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卷耳 | 高阳村落:小冯村

 卷小耳 2020-08-25

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躺在爷爷的怀里,听爷爷讲述那些英雄的故事。他说我们村子西边边家务村的佟麟阁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我问爷爷,我们小冯村也有英雄吗?爷爷说:有!然后,所有在大街门纳凉的爷爷奶奶们也一齐重重的点头。

1938年底,贺龙将军所率领的120师进驻河西村,本村杨片参军,不久在战场上光荣牺牲;在高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工作的冯志远誓死不降,于边渡口村英勇就义;解放军8旅24团班长冯长春,在徐水战场上牺牲;解放村8旅24团排长杨峰,长眠在解放石家庄的战场上。。。。这些英雄,我虽然没有见过,但是他们的名字,依然令我热血沸腾。







小冯村街景
边渡口村有鬼子的炮楼。这个汉代开始有人居住、因县边界渡口而得名的村子,在近代战争时期依然成为了军事重地,却使周围的村庄深受其害。炮楼里的鬼子隔三差五就到附近村庄转悠转悠,抢点鸡鸭财物,吓唬吓唬人们,乡亲们敢怒不敢言。

某一日,两个日本鬼子又跑到我们小冯村抢劫财物,正好遇到我们村自幼习武的赵汝林(小名乱子),其恶劣行径让赵乱子勃然大怒。这个当时正在铡草的北方汉子,不过是三两个回合就把两个鬼子擒下,一手一个把两人的脑袋按到铡刀上,就想结果了两个坏蛋的性命。是村里的百姓想到了日本鬼子将来的残酷报复,陈述厉害,赵乱子才放开两个鬼子,钻进芦苇荡消失不见。







小冯村街景
赵乱子的故事慷慨激昂、回肠荡气,赵树正的故事则多了些许温暖和情调。他和几个小伙伴杀进少人把守的岗楼,截获了敌人大量的军用物资,还不辞辛苦的把一架风琴抬回了村里,放在小冯村的学校里,一放多年,让我们小冯村从四十年代起,就有了音乐的浪漫气息。爷爷说,过去我们村曾经因为有人和清朝跑马占圈的王爷叫板,被叫做小霸村,从来不缺勇气和血性,从这两件事上,完全可以体现出来。

有动人的英雄故事,也有吓人的传说,有人言词烁烁,声称曾看到过喜欢到处追人的、白色的碌碡魔。事关自己夜晚出门的生命安全,我仔仔细细、详尽周全地打听了再打听,倒是也没听说这白色的碌碡魔做过什么、令人为之惊恐的、太过分的事情,无非是追追人,一般情况下追不上,而且头脑还特别的简单,特别的好糊弄。假如有人脱下鞋子,在脚上反穿,脚跟冲前,脚尖冲后,地上的脚印便会令白色的碌碡魔信以为真,沿着错误的脚印方向就追下去了。如此这般的听长辈讲述,本来凶神恶煞的碌碡魔,在我儿时的脑海里,竟然有了一些憨态可掬,于是乎心神大定,一丝也不害怕了。

雨中的小冯村
说到我们村庄的名字,也是蛮有意思的。除去上面提到的小霸村之外,我们村最早叫做小堡村,因为聂姓族人为躲避战祸,迁来此地建堡自卫,因此得名。后来曾因谐音,成为小福村,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迷惑敌人,成为“赵元佐”,后来也因为谐音才最终改为小冯村。虽然我们村子很小,现在也不过是一千来人左右,但是能拥有这么多的名字,相信在高阳县也是首屈一指的吧?我们村东有地名叫做大堡,传说就是聂姓人建筑的堡子的位置,只可惜如今村庄里李、杨、赵、刘、曹、王、朱、吴、韩、谢、冯、霍等姓氏都有,聂家坟地名也在,而聂姓却早就淹没在岁月的长河里,这座村庄自元代繁衍而来的历史,自然也就无从考证了。小白河的水涨了落落了涨,清了浑浊,浊了清澈,眨眼间就是几百年的光阴。

老母台的戏台,从我记事时就搭好了,东家一根檩,西家一扇门,都被村里的老先生用毛笔字一笔一划的写好名字。北柳滩的赵月南师傅过秋就过来教河北梆子,附近村庄诸如边家务、湘连口、边渡口、都曹口等村庄的人们,都赶过来学戏,那是小冯村一年里最热闹的时候。大家说这里面唱得最好的,数庞佐村的齐花坦,我们村的张伟、杨民、刘凤霞等一出场,那也是叫好连连。他们唱三娘教子、金水桥、红鬃烈马、卷席筒,唱走雪山、伍子胥逃国、杀庙、三打陶三春,唱得小冯村熙熙攘攘、人山人海;唱得不知多少人贫瘠的回忆里,多了缤纷的色彩、幸福的画面。文武场的锣鼓敲啊敲,扮相美丽的花旦的云步转啊转;步伐稳健的老旦的唱腔一段又一段,令人振奋的武生的跟头不停地翻啊翻,翻啊翻。

雨中的小冯村
不知道他们耍的是大洪拳还是小洪拳,不知道他们属于武当派还是少林派,只知道他们练啊练啊,都是很厉害的样子。曹宗林、杨建设、李联社、刘杰、李永森。如今他们一个个的都老了,不知道马步扎的还稳不稳,是不是一拳打出去、还有风声呼呼、能令我还要情不自禁吐一下舌头、感觉他们都好有力气?

不知道南大坑是不是还有满塘芦苇,一到秋天就有芦花飞舞、世界凄迷?家家户户是不是还要带着大镰去打苇,随后便有一捆捆的芦苇,被捆绑在小推车、小拉车上,慢吞吞走进大街小巷,走进各家各户?是不是田野里还是种植着漫天遍野的大高粱,水涝成灾的时候,还可以在高粱地里摸鱼为乐?是不是大家依然种植荞麦、蔓菁、苜蓿、大麦、苤茢等不常见的农作物,虽然没有麦子金贵,却有着或者清新,或者稀奇,或者美丽,或者多彩等多种丰富的元素在里面,从而令那些灰黄色的日子,也有了别样的韵味和律动,让我们的蓦然回首,多了一些活泼和生动的风景。

风景宜人的村西高速引线
相信如今小冯村的孩子,出村入村早就没有了涉水之苦,却也没有了那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拿鱼手段。旱出蚂蚱捞出鱼,缯子、罩、抄回子、各种渔网,都曾经出现在小冯村的历史画卷里。鳝鱼、鲫鱼、鲤鱼、黑鱼、鲶鱼等鱼类,也曾经活蹦乱跳在小冯村人柴米油盐的生活中。木香沟,小井子,村西的河汊子,哪怕是天降大雨,也不会有太多的存水了吧?虽然出远门,还是要千辛万苦走到沧保路上等待坐车,但是也不再局限在只有通往边渡口村的一条路径。村西的高速引线,路两旁浓荫掩映,树底下芳草茵茵,公路平坦宽阔,已经成为家乡新的景色。

小冯村村口
神出鬼没、令躲藏在屋里的敌人毫无目的的放枪、从而不费一粒子弹抓获十几名敌人-----杨峰足智多谋的战斗故事,还在潴泷河畔传唱不衰;令大曲堤村的齐泛缺忌惮、想掘开千里堤放水最终只好放弃的刘丙午刘先生,许许多多的传奇,却因为先生的作古,遗忘了太多;沧保路小白河桥上,依然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却再没有小冯村前往任丘刘堡店等村庄演出的戏曲班子,那一声声高亢、带有苍凉意味的唱腔,在辉煌了几十年之后,终于还是没落了;扬水站还在,只是已经没有人引水养鱼;南大坑犹存,被乡亲们誉为“不馋人”、极少出溺水事故的这座良坑,依然面目可亲。

村东的绣花厂,成立了二十多年了,机器声还是轰然作响;村民们四处打工,倒粮食卖菜,农忙的时候,还是勤于耕种,不敢违背老祖宗的古训。大街门的木门不见了,一早一晚,这里依然每天都聚集着一些老人,数着日月星辰,守着儿孙,就像小冯村古旧的街道,依然是那么的朴实,那么的亲切感人。

杨生祥先生
其实我并不是小冯村的人,只是杨生祥老先生的讲述,令我的代入,是如此的恰如其分。他渊博的知识,就像他床边的【带脉论】一样,让我感觉神异。在他娓娓道来的诉说中,我也成为了荷锄晚归、平安快乐的小冯村人。

杨启祥先生
我去的那天,恰大雨滂沱。村支书杨启祥(小名老起)执一把雨伞,冒雨陪在走在小冯村的大街小巷里穿行。他笑容亲切,宅心仁厚,令我感悟良多,感谢非常。

我是立志走完高阳县大小村落的卷耳。如果你们村也有故事,记得找我。我的微信:a669326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