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期考试题(A卷)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幼儿园课程 2.幼儿园课程资源 3.生成课程 4.幼儿园课程内容 5.方案教学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80分。) 1.举例说明幼儿园课程有什么特点?(10分) 2.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如何实现预成课程与生成课程的融合?(14分) 3.结合实践,如何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来进行幼儿园课程设计?(12分) 4.举例说明如何开发幼儿园社区课程资源?(10分) 5.如何正确地表述幼儿园课程目标?(12分) 6.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如何更好地使用“学科课程”促进幼儿的发展?(12分) 7.举例说明单元主题活动的主题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10分) 《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期考试题(A卷)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在幼儿园教育环境中进行的,旨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幼儿园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幼儿园课程目标实现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3.生成课程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儿童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的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活动,以促进儿童更加有效学习的课程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对世界、对他们、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的过程。 4.幼儿园课程内容是幼教工作者希望幼儿学而且希望幼儿学到的东西,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方式。 5.方案教学是: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帮助和引导下,围绕某个大家感兴趣的生活中的“课题”或认识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理解意义,建构认识。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80分。) 1.举例说明幼儿园课程有什么特点?(10分)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全面性、启蒙性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生活性、浅显性 ★幼儿园课程结构的整体性、综合性 ★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活动性、直接经验性 ★幼儿园课程具有影响的潜在性 2.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如何实现预成课程与生成课程的融合?(14分) ★两者都是达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不分好坏,对幼儿的发展都有发展价值。 ★预设活动,在预设前也要注意幼儿的接受兴趣和经验能力水平,过程中注重幼儿反馈信息,注重随机教育 ★认真学习理解生成课程的理念 ★在考虑教育活动方案时,多几种假设,多几种课程发展的可能性,以便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对孩子的不同反应有所应对。 ★教师预设的活动计划必须是弹性计划,要留余地给幼儿,使之有生成活动的空间,让幼儿有机会开展自己生成的活动。 ★当发现孩子真正感兴趣而且比较有价值的事物时,大胆打破原来的计划,调整教育活动内容。 ★教师要创造环境,使幼儿的生成活动朝纵深方向发展。 ★当发现原定的活动时间、进度不符合实际情况时,不要拘泥于原定期计划,应顺应事情的自然发展,因势利导。 ★三分之一确定,三分之二不确定 3.结合实践,如何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来进行幼儿园课程设计?(12分) ★好动的。因此,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并且注意适当训练其自我控制能力。 ★好模仿。因此,在教育上应充分利用其模仿性,通过模仿周围成人(老师、家长等)的言行来培养好的品行。为此,老师的以身作则和纯美的园风至关重要。 ★好奇的。因此,应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引导他勤学好问,不断获得新知识。同时要正确对待幼儿受强烈好奇心的驱使而做出的“破坏行为”。 ★好游戏的。因此,应应多采用游戏式的教学法,以提高教育效果。 ★好成功的。因此,给儿童做的事情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但也不能太难,以免失去成就感 ★好野外生活。因此,我们可以利用郊游等野外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 ★喜欢合群。因此,应使儿童常与小朋友交往,培养其友爱互助、热爱集体的品质,发展其社会性。 ★喜欢称赞。因此,应多采用积极的鼓励措施。 ★情绪性的。因此,努力让幼儿从学习过程中获得愉快的体验。 ★可塑性大。因此,要给幼儿良好的教育,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因此,教育的内容要具体形象化,让幼儿在亲历中学习和发展。 4.举例说明如何开发幼儿园社区课程资源?(10分) ★当地的自然环境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的信息来源 ★当地社区的文化历史场所和社会生活作为教育资源 ★挖掘社区潜在教育资源,为教育服务,动员社会力量为教育服务 ★结合社区活动,增长幼儿的见识 ★结合社区设施,让孩子接触社会 ★社区里的住宅、公共设施等也是我们值得开发与利用的教育资源 ★利用社区中的人力课程资源做园外教师 ★充分利用社区中的物资资源 5.如何正确地表述幼儿园课程目标?(12分) ★从幼儿的角度表述;★表述要准确;★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容要尽可能全面;★目标表达要注意其层次性;★对需要长时间的教学才能达到的教学目标,在具体教育活动中表述一定要慎重;★目标要有代表性,每一条均是单独的内容,不要有交叉重复;★要考虑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关系。 6.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如何更好地使用“学科课程”促进幼儿的发展?(12分) ①加强各科知识的纵横联系和各种教育手段的综合运用,有效地提高对幼儿整体教育的效益。 ②积极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教学中要正确处理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幼儿为主体两者的关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真正把幼儿置于学习与自我教育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自主性和创造性。 ③改变 “重课轻娱”的倾向。明确游戏是幼儿活动的基本方式。教学应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作用,寓教于乐,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④确立分科教学目标、计划、任务。由于学科课程模式是采用分科教学,所以运用这种课型进行教学时,要根据各学科自身规律和幼儿认识特点,来确定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落实教学计划、任务和进度。 ⑤在学年或学期计划中,可以因地因时地穿插一些综合课。但开展综合课前要做好周密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进行时要据当时的情况灵活掌握,精心指导,以保证教育的质量。 7.举例说明单元主题活动的主题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10分) A.幼儿自身 B.幼儿的社会环境 C.幼儿的自然环境
|
|
来自: 莫源秋论幼教 > 《幼儿教师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