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饶良镇陈年旧事 (09)邱财主与张端的故事

 刘沟村图书馆 2020-08-25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饶良镇陈年旧事 (09)邱财主与张端的故事



作者 |   宛昌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06d145e3125e

(一)饶良邱氏宗族之源
明末以来,说到饶良,必和邱氏宗族相连。宛东四县,方(城)唐(河)赊(旗)泌(阳),乃至周边,邱氏之根,皆在饶良。南阳以东,驻马店以西,邱姓为望族。
明朝末期,李自成、张献忠揭竿而起,数番屠掠河南,宛洛遭劫尤甚。致使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地广人稀。崇祯末年,襄阳府中军守备邱自荣,因李自成攻打北京吃紧,自襄阳带兵驰赴北京救驾。过黄河遇探马报京城已陷,遂回师襄阳。归途至饶良,视其地形地貌,土质物产,即以此为中心,跑马圈地。所到之处,插麻杆棍为标,标界内尽归邱家。北起罗汉山,南止毗河湾,径长八十余里;东起黄篷(少拜寺东北约十里),西止马河,径宽约四十里。此即后世“邱皇兵跑马射箭占地,箭落处即是边界”的传说。安居乐业后,回故里山西省闻喜县,将父邱得时接至饶良。饶良周边,泌阳、唐河、社旗、方城诸县邱姓之族谱,邱得时为一世祖。邱自荣兄弟八人,其余七人失考,无纪传。
邱自荣有四子:长子园贲字贲天,清初贡生。次子灵霄字云汉,幼年好骑射。三子习孔字驰天,太学生。四子冲霄字际天,亦是贡生。后经世代讹传,饶良人妇孺皆知“邱大皇兵”与“邱二皇兵”。邱云汉弱冠未娶,刚烈恃强,好骑马击剑。遇匪盗攻饶良,赤膊单骑追匪,至西北三里孟桥桥上中伏,前后堵截,被预伏桥下土匪钩刀削断马蹄,坠马后头被割走。家人铸金头代之而葬,金头被掘盗,继而铸银头,又被掘盗。后捏荞麦面头代之。邱云汉无子祠,后世却误传此一支邱氏后代肤色铅青,皆因此而致。
饶良几十里,叫邱庄的村子很多,且族人字牌代际排列有序。饶良南寨外360亩肥地,民国时是邱应松家的基业。有邱氏祖茔三处,最要者为南河头墓地。有九龙碑一挺,其它石碑数挺。清朝与民国时,此墓地常年有佃户驻守看墓。1958年全国大掘墓,这里多座墓被挖。其中一墓挖出时,男尸穿官服,尸体服饰完好,肚子尚有弹性。民兵们将其架起放在河坡处,靠地坎而坐多日。
(二)张端
张端,清中期后人。一挑两担,自外地讨饭来饶良,定居后卖豆芽为生。街邻买他一斤豆芽,回家校秤,足足十七两;若买半斤,实給八两半,甚至九两。一些痞性抠门街邻,买后还要多抓点儿。张端对此不拒,反而顺手再添点儿。卖给他豆子,故意九斤半说十斤。而经张端过秤,高高十斤。初,人们认为他憨,缺心眼。远门隔户的,都去买他的豆芽儿。有些街邻买不到他的豆芽儿时,宁肯不吃,也不买别家的。时间久了,街邻觉得,张端不憨,是厚道。借钱讨物,买进卖出,都愿与之交道。有人问他,为啥给人的豆芽儿总是多,张端说,他的豆子,一个能出两个芽儿,多给点儿,不在乎。张端一豆出俩芽儿,传遍街邻,众人皆信。有人说,张端厚道,财神爷护着,琵琶狐都给他往家里噙钱。
自十三世纪马可波罗访华归国,《马可波罗游记》使欧洲人视中国为黄金之地,久久垂涎而不得入。清嘉庆年间,中国进口鸦片数量剧增,终给英国人发财梦以绝好机会。自道光年间始,大量英国与欧美人,受达氏“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鼓动,一手捧《圣经》,一手掂鸦片,漂洋过海,涌入中国。继之用坚船利炮,撬开中国大门。不仅诱发太平天国,长达十几年血流成河,鸦片之毒遍及中国官民童叟,使无数壮汉手无缚鸡之力,一躯佝偻入黄泉;使无数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无安宁。滚滚白银,流入英国及欧美寻常百姓家。
久富生怠惰,逸乐致败家。张端善经营,发了财,恰逢邱氏一支系财主,沉溺吸食大烟、赌博宴饮与逸乐,家景破落,变卖镇中房产与属地,即议购买。张端要买宅子耕地,邱财主心里可有点愤愤然。他是邱家皇兵后代,几处大宅,时已无力经管,住居镇北八里谭北村。这么好的宅院卖给你,太亏了。
转念一想,有了——盖座戏楼热闹你。紧挨东宅院的西裙房北部,盖起了戏楼。戏楼盖起了,锣鼓弦子热闹喧天,夜深人静时,一里开外的南十字口处都听得一清二楚,近在咫尺的两宅院内却是哑不闻声。
邱家在饶良老门老户,族众势大,有文化,交易中屡弄手脚。邱财主交地契房契,张端交钱。钱是一箩筐一箩筐抬过去的。在过户字据上,邱财主写道:柿树不卖。两厢交割已毕,邱财主心中甚是不平。我一个光面财主,老门老户,现今竟把家产卖给个卖豆芽儿的,虽给了钱,终憋气。时至农闲,置办斧锯,派一竿佃户长工,去到饶良西小门外,砍树伐木。
出西小门过河,一条大沟二里多长,自西岗而下,经西场坊直到河边。一沟两岸尽是树木,柿树枣树,梨树核桃树,椿树榆树,楸树家槐,树干粗壮,枝桠横生。这一片产业,连同西场坊村,都已卖给张端。现去砍树伐木,实是寻衅滋事,张端肯定阻拦。我已在字据上写下“柿树不卖”,“柿树不卖”,就是“是树不卖”,打官司你也不赢。邱财主思忖着,等伐树人众,回来吃午饭,看张端有啥反应。日偏西,未见一人回。

日没西山,黄昏降临,佃户长工回谭北,个个笑容。邱财主纳闷,询问方知。张端听伙计报告,邱家来人伐树,即差人送茶送水。天近晌午,伐树人正想回家吃饭,张端已领人将酒肉饭菜送到。下午又送茶送水。邱财主听说张端如此举动,先一愣,继之让明日接着干。冬天将尽,春节即到。佃户长工天天受差砍树伐木,张端天天送茶送水,中午酒饭招待。伐树人甚不过意,就砍一斧子歇半天。谈天论地,打闹嬉戏,评论东家没道理。邱财主一心想激怒张端,挑起是非,让张端穷于官司。眼看年关,招待依旧,难收场。有眼巧人,劝点邱财主,看好即收,方停。
从小亮河边到西场房村边,三成被伐。伐倒的大树,经年累月,横躺竖卧,直到四十年代末,枯桩朽干尚存。
邱财主派伙计长工去西场坊伐树,想挑茬闹事,却落个好招待。现在不肯罢休,就想弄点大动静,激怒张端打官司。有人给他出主意——围镇筑寨,占他的地皮。张端若反对,咱就说这是为通街百姓的安全。通知四乡佃户长工,拿粮带锅,浩浩荡荡集聚饶良,绕镇一周,挖土筑寨。张端一看邱家来人筑寨,声势浩大,知道老财主又要挑事了,安排长工佣人备足大锅和粮食。像当初伐树时那样,供应茶水,招待酒饭。一周寨墙筑完,工程浩大,旷日持久,邱财主占了张端地皮,耗费了自己的人力财力,荒了自家的春种秋收;张端不打官司不告状,茶水酒肉招待,有始有终,没费多大本钱,落了个安乐窝。等邱财主醒悟过来,真是这个气呀!
饶良寨由邱钟出资并主持所建,远在张端之前,泌阳县志有确切记载。故邱张筑寨事,实属后世演义传说。
大小两次明火执仗寻衅闹事,都不凑效,邱财主就想:明的不行来暗的 ---设法破坏张端的风水。东菜园在张端住宅北面偏东,只一路之隔,当时还没卖给张端。风水先生说,菜园和张宅是一个地脉,若在菜园建个油坊,油锤打油,震动地气,张端日子必败。谁知这个地脉是公牛地,油坊的油锤一震,好似鞭子抽到牛身上,更加奋勇跳跃,张端日子不但没败,反而更加兴旺。
油坊没起好作用,就又找借口,在东西两宅空场南头,与两宅院呈三角形,挖出一个大水塘,想在这里把地气挖坏。结果挖水塘的地方是蛤蟆地,塘中积起水,蛤蟆叫声一片。张端家人和伙计佣人们听见蛤蟆叫,起早贪黑地干活,日子越发红火了。
张端一根扁担俩箩筐,讨饭到饶良,家人曾说,啥时过得有碗稀饭喝就好。卖豆芽儿发迹后,每年正月初一,第一碗饭是粗粮糊糊,以作纪念。家人将扁担箩筐,瓦缸瓦盆,专屋存放供奉,直到四十年代末新政抄家。街坊代代相传:张家过年喝糊糊,不忘祖宗讨饭苦。
当了财主,要交粮纳款。其时,饶良税粮交源潭镇。一日,张端押运粮车船去源潭镇。到北门,见人围观寨门口一告示,亦凑前观看。告示红笔圈定,言处决人犯姓名及罪行。随行伙计及路人不识字,见其观看,问告示内容。张端亦不识字,即答:没意思。旁边有人说,人已处斩,怎说没意思?众人哄笑。“张端看告示——没意思”遂成饶良方圆笑谈歇后语,流行至今。
自古至今,从官到民,世人惯以成败论英雄,“胜者王侯败者贼”。邱张房地产交易,及张端发家的诸多民间传说,细细玩味,亦有很多谀张贬邱之嫌。

(本文原载《赊店春秋》2018年第四期,此次略有修改)

作者简介:

宛昌,别号“唐汇颍川”,社旗籍人,退休教师,现居许昌市。

原创首发,一稿一投,文责自负,1000字以上,作者简介、靓照同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