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7月20日,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育才为学校建校三周年大会上作了《每日四问》的讲话,这四问是: 第一句: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第二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第三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第四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陶行知先生号召全体师幼每天都要问自己在这四个方面“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许多园长看到以后纷纷学习和效仿,或在师幼大会上提出,或在幼儿园醒目位置写出“每日几问”或“每日几省”,但这都是说给师幼听的或写给师幼看的,是对师幼提出的要求,我认为,作为一园之长,更应该首先“三省吾身”,“每日自问”。
一问:有没有走进课堂?
课堂教学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占据幼儿园主要时空,是幼儿园其他一切工作的轴心。园长应该始终抓住课堂这个中心环节以提高整个系统结构的负熵程度。园长应该走进课堂,一去上课,二去听课,三去评课,这既是履行园长的职责,也是在履行教师的职责,更重要的是可以掌握第一手教育教学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
二问:有没有走近教师?
教师是幼儿园之本,实施幼儿园管理必须坚持以教师为本,园长应当树立民主管理的思想,创设教师参与幼儿园民主管理的条件和氛围,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和智慧,这就要求园长要走近教师,去了解教师的所思所想,去倾听教师的呼声和要求,去征询教师对幼儿园管理的意见或建议,去和教师一起讨论幼儿园的发展规划、管理思想和工作体会,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问:有没有走近孩子?
孩子是我们的教育对象,作为园长,不能只关注教师的发展,更要关心孩子的成长,不能只通过教师来间接了解孩子或传递园长的管理思想,也应该深入孩子,去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用心去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去捕捉发生在孩子身上令人感动的闪光点,去调查孩子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去征求孩子对教师的教学、对班级和幼儿园管理的意见或要求,这样有助于园长更新教育思想,转变管理理念,实施科学化、人情化管理。
四问:有没有读书?
园长对幼儿园的领导,就是对教育思想的领导。如何实现这种领导?自己读书和组织教师读书是最好的办法。读书,可以丰富一个人的内涵,读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的心灵,读书可以提升一个人的生命价值,读书也同样可以提升园长的教育理想和信念。
五问:有没有记工作反思或管理日记?
哲学家洛克说过,人的经验来源于感觉和反思,感觉产生外部经验,反思产生内部经验。黑格尔认为反思可以将统一体分裂为对立的两个方面,也就是说通过反思我们可以对某一项工作或某一种行为一分为二,找出成功与不足之处。我们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工作,静心疏理一下当天的工作内容,客观地评价一下当天的工作,肯定有成功的经验和愉悦,也不可避免地会有失败和遗憾,提笔记下工作反思或写写管理日记,可以为以后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六问:有没有带头遵守幼儿园规章制度?
园长对幼儿园的管理,不是站在师幼后面指挥,而应该是走在前面引领,不是命令式的“给我上”,而应该是号召式的“跟我来”。这就要求园长要时时处处身先士卒,为人表率,要带头遵守幼儿园规章制度,凡是要求师幼做到的,园长必须先做到,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师幼的敬重和信服。
七问:有没有对下属发脾气?
幼儿园工作千头万绪,不可能毫无瑕疵,全校师幼个性各异,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不可能不出现失误。当下属犯了错误或工作出现失误,最好的办法就是心平气和地与之共同分析出错的根源所在,帮助理清思路,指明前行的方向。同时,园长要勇于承担领导责任,让宽容与理解之光照亮下属继续前进的道路,而不是大发雷霆,大光其火,这样既伤害了下属感情,也损害了园长的形象。
八问:有没有独断专行或武断决策?
园长负责制实行以来,园长的责任大了,权力也大了,容易出现个人说了算的现象;园长常常是从优秀教师中选拔出来的,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是教师中的佼佼者,往往很自信,容易出现清高,不注意集思广益;再加上“多栽花少栽刺”的社会风气的影响,教师往往习惯于说好听话,这就容易导致园长独断专行或武断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