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叔医古 | 焦虑难眠耳鸣头晕,肝肾不足细调理

 燕子ahe42x9lv6 2020-08-25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教授


第238篇


医案:罗姨,54岁,诸多不适4年多

罗姨今年54岁,平时很少生病,自从退休之后开始出现各种不舒服,不久开始出现眠差,彻夜难眠,每晚需服用安眠药。

头晕耳鸣、眼睛干涩,还经常怕冷。曾在某医馆间断针刺治疗、口服中药,睡眠有所缓解,但梦多、胃胀、嗳气,动不动就跟家人吵架。口干口苦,时有头痛,看了诸多医生也没缓解,内心充满各种质疑,生怕自己患有不治之症,担心焦虑日渐加重。

来找德叔时,她一进诊室,就连连叹息:“德叔,我这个病好几年了,老是觉得耳朵嗡嗡响,头晕……”德叔一看罗姨一脸疲倦,面色青黄,两眼袋稍黑,德叔边开方边不断安抚罗姨。

德叔解谜:肝血不足,肾气渐衰所致

德叔认为罗姨是典型的更年期综合征表现,而根源在于肝肾不足。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脏腑精气本就日渐虚衰,而中医有言“女子以肝为本,以血为用”,经、孕、产、乳数伤于血,加之妇人易为家庭琐事、压力情绪等所伤,常致肝血不足。故此罗姨表现出的头晕、耳鸣、眼睛干涩、失眠、焦躁等均为肝血不足、肾精亏虚所致。

治疗上,德叔并没有使用大量疏肝解郁理气之品,而是平肝柔肝,佐以补肾。服用2周中药后,罗姨焦虑的状态有所改善,睡觉也好了,随后间断门诊治疗2月余,像换了个人一样,整天笑呵呵,面色也红润了,也再未出现头晕、眠差、胃胀等不适。

预防保健:润燥滋阴,配合穴位按摩

立秋过后,即将迎来末伏,此时岭南地区白天暑湿重,夹有初秋之燥,饮食养生应祛暑湿、润秋燥,且不伤脾胃为原则。

德叔强调,此时不宜食入过多苦瓜、绿豆、薏米等清热解毒利湿之品,重点不放在清暑湿热,而是要适当食入雪梨、莲雾等润初秋之燥的水果,炖些滋阴的汤水,如兔肉汤、水鸭汤、水鱼汤等。罗姨平时若觉得烦躁、眼睛干涩,可以按揉太冲穴、足临泣穴泻肝火。

具体方法:用拇指或食指指腹,置于穴位处按揉,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揉约5~10分钟,每日2~3次。

Tips:

 

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足大趾与第2趾趾缝上一凹陷处,可以起到降肝火之效,有人把它称为“出气筒”。

 

足临泣穴

足临泣穴:位于足背,第4趾与足小趾趾缝上一凹陷处,可以起到清泄肝胆之效。

德叔养生药膳房

玉竹寄生饮 
玉竹

材料:桑寄生15克,枸杞15克,玉竹15克,红枣(去核)3-4枚,冰糖适量。

功效:补气养阴,滋养肝肾。

烹制方法:将各物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煎煮约30分钟,放入适量冰糖即可。此为1人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