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业测试||《幼儿心理学》考试,你能达及格线吗?

 莫源秋论幼教 2020-08-25

《幼儿心理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言语可以分为              言语和             言语两种。

2.幻想是一种                           ,并指向           的想象。

3.“初生牛犊不怕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情感与        的联系。

4.幼儿总是依靠                               判断时间,他们掌握时间概念总是与他们的                 有着密切联系。

5.记忆是人脑对                                           的反映。

6.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则打“×”

  1.人的心理活动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而且还能反作用于客观世界。

  2.所有的心理变化都是心理发展。

  3.儿童出生的第一天就具有了温度觉、触觉等多种感觉能力。

  4.蹒跚学步的儿童已经学会了采用反复识记的方法进行识记。

  5.正常的儿童在幼儿期是完全有能力掌握本民族语言的所有语音。

  6.幼儿只有具体形象思维,而没有直觉行动思维。

  7.幼儿所进行的一切绘画活动都是创造性想象活动。

  8.幼儿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所以在组织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时,教师必须自始至终都要引起和保持幼儿的有意注意。

  9.对教师的微笑或点头,小朋友们会感到教师的善意或肯定。这说明人的情感具有调节功能。

  10.气质和性格一样是没有好坏之分的。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凡是符合题意都选进去,多选、少选、错选都不得分)

1.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

①需要       ②能力    ③兴趣    ④情感

在一所幼儿园里,一群4岁的孩子被带到一个大厅,他们每人面前的桌子上都放着一块果汁软糖,心理学家对他们说:“这块糖是给你们的,你们现在就可以吃掉它,我要出去办点事,如果谁等我回来后再吃,我就再奖给他一块。”

心理学家出去后,孩子们对待自己的那块糖的态度千差万别:有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拿起糖塞进嘴;还有的坚持了一会儿,就不再等了,也把糖放进嘴里;剩下的孩子一直等到心理学家回来,得到了双份糖。

   后来,心理学家对这群孩子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结果发现,不能忍耐的孩子普遍没有能忍耐的孩子成功,特别到考大学时,那些有忍耐力的孩子的成绩比缺乏忍耐力的孩子平均高210分。而小时候对这些孩子进行的智商测量,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差距。也就是说,凡是小时候缺乏忍耐力,只求一时痛快和满足的孩子,不管他的智商怎样,往后都不太容易成功。

   上述研究采用的研究方式是(       )。

①纵向研究    ②观察研究    ③实验研究    ④横向研究

    ⒊(        )是幼儿心理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

    ①遗传素质    ②社会环境     ③教育       ④幼儿自身的努力程度 

⒋“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准确的说,它所说的是(      )现象。

①视觉适应   ②听觉对比    ③感觉适应    ④感觉对比 

    ⒌幼儿期儿童的识记是以(       )为主。

    ①无意识记    ②机械记忆    ③有意识记    ④意义记忆

⒍在言语获得理论中,强调社会刺激和模仿的作用的是以(       )为代表的言语获得理论。

    ①斯金纳      ②班杜拉      ③乔姆斯基      ④皮亚杰

    ⒎从整个幼儿期来看,幼儿的思维是以(      )为主。

    ①直觉行动思维   ②具体形象思维   ③抽象逻辑思维   ④创造性思维

⒏(     )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

①需要       ②情感       ③性格     ④动机

9从整个幼儿期来看,幼儿的注意是以(      )为主。

    ①无意注意    ②有意注意    ③注意后注意     ④注意分散

10.(    )是人心理的器官。

    ①心脏        ②脑          ③表情          ④头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思维

2.情感

3.意志

4.能力

5.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如何提高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中的记忆效果?

3.如何培养幼儿的言语能力?

4.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5.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6.如何正确处理幼儿的需要,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六、实例分析(每小题5分,共20分)

1.小明的玩具被别人抢去后,他大哭大闹,教师对他进行劝慰,但他根本听不进去。这时你认为教师应该怎么办?为什么?

2.叶某,女,四岁

稳重、恬静、不爱说话,上课不举手回答问题,老师叫她,她慢条斯里地答得挺好;和小朋友相处,很少有冲突,不爱告状,不爱表现自己;受表扬只是抿嘴一笑。不轻易发脾气,也很少大声笑。

这小孩的气质属于哪种类型?对这类小孩的教育应该注意些什么?

3.幼儿对一个生动的故事往往百听不厌,常常在故事刚听完后,又要求老师再讲一遍,并且在反复听同一故事的过程中,兴趣不减。对有趣的动画片,他们也经常是百看不厌。

幼儿之所以出现这种“百看不厌”、“百听不厌”的现象,那是因为幼儿记忆力差所致。由于幼儿记忆力差,所以故事刚刚听完,他们就忘了,因此,重新听起来就象是在听新故事一样。

对上述分析,你认为正确吗?为什么?

4.有一位幼儿园老师,在短短30分钟的公开课里使用了11种她自制的形象生动十分有趣的教具和学具。可是她组织的这一教育活动的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你认为,这位老师所组织的这一教育活动的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什么?

★★★★★★★★★★★★★★★★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