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你好」,领高价值干货  中国移动今天的业绩平稳,其实就是复制了一遍2019年糟糕的上半年,这样的"业绩平稳"掩盖了中国移动增长乏力、动力欠缺的事实。近日,中国移动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报告,上半年营运收入3,898.63亿元,同比增长0.1%,EBITDA为1,457.10亿元,同比下降3.6%,EBITDA率为37.4%,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股东应占利润557.65亿元,每股盈利为2.72元,同比下降0.5%,盈利能力继续保持领先。从这一连串数字上看,如何客观地给予一个评价呢?——业绩平稳!中国移动发展真的太平稳了,所有关键指标跟去年同期相比几乎没有变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1%,净利润同比下降0.5%,营运利润率相比去年同期微跌0.18%。无论怎么看,中国移动的2020年上半年几乎就是"复制"了2019年上半年,几大关键指标的数据上差别都在毫厘之间,所以,中国移动官方的自我评价就是"业绩平稳",这评价十分恰当。但是,在今天这个时代里,"平稳发展"可能是最糟糕的事情。今年中国移动完美地复制了2019年上半年的表现,那中国移动2019年上半年的表现如何?不得不说,中国移动的2019年上半年的表现是"灾难级"的——中国移动2019年上半年营收3894亿元,同比下降0.6%。其中主营的通信服务收入3514亿元,同比下降1.3%;股东应占利润561亿元,下降14.6%。这是中国移动上市近20年来,净利润首次出现如此严重的下滑,更关键的是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犹记得去年中国移动中期业绩报告发布后,行业一片哀鸿遍野,质疑之声四起,中国移动股价也遭受重创,开始了连绵不断、一波接一波的跌幅,到下半年最后一个季度实现V型反转后才逐步企稳。所以,中国移动今天的业绩平稳,其实就是复制了一遍2019年糟糕的上半年,这样的"业绩平稳"掩盖了中国移动增长乏力、动力欠缺的事实。营收、利润、利润率这几个关键指标复制了去年的表现,但这只是表象,而沉在表象下面的变化其实更值得我们关注。我们把业绩报告拆开来看一下——中国移动上半年营收3898.6亿元,和去年同期相差不到5亿元,但从收入结构来看,变化其实是有的:销售产品收入少了64亿,通信服务收入多了68亿。销售产品收入减少,主要是受疫情影响,部分营业厅关闭,导致手机终端类产品销售额下滑了16.8%,这一点是不可抗力导致的,无可厚非。而通信服务收入多了68亿元,似乎值得庆贺,毕竟通信服务是主营业务,这个底盘稳了,发展起来就不会飘。但是,这个底盘的内在表现却有点让人担忧。中国移动通信服务收入是由四部分构成的:个人市场、家庭市场、政企市场、新兴市场。具体的表现是:个人市场少收68.42亿元,家庭市场多收57.51亿元,政企市场多收85.8亿元,新兴市场少收6.84亿元。值得担忧的是:个人移动用户在增加了1169万户的情况下,收入却少了68.42亿元。所有人都知道,虽然中国移动一再强调个人、家庭、政企、新兴"四轮"驱动发展,但是个人市场毫无疑问是中国移动发展的底盘中的底盘,毕竟个人市场收入占通信服务收入的七成以上,如今看来,这个底盘中的底盘遇上了麻烦。当然,换个角度,我们也可以将这种内在变化解读为驱动力的切换——从数据来看,上半年中国移动个人市场收入虽然同比小幅下降,但家庭、政企、新兴市场收入占比提升3.3个百分点,达到29.2%,增长率达到15.0%。非传统通信业务收入占比提升1.4个百分点,达到16.2%,增长率达到11.0%。以上数据说明中国移动正在把发展的动力从过去依靠个人用户增长拉动收入整体增长的传统落后模式,转变成为依靠多元、创新业务来拉动收入增长。这个策略无疑是正确的,传统个人通信市场的红利早就透支光了,哪怕5G来了也无法挽救这个"大败局",因为通信市场已经饱和,用户规模不可能大幅增加,而我们不能期待个人客户会大幅地增加其通信支出,毕竟用户工资没涨、医疗教育生活支出没降,通信消费支出是不可能大幅增加的。所以,中国移动要切换发展引擎,这就如同给一辆行驶中的企业更换发动机,中国移动能在保持车辆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把发动机更换了,这也非常难能可贵。这也就是"平稳"的意义。那至于后面中国移动的发展之路走得怎样,就得看新换上去的发动机的质量和性能怎么样了。个人市场是中国移动的老本行,竞争对手也只有电信、联通这些老对手,彼此玩法都很熟悉,况且中国移动握有巨大优势。但是家庭市场、政企市场、新兴市场就完全不一样了,这里面有深耕已久的互联网巨头、跨界高手,也有横冲直撞的野蛮人,还有一大群随时想着"掀桌子"颠覆玩法的小玩家,在这些市场里,中国移动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无疑是巨大的。更关键的是,这些市场的玩法讲究的是"世上武功,唯快不破",中国移动要在高手林立的武林中立足,要谋得一席之地,"快"是最有力的武器。幸好,从中国移动业绩报告的几个指标里,我们也依稀看到了"飞快"的中国移动——比如,上半年移动云收入达到人民币44.6亿元,同比增长556.4%,虽然规模尚小,但胜在够快!接下来就要看中国移动的这些新武器能否继续"快"下去了。为什么中国移动的新武器要迫不及待地"快"呢?因为接下来中国移动要填的坑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比如,眼下最直接的一个"坑"就是5G。过去一年里,中国移动新发展了7000万5G套餐用户,看着成绩斐然,其实5G于中国移动而言就是一个烫手山芋,由于5G套餐资费基本跟4G保持一致,因此,用户从4G转化为5G,其实中国移动并没有太多额外的收益增加,但是,中国移动为此付出的却很多。比如,为支撑这7000万套餐用户而开通的18.8万个5G基站的耗电可不算少,因为"5G网络、数据中心等规模扩大,电费较快增长",中移动的网络运营及支撑成本同比增加10.9%,比去年同期多花了107亿,主要就是花在5G上。后面随着5G建设规模的逐步加大,这个"坑"毫无疑问会越来越大,在叠加传统的语音业务、短彩信业务的持续萎缩,如果中国移动在新武器的发展上不够快,不足以支撑中国移动账面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话,很可能导致中国移动整体掉坑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