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幼儿园的心理卫生保健制度 2.幼儿心理营养 3.心理伤害 4.表扬奖励 5.批评惩罚 6.皮革马利翁效应 攻击性行为 师源性心理伤害指来自教师对幼儿心理健康的伤害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8分,共56分。) 1.幼儿心理营养包括有哪些?幼儿心理营养吸收消化过程如何? 2.举例说明幼儿园教育过程心理伤害现象 3.如何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心理保健功能? 4.引导孩子进食应该注意哪些心理卫生要求? 5.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幼儿的自慰行为? 6.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7.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幼儿的吸吮手指行为? 8.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孩子的任性行为 ? 三、实例分析(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案例6 千纸鹤 一名幼儿教师在班上一名孩子不幸溺水身亡后,才发现自己对这名孩子竞从未在意,这名孩子在老师脑海中的印象竟然是那样的模糊,而那名孩子在留下的唯一的一张照片中,小手却紧紧握着那只老师随意送给他的纸鹤。忏悔?悲伤?自责?这位老师跪在孩子的坟前,亲手为这名孩子折出了无数的纸鹤。我想千纸鹤就源于此吧。风中、雨中、泪光中,这无数的纸鹤让这位老师发出这样的誓言:“我要用自己的一生一世来呵护和培养每一名孩子!” 从上述案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案例6 生爷爷的气 朋朋六岁了,是一所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在幼儿园一直很乖,老师都夸他是好孩子。可自从上周末爷爷在接朋朋时与老师口角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师把怨气发泄在无辜的孩子身上,对他实行了一系列“教育”措施:老师说朋朋上课捣乱,他的座位从第一排调到了最后一排的角落里;上课时老师在讲台上用粉笔画了一个圆圈,让朋朋站在圈里不许动,一站就是一课,放学后,朋朋同老师再见,老师却对他吼道:“给我滚回去,明天不要来了!”从此以后,朋朋再也不愿上幼儿园,一提起幼儿园就吓得瑟瑟发抖。 用学过的心理卫生学原理,评析上述老师的做法。 |
|
来自: 莫源秋论幼教 > 《幼儿教师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