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常常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作为教师,采取宽容的态度进行教育,抑或是惩罚的手段呢?我们说,对于幼儿园的孩子,宽容比惩罚更为有效。因为幼儿园的孩子年龄比较小,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往往在成人看来已经很严重的错误,孩子却常常意识不到,这与成人的明知故犯完全是两回事。在刚入园时,经常有的孩子把玩具拿回家里去,但这决不能认为是孩子的不良行为,甚至上升为“偷”的行为,因为一方面孩子确实喜欢这个玩具,控制不住自己而为之;另一方面孩子往往认为玩具是幼儿园的,就是我的。这时候,如果按照成人的标准对孩子施以惩罚,那么处于似懂非懂时期的孩子,惩罚对他并不起什么作用,也许还会使事情变得更糟糕。 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我们先不要忙于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教育而应当先听一听孩子的想法,听他来叙述事情发生的经过。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这是犯错误或者没有认识到犯错误的严重程度,那么,老师就要帮助他们来认识错误。分析这种错误行为产生的危害。如果教师一味地采取比较严厉的态度,甚至惩罚。孩子的注意力常常会集中到教师的态度上来。变得十分害怕和紧张。不利于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仍以孩子把幼儿园的玩具带回家为例,我应当先给他讲清楚幼儿园的玩具是给全班小朋友玩儿的,不能带回家一个人玩儿,这样做不对。也许当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又会顾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那我们就悄悄地对他说:“你把玩具悄悄地放回去,我不会把这件事告诉其他小朋友的。”我们想一想,这种方法是不是比让拿玩具的孩子当众承认错误,承受小朋友的指责要好得多?这不仅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会激励他吸取教训,从而改正错误。 犯错误是孩子成长的机会。 敢犯错误,说明孩子在进行新事物的尝试,说明孩子心理有安全感。孩子心理缺乏安全感,是不敢轻易犯错误的。 犯错误的经验与成功的经验同样重要。 对犯错误的幼儿不能宽容,那么,幼儿就会进入一种谨小慎微的状态,生怕犯错误,就会患上“犯错焦虑综合症”。 |
|
来自: 莫源秋论幼教 > 《幼儿教师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