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风视线||给孩子进补过多维生素后果严重

 莫源秋论幼教 2020-08-25

   现在的家长不但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而且还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因此,当孩子生些诸如感冒、咳嗽之类的“小病”时,他们都自己到药店去买药给孩子治病。他们认为这样做至少有两点好处:一是省时(不用排队,不用等候),二是省钱(不用挂号费、不用买医院的高价药)。虽然他们这样做,确实也能给孩子治好了不少的“小病”,省了不少的麻烦,但一般的家长毕竟不是医生,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因此,他们在给孩子用药时,往往容易走进以下一些心理误区:

误区之一价格越高,药效就越好。许多父母由于受“便宜不好货”的心理定势的影响,他们往往认为,药价越高的药物,其疗效就越好,因此,他们给孩子买药时总喜欢买些高价的药。事实上,药物无论价高或价低,有效就是好药。

误区之二 品种越多,效果越好。许多父母认为,给孩子同时使用的药类越多,其治疗效果就越好。而实际上,同时使用的药物品种太多,出现副作用和药效相互抵消的可能性就越大。

误区之三 剂量越大,效果越好。许多父母认为,剂量越大,见效越快,并且他们在这方面屡屡成功——确实把孩子的某些“小病”治好了。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凡药皆有毒,任何药物都有严格的用量,过量则有危险。

误区之四 洋货肯定比国货好。许多父母认为,进口药肯定比国产药疗效好——要不然干吗要进口人家的药,因此,他们在给孩子购买治病的药时,总是喜欢把进口药作为首选。而事实上,并非所有的进口药都比国产药好。

误区之五 迷信抗生素类药。由于抗生素类药,确实能给孩子治不少的病,因此,许多父母对抗生素类药的作用有点过于迷信,只要孩子有一点点小病就滥用抗生素,结果到真正需要时却已经有了耐药性,给孩子后继疾病的治疗来来了很大的麻烦。

误区之六 进食维生素越多对身体越好。许多父母把维生素当作补药,认为孩子补得越多,越有利于孩子身体的健康发展。而事实上,如果孩子长期大量地服用某种维生素,则会导致毒性反应,反而不利于孩子身体的健康发展。

☆☆☆☆☆☆☆☆

每日5句

☆☆☆☆☆☆☆☆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关山月》

3.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4.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侠客行》

5.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夜宿山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