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 、 和 。 2.按照社会发展阶段来说,职业道德形成于 社会,在 社会得以发展。 3.教师就是履行 职责的专门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 的使命。 4.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既是人民教师的 和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教师 的要求。 5.学校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是教师对学生实施 和 教育的基地。 6.育人就是教师通过课内外教学活动和师生互动过程以及教师自身行为对学生进行的一些显性的或潜在的政治、思想和 教育,促进学生的 。 7.堂堂正正做人,表里如一,是教师的 ,是为师的 。 8.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将对学生的 、 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起良好的促进作用,甚至影响着学生的一生。 9.诲人不倦是教师热爱学生的崇高境界,是一种 的情感它能激起教师对 的兴趣和爱好,激发教师教学创新。 10.教师职业道德内化,是一个自觉认识和行为选择的过程,是一个由道德意识、道德意志、 和 ,即构成道德品质的各方面和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过程。 (参考答案:1、道德观念 情操 品质 2、奴隶 资本主义 3、教育教学 民族素质 4、崇高职责 自我完善 5、思想品德 科学知识 6、道德 全面发展 7、第一人品 第一资格证 8、学习成绩 生理心理发育 9、积极而美好 自己劳动 10、道德情感 道德行为。) 二、选择题 11.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大学教师在处理义利关系时应该( ) A. 重义轻利 B.重利轻义 C.义利统一 D.舍身求利 12.教书就是教师( ) A.对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 B.发展学生智能 C.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D.培养新型合格人才 13.严谨治学要求教师做到( ) A.严厉对待学生 B.刻苦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素质 C.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D.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提高科研水平 14.教师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是( ) A.关心爱护学生 B.平等对待、尊重和理解学生 C.循循善诱,侮人不倦 D.严格要求学生 15.育人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计划生育 16.严谨治学包含着( ) A.以负责的态度认真学习完成教学任务 B.以严厉的态度对待学生 C.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教学和科研 D.以严谨的态度做学问,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17.为人师表的重要内容包括( ) A.作风正派 B.表里如一 C.以身作则 D.注重身教 18.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学校领导具备的道德素质有( ) A.更新观念 B.关心关心教师 C.深入基层 D.率先垂范 19.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在社会交往中具备的道德素质有( ) A.文明礼貌,遵守公德 B.平易近人,以高尚情操净化社会 C.甘为人梯,助人为乐 D.谦虚勤奋,以人为师 20.教师风度的特定内核包括( ) A.稳重 B.可亲 C·儒雅 D.有识 (参考答案:11、C;12、ABC;13、BCD;14、ABCD;15、ABC;16、AD;17、ACD;18、ABCD;19、ABCD;20、ABD。)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对的打“T”,错的打“F”。每小题2分,共20分) 21.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教育本身具有深刻的伦理道德价值。( ) 22.能否自觉地做到教书育人,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水平高低的标志。( ) 23.只要您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就可以肩负人民重托,履行教师职责。( ) 24.教书育人自古至今始终是教师和学校的根本任务,也是根本的道德责任。( ) 25.育人是教书的手段( ) 26.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 27.大学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一要采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二要精心组织教学。( ) 28.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反映教师灵魂的健全、纯洁程度。( ) 29.大学教师在处理与学校领导的关系时的道德要求是尊重和服从领导,忠于职守,为学校发展出力献策。( ) 30.教师的职业道德理想和人生观是道德信念的最高形式。( ) (答案:21、T;22、T;23、F;24、T;25、F;26、T;27、T;28、F;29、T;30、T。)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教师在教师职业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的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等行为活动,以及经过努力所达到的教师道德境界。() 3、教书育人--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使学生在获得知识能力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过程。或:指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把教学与教育结合起来,尽职尽责,既传授知识,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这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又是教师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 4、为人师表—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榜样,成为学生学习和效法的楷模和表率,即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5、道德人格—指具体个人的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个人的脾气习性与后天道德实践活动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统一。() 五、简答题(每题10分,30分) 1、 简述教师职业道德及其特点。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它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在道德意识上比其他职业道德有更高的要求;二是在道德行为上比其他职业道德有更强烈的示范性;三是在道德影响上比其他职业道德有广泛、更深远。 2、 为什么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必须具有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榜样,成为学生学习和效法的楷模和表率。这是在师生关系着对教师的道德要求,原因有二:一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教师的任务在于育人,不仅用自己的学识教人,而且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格教人;不仅通过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是用自己的人格感化教育学生。所以,要求教师要一身作则、以身立教。二是有教师职业活动的示范性决定的。首先表现为在育人活动中需要教师享有很高的威望,而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树立教师威望的重要条件;同时在育人活动中,教师自身的品德和行为是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所以决定了教师应当为人师表。 3、简述教师个人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课本p270-274) 教师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必须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艰苦的锻炼。在师德修养过程中,要掌握科学的方法:一是做到“慎独”。“慎独”既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又是一种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它是指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时候,在闲居独处的情况下更要小心、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要求。我们说,育人工作是整体协作的工作,但是啊育人活动的各个环节,更多的是一单个的形式进行,所以在无人监督的情况,如何做到自觉的遵守师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法。二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严于剖析自己。做到对自己的思想品德高标准、严要求;做到正确认识自己优点与缺点,正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扬长避短;做到从大处着眼、从小事着手,并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4、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职业道德价值观? 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教师应该具有的职业道德价值观是:(1)开拓创新观念;(2)义利统一观念;(3)竞争与协作统一观念;(4)公平与效率统一观念。 5、大学教师在职业道德关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应该有哪些? 大学教师在职业道德关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应该有:(1)热爱教育,勇做奉献;(2)教书育人,尽职尽责;(3)严谨治学,提高教学水平;(4)以身立教,德识统一。 六、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主要知识点: 第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完成教师的崇高职责和历史使命的需要。这是由教师职责的崇高性和教师历史使命的伟大性——教书育人所决定的,而且在教书育人中要求教师以自身整体形象感性地承载着丰富的教育内容和多样的教育手段的教育教学模式,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的统一为一个整体,这就使得从事教师职业的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也就决定了教师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必须有较高的道德水准。为此,教师必须努力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第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育迎接21世纪挑战的需要。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发展全球化,科技革命加速化。人类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就教育来说,必须面对着:首先,信息化社会将导致新的教育技术革命。其次,国际化社会将产生新的国际理解教育景观。再次,成熟化社会将构筑终身教育的新体系。再者,科技化社会将呼唤“学会关心”的主题教育。总之,21世纪的发展既向教育和教师的素质提出严峻的挑战,也会教育的发展和教师的素质提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第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但是,全面的教育并不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诸要素的简单相加和机械的运作。它强调的是各育人要素配置恰当合理,并融合成系统的整体的有机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全身心与全人格得到培育和养成。在大学教育中,教师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学养具有强烈的凝聚、导向和激励功能与作用,融汇与引导着着教育活动的诸要素,并激发其特有的教育潜质,使它们融合成交叉互补的整体的教育活动,从而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发展。因此,努力提高教师道德修养显得十分的迫切和需要。 2、如何理解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主要知识点: 第一、教书育人是指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的把教学和教育结合起来,尽职尽责,既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这是学校和教师的根本任务。 第二、如果说教书是手段,育人的根本任务,那么教师职业行为就是体现为通过教师的劳动培养人,塑造人,改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书育人就是调整这种教师与教育目的关系的道德要求,它概括了教师劳动的全部内容,反映了教育行为的宗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第三、教书与育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书与育人的紧密结合必然要求学生做到德才兼备。如果只教书,而不重视育人,那么教育出来的产品――“学生”可能是个危险品;而只育人,不重视教书,这样的产品——“学生”可能就是个“废品”。所以教书与育人是不可分的统一体,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参透、相辅相成。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生活的导师,是道德的领路人。 3、结合您个人的实际,谈谈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以及我们为什么要如此郑重地提倡加强大学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您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师德自律,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的? 主要观点: (1)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①教师的劳动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是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贡献巨大;二是教师人类开启智慧,对科学文化事业进步和发展起重要作用;三是教师精心培育下一代,对提高新一代及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特殊作用;四是教师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者,直接丰富人类文化宝库。②教师的劳动对社会物质文明建设起着间接而巨大的作用。③教师的劳动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2)因为:①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完成教师的崇高职责和历史使命的需要。②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育迎接21世纪挑战的需要。③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要求。 (3)结合个人实际谈到自己如何在工作中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行为,并从提高自身职业道德水平的途径和方法的。 七、例分析(30分) 阅读以下事例,分析其中所蕴含的师德要求。 在美国,有位生物老师在向学生讲蚯蚓的时候,有学生突然问:“请问老师蚯蚓是什么味道?”老师说:“对不起,我不知道,因为我从未尝过。”学生说:“我可以尝尝吗?”教师说:“当然可以。”学生问:“我尝完能加分吗?”老师说:“当然能。”于是这位学生把蚯蚓洗干净尝了一口,然后把蚯蚓的味道说了出来。老师大大表扬了这位学生。后来这位学生成了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品尝活蚯蚓,对大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但对于有着强烈好奇心和探求精神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不难理解的。这位老师不但没有阻止,反而给予热情的鼓励与支持。 主要知识点: 第一、师爱是育人活动的原动力,师爱体现为无条件的关注、关怀一切学生和学生的一切。只有蕴涵师爱的师生关系,育人活动才能正常进行并发挥作用。第二、有了师爱,教师就会发自内心并贯穿于言行的平等地对待学生。只有平等地对待学生,才能得到学生信任,教育才会产生力量。第三、有了师爱,教师就会发自内心并贯穿言行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才会把学生当作具有人格尊严、有为人权利、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这样的人格、个性、思想情感、愿望追求才能正常的发挥和伸展。所以,热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师非常重要的师德规范。
|
|
来自: 莫源秋论幼教 > 《幼儿教师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