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幼儿园生出的怪胎

 莫源秋论幼教 2020-08-25

  某幼儿园教学大楼竣工,该园就可以通过升级定类验收;

某园为了成为“艺术教育研究基地”,组织了百人“腰鼓队”,领导点头称赞,园方如愿挂牌;

某园向社会展示“素质教育成果”,不惜以幼儿的身体健康为代价,突击性地对少数幼儿进行高难度的训练;

结合“六·一”,幼儿园为了抓住宣传展示的机会,将整个五月份变成幼儿文艺节目排练月,各种活动让路,教学秩序混乱;

为了出成果,某些不具备一定能力的幼儿园出了一本又一本没有推广价值的论文集、教案集;

某些幼儿园为了招揽生源,打出的招生广告是招收美术班、音乐班、英语班之类的特色班。

    以上现象,在一些地区极有市场,多见不怪,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共性:

 以点盖面型。俗语说,“一俊遮百丑”,一些幼儿园只要大楼建好了,它就认为自己可以上一个台阶了,而政府关注得更多的也是物质设备,至于师资素质、管理质量、幼儿发展状况等,则被认为都是可以慢慢改进的,可以用静态性、结果性的书面材料作掩护,惟有大楼在短时间内不可造假。

表里不一型。有些幼儿园物质条件一流,取暖降温、消毒保健等设备一应俱全,但为了节省支出,这些设备常年不使用,只是对付验收,做做摆设,有其名无其实。连最简单的流水洗手设施都不给幼儿使用,全班几十个孩子吃饭前只是象征性地在一桶水里蘸一下手。

投其所好型。有些幼儿园为了得到领导的表扬,家长的认可,就投其所好。领导喜欢什么,幼儿园就做什么;家长需要什么,孩子们就学什么。如此,孩子们背书包上幼儿园,每天学拼音写汉字的就不足为奇了。曾听一位家长反映,因为孩子所在幼儿园园长喜静不喜闹,所以,各班班带班老师要求幼儿进幼儿园门后:一不准叫,二不准笑,三不准跳……真可谓荒诞。

一盘散沙型。有些基层园一学期无计划、无目标,没有课表、没有教玩具,没有任何检查评估的措施,只开设语文、数学两门科目,两个老师轮流上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