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的五经富》536 听绍祥叔公讲故事

 凯哥好心情f6v8 2020-08-25

温绍祥,温绍南温克杰乃上陂头杰出三兄弟
绍祥老师是揭西检察院里的长官,现居北京,当时我在河中考试,曾指导我高考填志愿说,非医即师,要么读广州中医药,当个传统中医,要么读华南师范大学,做个人民教师。指路靠贵人走路靠自己后来我考上广中医,我妹考上华南师范大学,五经富一位文人送了口头对联:一门双及第兄妹两登科
当时引以为豪,绍祥老师讲,人生之路才开始。
温绍南作家,与应新老师交好,共同指导过高小莉女作家写榜上无名脚下有路的文章,对于当时高考大学录取名额有限,许多考生落榜后低沉的现象大有鼓励提拔之功,遂被广大报社连载,并且文章为时作的原则令高小莉顺利入中国作家协会,从此出书上升。
温克杰校长,五经富让人敬仰的老校长,我如今全力推动《读书论》,此论即传自温克杰校长之口。这三兄弟可以说是上陂头三杰,都是靠努力读书而出人头地,所谓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如今我们五经富更需要能听故事,记故事,升华故事的笔,将历史的光辉如沙里淘金取出。
这是高晓娜听温绍祥老师讲的陂头圩趣闻:
温绍祥老师讲,再讲一条上陂头的故事。我曾祖父辈的两兄弟,因时间太久远,忘了他们叫什么。当哥哥的强势,天天骂弟弟多嘴,话多!弟弟窝火,但又没有胆量向哥哥发火!有一次在冬末春初,兄弟俩去龙山捡柴,去时天气很冷,当哥哥的穿了毛衣去,在山上劳作一番后捆柴回家,这时渐觉燥热,当年毛衣珍贵,哥哥小心地把毛衣绑在柴担上,然后兄弟俩一前一后挑柴回家。行到龙颈口,哥哥发现柴担上毛衣不见了,问弟弟有看到毛衣么?弟弟说,早在龙山茶园坑过坑(坑:河的意思)时,我就看毛衣掉下去了!哥哥大怒,说你早唔声(早点说)?弟弟说,你完日(整日)都话涯多嘴,涯样般敢声!(你天天说我多嘴,我怎么敢出声!)
真人真事,只是忘了是哪两位叔公太了!
然后是另外一个应新老师讲的爱唱山歌姐妹的故事:
锅厂有两姐妹,种地唱歌作诗,挑水也唱歌作诗,连拜祖地也唱歌作诗,日常交流都用唱歌作诗,然后公公就说,两细小妹,整日作诗,不好好做家务。
两姐妹笑着又唱歌说:
泥下即地面鸡管好
扫扫门前地放出笼中鸡
爷爷随口说道:你俩又作诗来又唱歌
两姐妹又笑着接道:明明是说话又说我唱诗
这里面全是押韵的唱腔,生动有趣,体现五经富老一辈人敏捷的才华跟幽默的智慧。
应新老师说,像这些东西,我们多的很,只是写出来会不会贻笑大方,上不了台面。
而我却乐以记之。
古代宋朝有一位叫洪迈的文人,写一部容斋随笔,他可是翰林学士,饱读诗书,记忆惊人,这都不足夸。他养成一个习惯,并且延续四十多年,读书听闻每有心得,随手记下,成为五集《容斋随笔》,是毛泽东最爱的书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