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国力量!三星终于“被迫”同意内存降价

 悲了伤的白犀牛 2020-08-25

关于三星,近几年有一个被许多人交口称赞的现象级的“神奇逆转”——2016年10月,三星因Galaxy Note7的电池故障而陷入爆炸门事件,当年最后一个季度,三星手机销量一泻千里,要知道当时手机业务是三星营收和利润的支柱业务,而这个支柱眼看就要倒下了,当时人们纷纷认为三星很可能迈不过这道坎了,三星帝国可能要倾塌了。

谁知道,三星迅速有针对性地调整了业务结构——既然手机整机卖不出去了,那我就卖芯片和面板吧。三星把原本准备用于Note7的芯片和面板资源拆散了卖掉,当然,主要是卖给了中国的智能手机厂商,比如华为啊、oppo啊。

我估计三星自己都没想到,这一招效果奇好。由于16、17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大发展,各大厂商打足鸡血去生产新机以争夺市场,三星慢慢地发现,这些来自中国的“财主”似乎对价格不是太敏感,他们在乎的是货物数量和交货时间,最好能赶在国内对手前拿到货(芯片和面板),然后迅速组装好卖出去,于是三星开始逐步提高这些元器件的价格,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手机存储芯片价格开始了一轮长达一年半的波澜壮阔的上涨。

三星的这个策略成功把三星从泥淖中挽救了出来,2016年最后一个季度,三星营收高达53.33万亿韩元,营业利润9.22万亿韩元,同比增长了50.2%,要知道这个季度三星手机业务受爆炸门事件影响一泻千里,显然,三星发现卖卖芯片和面板的收入和利润竟然比卖整机还要高。这个趋势一直延续至17年前三季度,三星一路狂奔的节奏还是没有停下来,屡创单季利润新纪录其中。这就是三星的“神奇逆转”。

而在这个神奇背后,中国厂商苦不堪言,中国智能手机业务向来利润微薄,一旦生产线的品控没管理好,或者产销流程没处理好,常常就会出现赔本赚吆喝的现象,而三星对存储芯片和面板的涨价行为无异于雪上加霜,中国厂商要么自己把这部分成本扛了,从其他零部件上扣回来,要么把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而无论哪种方法都很可能将消费者“得罪”了,因此过去两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看着红火,但实际上谁也没怎么赚到钱,钱都被产业链上游的企业赚走了,因为它们几乎垄断了几个关键的零部件的生产,具有极高的定价权。

三星等企业躺着就把钱赚了,而大部分中国厂商辛辛苦苦一年到头赚不了几个钱,除了华为等少数几个厂商以超高的出货量和极高的品牌溢价还能喝上口汤,其他厂商肉没吃着,汤也没喝上,甚至还要往外输血。

见此情形,中国政府部门坐不住了,前不久国家发改委以“涉嫌操控产能和价格”为由对三星电子进行约谈和调查。这不是发改委第一次强力干预市场了,2015年2月10日,发改委公布了对全球最大的手机芯片厂商美国高通公司反垄断调查和处罚的结果,责令高通公司停止相关违法行为,并处罚款60.88亿元。而为了不失去庞大的中国市场,高通方面也只能乖乖认罚。

而这一次针对三星的调查相信也会取得实效,据最新消息,国家发改委已经初步和三星电子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据透露出来的消息称,备忘录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可以谅解三星过去两年的行为,不予追究处罚;二是三星必须在确保产能的基础上将价格恢复至合理水平。

其实此备忘录发布之前,内存行情价格已经逐步开始回落,这也表明三星等厂商开始忌惮来自中国的反抗力量,毕竟中国是当前全球最大的需求市场,对任何全球性企业来说都不容有失。而此谅解备忘录的公布,也将进一步稳定存储芯片市场,这对国内厂商来说肯定是大大的好事。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IT产业已经成为了国家重要的经济基础和创新主力,如果中国IT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不能迅速补强,靠政府行政干预始终不是长久之计,中国确实每天在强大,但不能每次都依靠大国力量去解决问题,IT产业更应该做的是,努力强化自身,为大国力量增加助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