凸出的骨尖上;大陵穴呢,在手掌横纹那里,也不在宽大掌骨上,完骨穴也是在颞颥骨头的边缘嘛。

以高为临,以低为宅”,这是中国人寻找腧穴的办法。筑土的坟、小土堆叫“封”,你还记得中封、神封在哪里吗?你还记得高高的土堆——“丘”吗?梁丘、商丘、外丘在哪里呢?大大的“丘”叠成了“墟”,你还记得丘墟、灵墟吗?

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

其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气,固其常有合乎。

——《灵枢·经水》

解剖

活着的人,中国的医生可以测量皮肉或者手指头摸索全身就可以知道尺度了;死去的人呢,还可以解剖来看五脏六腑的坚固还是脆弱、是肥大还是瘦小,受纳米饭肉菜的多少,血脉的长短,清浊,都是有比量的,所以《针灸大成》才告诉你针刺深几分,艾草灸几壮,推拿用几成手劲嘛!

医学的传承总不是那么一帆风顺,质疑、责难一直伴随着更看重神的中医,人们总是想一究竟,验证“圣人”,不过这些解剖大多昙花一现,中国人脑海里“神”、“气”的观念牢牢不可动摇。

01

最早的解剖出现在汉朝。公元8年,汉孺子刘婴禅位于王莽,王莽建立新朝,开国210年的西汉灭亡,第一次解剖也出现在王莽当政时期。王莽逮捕了叛逆他的王孙庆,于是让太医与熟练的屠夫将他开肠破肚,而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字书写历史上第一次记载解剖。

本来是恫吓敌人的办法,却呼应了古老的医学,血脉的道路、五脏宫城的大小开始被测量。

翟义党王孙庆捕得,莽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臧,以竹筵导其脉,知所终始,云可以治病。

——《汉书·王莽传》

02

直到北宋才再次出现解剖。宋仁宗时,安化州造反,出身于此的区希范与其叔叔以极小代价平息了民乱,但不被朝廷重用,还被诬告成乱臣贼子。区希范无奈起兵,后兵败被俘。

打胜仗的杜杞命令将区希范的五脏剖开,并让画师吴景绘制一副五脏图,详细标注了每一个器官的具体位置和名称,这就是《区希范五脏图》,也许就是那时候医生们随身携带的身体地图吧。使用死刑犯的身体进行医学研究在宋朝较多。

宜贼欧希范被刑时,州吏吴简令画工就图之记,详得其状。或以书考之,则未完。崇宁中(1102年~1106年),刑贼于市,郡守李夷行遣医并画工往视,抉膜摘膏,曲折图之,得尽纤悉。

介取以校之,其自喉而下,心、肺、肝、脾、胆、胃之系属小肠、大肠、腰、肾、膀胱之营畳其中,经络联附,水谷泌别,精血运输,原委留连,悉如古书,无少异者

——僧幻云《史记标注》

03

宋朝的另一位医生杨介,也曾根据犯人尸体,又绘制了解剖图谱《存真图》,比《区希范五脏图》更为详尽,像素描,像那时候平淡静谧的宋画山水。

日本的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载:政和三年,洛阳贾伟节《存真环中图》序曰:杨君介吉老,以所见五脏之真绘而为图,取烟萝子所画条析而厘正之。又益之以十二经,以《存真图》名之。幻云曰:存真,五脏六腑图也;环中,十二经图也。

你看,与脏腑位置同等重要的是经脉的起始循行,或者“存真”是来验证“环中”吧。不过,解剖和中国“见微知著”的医学传承大相径庭,在宋朝之后,中华大地上再也没什么大进展,甚至在引入西方的解剖学时还引发了争议。总之,在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解剖大多是为了杀伐而非救命。

明代徐春甫《古今医统》载:

宋徽宗日饮水过甚,苦于腹疾,太医治以理中丸,不效。召杨介治之,杨介仍用理中丸。帝曰:此药已服用多次。杨介曰:皇帝之病因食水而起,臣以冰水煎此药,是治受病之原。服后果痊愈。

明代万全《幼科发挥》载:

宋理宗呕吐不止,召医杨吉老治之。问曰:用何方?曰:辛热药也。帝曰:服之不效。吉老奏曰:热药冷服。药成放井中良久,一啜而呕吐止。

即便是医生杨介,被后世尊崇的似乎并非是那些图谱,你看煎药用水的选择,对寒热格据的判断是那么传统和亲切。

中国人总是喜欢生机勃勃的学问,而不喜欢研究那些凋零的、被杀害过的草木生灵,也许那些逼真的图画,最后只是对自我定与静的锤炼。

小朋友们,你又能画出怎样的人形,怎样的地图呢?

*版权归“杭州紫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所有。

新增小二一枚

交流 | 分享

ziyakid@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