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你好」,领高价值干货 商务合作请联系:baixiniucoo  一旦一张相对成熟的5G网络在短时间内建成,那4G的价值就不复存在了,也就永远没有“回本”的一天了。如此循环,5G就能赚上钱吗?近日,有工信部专家在谈到5G建设时提到,“运营商在4G时代亏损严重,现在建设5G网络的投入压力也同样巨大。而运营商作为信息通信产业链的“中枢”,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运营商失去可持续发展能力,将会影响整个上下游产业。”言下之意就是,运营商在4G上是吃亏了的,5G要让运营商能赚到钱,这样才能维持产业链的良性健康发展。对于此观点,行业内外人士展开了争论,其中最主要的争论点就是——运营商在4G时代真的是严重亏损吗?从字面上理解,这个观点肯定是错误的,从2013年以来,三大运营商基本都是处于盈利状态的——中国移动每年保持千亿规模的利润,中国电信也有200亿左右规模的利润,而正常状态下的中国联通每年利润也有大几十亿,所以说,运营商在4G时代亏损严重,这个表述肯定是错误的。但我理解该为工信部专家所说的“亏损”,不是指企业经营层面亏损,而是指运营商在4G网络建设运营这件事情上的总体投入超过其在这件事情上的总体收益,简单来说就是,运营商在4G这笔买卖上赔了。我们先来看看运营商这些年在4G上的投入:2013年末,中国移动率先获得4G牌照,为了利用这个时间窗口建立其竞争优势,2014年开始中国移动在4G建设上的投入可谓是“疯狂”——结合财报及公告的数据显示,2014年到2019年间,中国移动4G网络投入分别为806亿元、791亿元、830亿元、657亿元、585亿元、500亿元(估测),六年之间中国移动在4G网络上的投资保守估计超过4000亿元。而中国移动这种“疯狂”也传染了其他两家运营商,从2015年开始,三大运营商开始了4G大建设阶段,截至2019年末,三家运营商合计建设4G基站超过544万个,其中中国移动超过260万个,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合计超过280万个,按此估算,加上其他配套设施费用,三大运营商在4G网络建设上的投资至少在9000亿左右的规模。那这些年里,运营商在4G上赚了多少钱呢?如果以营业收入来算的话,光是中国移动一家,这六年来的营收就已经超过3.5万亿,加上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总营收超过8万亿,相比9000亿的投资,肯定不可能是亏损。但问题是,这8万亿都是靠4G赚的吗?答案是:不是。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过去六年间三大运营商没有建设4G网络,还是停留在2G+3G的情况下,它们还会赚到这8万亿吗?会,甚至会更多,最起码在2G+3G的网络环境下,今天运营商的语音业务肯定还会是现金牛业务,不至于像今天这样被冲击得七零八落。所以,这里面似乎有个荒唐的逻辑,运营商投入巨额资金去不断升级网络,这个行为并没有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好,至少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用通俗的话来说,这叫“增量不增收”陷阱。从这个角度来看,运营商在4G上的这笔买卖到目前为止肯定是亏的。这一点从资本市场对运营商的价值的认可度上也可见一斑——花了大价钱,建成如此完善的4G网络,中国移动当下的市值竟然还只有2015年时候的一半!第一、运营商肩负着为国家为社会建设信息基础设施的政治任务,这一点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也不能在财务报表上展示。举个例子,运营商4G建设要进偏远乡村,要实现普遍服务,而这些地方的投入与产出是无法平衡的,比如在雪山/森林上建一座4G基站,基站一年到头开着,但其服务的用户可能一个都没有,但这个基站它必须存在,它的价值在于——不让任何一个人在森林里失联。第二、受到行政管制和行业价格竞争的双重挤压,运营商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比如,提速降费、取消长途费、漫游费等等,成为了运营商的减利魔咒;比如,同质竞争之下,价格战在4G的中后期越演越烈,流量价格一再下滑,流量经营付东流。基于这两方面,就不难理解运营商到底是怎样在这门稳赚不赔的“独门生意”上赔钱的。当然,当前4G还是主力网络,还是持续贡献着收入,如果时间轴拉长,4G还是有回本的可能的,而前提是,5G不会取代4G成为主力网络。但是,按目前态势,虽然运营商一再表态说会在5G建设上谨慎投入,但迫于国家战略和当前形势,这时候需要运营商做出贡献(牺牲)了。而一旦一张相对成熟的5G网络在短时间内建成,那4G的价值就不复存在了,也就永远没有“回本”的一天了。如此循环,5G就能赚上钱吗?说句逆历史潮流的话,市场对5G的需求不迫切,运营商对5G的需求也不迫切,那到底是谁对5G如此迫切呢?是不是可以让运营商缓一缓,也让运营商员工缓一缓了?无数基层员工日日夜夜的加班,爬雪山建基站、扫楼扫街扫村、摆摊贴海报刷墙,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却得来的低收入,毫无幸福感,这难道就是企业发展的初心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