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I用了二十年,从国际象棋下到了围棋

 悲了伤的白犀牛 2020-08-25

1950年10月,人工智能之父阿兰·图灵发表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宣告人类正式开始了对具有思考能力的机器的研究。至今,人工智能研究已经走过了大半个世纪的漫长路程,但在之前的50多年时间里,人工智能似乎只存在于好莱坞的科幻电影中,人们无法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与人工智能的结合点。

到了最近几年,情况发生了反转性变化,应该是从工业4.0开始吧,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人突然莫名其妙地火了,人人都在谈论人工智能将怎样改变人们的生活,每个工厂都在想怎么通过智能机器人提高生产率,人工智能走出了严谨枯燥的实验室,走进了无数企业的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的每一点细微的进步,都成为媒体报道的头条,如今天,铺天盖地都是特斯拉在自研AI芯片的消息,而昨天则是关于百度和科大讯飞关于人工智能商业模式的大规模争论。

当下,智能制造、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智能制造、智能服务、智能交易等新概念层出不穷,似乎每个行业都可以通过“智能化”给自己贴上变革与新技术的标签,与传统划清界限。但事实上,除去这些狂热的商人和投资客以外,真正理性的科学家们一致地认为人工智能还处于婴儿期,处于石器时代。

其实,如果对比十多年前的AI技术和今天的的AI技术,可能在纯技术逻辑上是有了一点进步,但可能进步更大的是对AI的宣传,今天随便在北京、深圳哪个咖啡馆里坐一会,都可能碰上几个自称是搞AI,搞机器人的人,当然,他们中很多人可能对AI技术完全一窍不通,但丝毫不妨碍他们去围绕AI讲故事、写本子、拉投资和卖股份。

今天AI的发展在国家资本的推动下在加速,但这只是事实的一面,另一面是在媒体的鼓吹与资本的追捧之下,从商业角度出发的人们对于AI的认识和探讨方式,似乎越来越偏离技术的原有逻辑,至少存在这种风险。技术本身是又一个固有的逻辑在演进的,一旦这个逻辑被商业和市场左右,其发展的方向就充满了不确定性,有可能很美好地改变世界,也有可能将世界推至危险的边缘。

当然,无论是美好还是危险,都是未来的事情,今天的AI对世界的影响还微乎其微。1997 年 5 月 11 日,当时的国际象棋世界棋王加里·卡斯帕罗夫以2.5:3.5 (1胜2负3平)输给 IBM 的计算机程序“深蓝”,而二十年后,谷歌的AI程序阿法狗以4:1打败韩国九段世界冠军李世石,AI用了二十年时间,从国际象棋下到了围棋,仅此而已,除此之外,AI还改变了什么?也许有的,譬如智能化的搜索、信息的比对和推荐、监控识别(音频/影像识别)等等,还是停留在增值阶段,离真正形成足以改变世界的生产力还有相当远的距离。

当然,这不是AI之过,AI跟互联网不一样,互联网是独自建了一个平台,然后逐步把各行业的东西在上面叠加,在上面运行,如移动支付可以在短短几年间就覆盖了全国,而AI它要发挥作用,必须跟实体工业、实体经济高度融合在一起的,因此它难度更大,推进更缓慢,互联网可能需要10年,AI可能要100年,甚至更久。

不过,我们也无需担心AI的发展,一切迹象显示AI正处于技术曲线的炒作上升期,这不是坏事,一项真正好的技术在短期内是被高估的,但长远来看是被严重低估的; 一个好的行业在短期内来看会有泡沫,但长期来看这很正常。正如2000年的时候,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互联网泡沫破裂,当时人人都觉得互联网只是一场游戏,不会有太多未来,但到今天,互联网改变了全世界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