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注我的处女作:《引导发现法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莫源秋论幼教 2020-08-25

本文发表在《学前教育研究》

       引导发现法是幼儿园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但引导发现法在幼儿园的数学教学中却很少被运用。本文意在重点介绍引导发现法的一些理论及其实际操作运用,但愿能引起大家的兴趣,更希望能引起幼儿园老师们对数学教学中的引导发现法的广泛关注。

    一、引导发现法介绍

    ㈠什么是引导发现法

    引导发现法是发现法的一个分支,它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直接把数学知识讲授给幼儿,而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幼儿认知的特点,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操作、观察、讨论等途径,去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教师的引导与幼儿的发现这两个矛盾双方不断地相互作用,达到统一的过程。教师的引导是为了幼儿的发现,教师的引导是为幼儿指出探索的方向,从而避免过多的盲目尝试,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由于幼儿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地集中,兴趣也不稳定,不可能独自持久地对某一问题进行探究,此外,又由于受幼儿知识经验及能力水平的限制,在从事发现活动中容易遇到困难,而所要达到的发现的最终结果对他们的诱发价值也不是很强,因为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行动的主要动力是来源于直接动机而不是间接动机,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幼儿的探索发现活动,只有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进行探索,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是教师的引导不能代替幼儿的发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应体现在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习、探索和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上。此外,引导发现法,还强调学习的过程和获得知识的方法,强调教师不必将数学的知识和原理直接讲授给幼儿,而且要让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开动脑筋,有步骤地去探索、去追求、去发现,使幼儿不但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但获得了知识,而且还获得了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的提高。

    ㈡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运用引导发现法的意义

    引导发现法的教学目标在于养成幼儿积极探索、积极思考的习惯,并使之学得主动、积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幼儿认识活动的内部过程经常伴有猜想、惊讶、困惑、感到棘手,紧张地沉思、期待,促使他们去寻找理由和证据,在积极的探索和发现中获得知识和相应的能力的提高。发现本身,对幼儿来讲就是一种自我奖赏的推动学习的倾向。在实验和实践中,我们可看到幼儿为了“发现”而积极思索和“发现”后的兴奋神态,“发现”成为他们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同时,引导发现法,有利于幼儿从中领悟发现的技巧。布鲁纳(J.S.Bruner,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教育心理学家,发现法的积极倡导者)认为,人只有通过解决问题的练习和努力发现,方能学会发现的技巧。他还说,越是在这方面有实践经验的人,越能把学习归纳成一种探究的方式,越能形成探究的态度,越会相信自己有发现能力,这种态度、自信对其以后的学习和成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引导发现法还有利于记忆的保持。这是因为幼儿在“发现”的过程中,已把过去获得的知识和现在获得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布鲁纳还认为,这一过程不但巩固了原有的知识和现学的知识的联系,而且还将有利于以后“检索”和“提取”。

    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P.Ausubel)认为,引导发现法更适合于幼儿,因为幼儿学习中出现的是概念的形成而不是概念的同化,他们还缺少获得大量抽象知识的前提条件,即认知结构中没有可以利用的比较复杂和高级的抽象概念和术语,以及同化概念的抽象形式。幼儿只能从大量的具体例子出发,从他们实际经验的概念的肯定例证中,以归纳的方式抽出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从而获得初级概念。而引导发现法则可以让幼儿在探索发现过程中,获得充足的感性认识,通过辨别、抽象、分化,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通过概括从而形成概念。

    皮亚杰(J.P.Piaget,瑞士著名心理学家)也认为,幼儿的逻辑数学知识的获得是通过他们的动作,是在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在自己的头脑中对事物的数、形、时、空等知识建构的结果,任何外部力量不能代替它。引导发现活动正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依靠自己的力量达到这一目的的最佳途径。在引导发现活动中,幼儿运用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积累思考,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引导发现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激发幼儿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幼儿通过自主活动,通过积极思考,独立地去发现并获取新的知识。

    从上面的分析和外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我们可以看出,采取引导发现法有利于幼儿知识的获得和相应能力的发展,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具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

二、如何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运用引导发现法

    ㈠幼儿园数学教学中引导发现法的运用

    幼儿园数学教学中有许多内容可以运用引导发现法来进行。如数学中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如数的守恒、加法交换律、数的组成规律、相邻数、序数、单双数的特点、测量单位与测量结果的量数的关系、时钟长短针运动的速度关系、重量与材料、重量与体积的关系等。除了带有规律性的知识外,还有数学中的概念,量的比较的规则以及其它一些动手操作的规则也可以运用引导发现法来进行教学,如数的概念,几何形体的概念,加法、减法、加法的含义,点数、自然测量法的动作要领,量的比较如多少、长短、大小、粗细、厚薄等,基数和序数的区别,分类、排序等都可以通过引导发现法来进行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有些老师误认为,只有那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才能运用引导发现法来进行教学。其实不然,数学中的许多知识都可以运用引导发现法来进行教学。

        引导发现法是对幼儿进行数学教学的一种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方法,它的操作过程大致如下:

    ⒈划分发现过程,确定教学要求

    教师首先研究教材和了解幼儿的实际基础,在此基础上,对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作出总体规划,把教材划分为一个个的发现过程,并制定出包括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教育在内的教学目标。所谓发现过程,就是以某一知识为中心,自提出问题开始直至实现了对这一知识的发现、验证、巩固和运用的整个教学过程。它可以把一个单元作为一个发现过程,也可以把一个单元解剖为几个问题,从而构成相应的几个发现过程。

    ⒉严密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幼儿发现

    一般一个发现过程可以分为下列五个步骤:→准备阶段→初探阶段→交流阶段→总结阶段→运用阶段。

    现在以“认识时钟的分针和时针的运动关系”为例说明引导发现过程的五个步骤。

    ⑴准备阶段。正式进入发现过程前,要让幼儿明确探索的目标、意义、途径和方法,并做好物质和精神的准备。

    教师为每个幼儿准备一个可操作的钟,教师示范操作分针的方法,并提示幼儿注意分针的运动对时针的影响,然后向幼儿提出探索的任务:“请小朋友在操作时,注意看看分针的转动和时针的转动有什么关系?发现以后,请轻轻地上来告诉老师。

    ⑵初探阶段。幼儿根据老师提出的目标和途径,通过操作或观察,主动概括出原理、法则、概念的定义,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是发现的过程的主要环节,也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基础。

    这一阶段就是幼儿根据老师提出的目的任务和操作方法,通过自己操作分针的运动,观察和探索分针和时针运动的关系。

    ⑶交流阶段。在教师的组织下,每个幼儿交流自己初探的成果,这些成果有些是对的,有些是错的,哪些是对哪些是错?引导幼儿讨论,并通过再次操作研讨。

    ⑷总结阶段。在上述阶段的基础上,幼儿根据所要探索的问题,把探索中获得的知识、结论加以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分针的操作最后形成的系统知识应是“分针转动一周时,时针走动一格;分针走动半周时,时针走动半格,以及整点、半点的含义。

    ⑸运用阶段。通过一系列的口头或书面练习,要幼儿完成有一定难度的任务,使幼儿初步获得知识迁移的能力。

    让幼儿操作分针,完成下列作业:

    ①使时针“由7点走到8点”;使时针“由8点走到10点”。先操作,再报告操作过程。

    ②使时针“由6点走到8点”;使时针“由3点走到6点”。先说明操作设想,然后再操作验证。

    本文发表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刊《学前教育研究》1995第6期,并入选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并被收入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幼儿园课程研究论文集萃》,该文还获得广西幼师第一届教学论文大赛论文评比一等奖和广西幼儿教育研究会第四届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南宁市1992—1995年度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我也因此文而出席了1995年在四川成都市举行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

本文是我大学毕业后所写的第一篇论文,前后从构思到脱稿寄出共花了将近4个月的时间。这也是我所发表的论文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最多的一篇。为了写好这篇文章,我总共在我校图书馆和教师资料室收集了一个多月的资料。资料收集完后,我写出写作提纲,让李副校长修改,然后写出初稿,让李副校长和谢小我老师修改,前后反复三次,最后才脱稿。这篇论文写得很辛苦,但也很值得。它使得我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重新的定位,对自己的潜在能力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这篇文章的成功,也成为我后来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说明:引导发现法是许多幼儿园数学教学法教材都谈到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所有的这方面的教材或文章对这种教学法的含义、理论基础及其具体操作程序都没有过系统、详细的论述,这就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加以补充的“余地”。本文正是在这“余地”上大“做文章”。

    相信,幼儿教育研究领域中,还有许多“余地”可以作进一步的研究,只要我们用心去挖掘,用心去研究,定会有所收获。

★★★★★★★★★★★★★

精彩回放

应对幼儿注意力分散的有效策略与方法
幼儿教师一定要成为专家吗?

幼儿教师和园长如何评课?

园长喜欢有正能量的幼儿教师

★★★★★★★★★★★★★★★★

★★★★★★★★★★★★★★★★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