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团打车来了,打车市场又开始新一轮“补贴大战”?

 悲了伤的白犀牛 2020-08-25

其实有时候觉得今天的互联网创业真不好干,就以滴滴为例,从零开始,白手起家,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浴血奋战,一路走来兼并/收购了快的、Uber等强大的竞争对手,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股权出让、连年巨额亏损,走到今天,终于成为行业龙头,当之无愧的老大,终于可以不用每月投入大量资金“喂养”用户和补贴私家车主,终于开始逐步掌控了定价权,开始了正向盈利;终于成为了估值近600亿的堪称“巨无霸”的独角兽。

然后,美团打车来了。

其实美团打车没有什么创新的东西,其玩法都是滴滴过去这些年玩剩下的,无非就是砸钱进行补贴,补贴私家车主,让他们加入自己等平台,补贴用户,让用户习惯新的app。美团补贴得起,因为谁都知道玩互联网的前期肯定需要砸钱,砸很多钱,我相信无论是美团王兴,还是其背后的各轮融资的“金主”都已经有这种心理准备,都已经准备好了厚厚的支票本。

如果让我预测的话,我认为美团打车很可能会发展成一支与滴滴分庭抗礼的力量,最不济也会让滴滴付出沉重的代价。这跟美团无关,原因在于滴滴身上,经过过去几年惨烈的战争后,滴滴已经无力应对新的战争。

因为滴滴烧钱已经烧了很久很久了,甚至估计已经烧到快“弹尽粮绝”了,不然它近期的吃相不会那么难看,如,不停地涨价和增加对车主抽佣。美团在这个时刻大规模开展打车业务,肯定对滴滴的财务能力进行过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孙子兵法》有云,“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其实打车市场并没有什么进入门槛,美团想进入也不是一时兴起,只是前几年打车市场处于混战阶段,几大巨头激战正酣,美团选择“避其锐气”,而等到战火烧完了,败者固然烟消云散,胜者也浑身是伤、疲惫不堪,美团打车选择这个时候进入,正是“击其惰归”的最佳时间点。这也正是王兴聪明之处。

今天,大企业似乎一点安全感都没有,哪怕是对滴滴这样巨头来说也是如此。只要有竞争者出现,它们都会惊出一身冷汗。为什么呢?为什么用户量、订单量,甚至盈利和估值似乎不能给它们任何应对竞争的信心和能力?

我认为最大的问题在于,滴滴等靠钱烧出来的大企业缺乏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它们的帝国就像是建在沙滩上的大厦,缺乏牢固的根基,只要有一点冲击就有可能倾倒,甚至这个大厦建的越高,其倾倒的风险越大,因为一旦失去平衡,其自身的重量也将加速其倒下。

具体来看看滴滴,在车主侧,滴滴从来不是什么好的平台,一直以与车主逐利闻名,在车主侧的归属感一向不强,尤其是排他协议等措施更加剧了两者间的矛盾;而在用户侧,刚出来的时候滴滴的用户体验确实非常不错,但那是建立在跟传统出租车比较的情况下的——车况不错,随叫随到,资费便宜。从服务本身而言,滴滴的服务算不上多优秀,尤其是在滴滴击败一众竞争者,开始掌控定价权后,滴滴与用户之间的矛盾也逐步激发了出来。

无论在车主侧还是用户侧,滴滴都没有建立起自身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建立起自己的竞争壁垒,只要有新的竞争者出现,它可以完全站在跟滴滴同一条起跑线上,甚至可以通过砸钱补贴的方式进行抢跑。

有业内人士预测说,美团打车的出现,意味着一场围绕“司机”和“用户”的补贴大战再次拉开序幕,打车市场又开始新一轮的腥风血雨,而我认为这场风雨只是司机和用户的美好愿望,今天的滴滴已经无力再战了,接下来的局势应该是美团烧钱发力,迅速从滴滴手中抢走大批车主和用户,然后二者陷入僵持,或南北划江而治,或农村包围城市,反正,以后打车市场将不再是滴滴只手遮天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