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一看。 安全教育是为幼儿的生活服务的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开展“认识安全标志”活动时,我们请家长周末和幼儿一起找一找身边的标志,带幼儿到社区及周边找一找有哪些安全标志,为什么这些地方要有这样的安全标志。带幼儿到消防队去参观,了解有关灭火装备;在马路边,观察人来人往的车辆,知道乱穿马路的危害。 另外,教师和家长一起收集一些有关安全的新闻报道、公益广告、宣传片,了解有关安全的注意事项和自我保护的办法。如,教师把防溺水的宣传图片剪辑卜来,制成宣传画,发给幼儿园和社区的每一个家庭,给大家以警示作用。 2.说一说 我园地处农村,但随着农村城镇化的脚步不断加大,大多数幼儿住上了楼房。当地震、火灾来临时,怎样成功地从自己的住所、幼儿园或者其他公共场所逃生呢?我们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说一说,然后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设计相应的集体活动,让幼儿知道这些灾难来临时应该怎么做。 3.辨一辨。 幼儿年龄小,有时不能明辨是非。我们对幼儿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如,我园在食品安全教育时,采用辨一辨的形式让幼儿知道一些食品安全知识,如:“捡来的食品能吃还是不能吃?”“药丸是不是糖果?”“鱼刺扎进了喉咙怎么办?”让家长和幼儿辨一辨,幼儿一起辨一辨。在此过程中,幼儿明辨了是非,懂得了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 4.演一演。 “遇到陌生人怎么办?”幼儿会说:“不吃他的东西,不跟他走。”看着图片,幼)L能说、会说,但当陌生人真的来到他们的而前时,有的幼儿却不知所措了。因此,我们班上教师以及家长扮演陌生人和幼儿进行互动,考验幼儿的应变能力。一次两次,有时并不能奏效,再多次进行角色扮演,让能力强的幼儿提醒能力弱的幼儿。在家里,家长经常和幼儿一起演一演,如,回到家时光敲门、不说话或者装成陌生人的声音,看幼儿如何对待陌生人。有了这样的经验,幼儿慢/IR养成了对待陌生人的正确行为。 5.画一画。 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绘画也是他们思维的一种表达方式,他们喜欢用此方式表达自己的见解。我们利用幼儿的这一思维特点,让他们把安全的方式画出来。如,幼儿为班级教室设计了一些安全标志,如当心钢琴盖夹手等。有的幼)L能力达不到,我们就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和幼儿合作完成。如,我园开展了“稚手来画逃生图”的活动,家长和幼儿在家里先演练,再把逃生图画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知道了逃生的正确路线,知道要最快找到安全出口。 6.练一练。 千般呵护,不如自我保护。自我保护能力是在实践过程中锻炼而成的。我园开展了疏散演习,每个班都贴了相应的校园逃生图,在多次的演练中形成了安全、快速的逃生路线,明确了从幼儿园领导到保安到每一个教师、保育员的职责。在演习中,我们播放了不同的警报声。听到警报声,幼)L能分辨是火灾来了还是地震来了或者是坏人来了,能按照正确的方法沿逃生路线往外疏散。家长也经常带孩子在家中根据逃生图进行逃生演练,让孩子熟练掌握逃生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