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应知||如何正确地给孩子喂药?

 莫源秋论幼教 2020-08-25

孩子生了病,又不肯吃药,这是父母经常碰到的难题,对待这个难题,父母既要有耐心,又要细心,还要按不同年龄分别对待。

对于0-2岁的孩子,一般应采用灌药的办法。先将药片研成粉末状(切记肠溶衣片不能研碎),放在小勺内,用几滴温水调成半流质状,然后把孩子抱在身上,半卧位,抬高头部,或让孩子仰卧,头稍歪向一侧,用手捏住下巴,将小勺尖紧贴孩子口角,慢慢灌入,让药液自然流入口中,待孩子咽下后,放开下巴,把勺移开。如果孩子不愿意吞咽,可用手指捏一下孩子的两颊,待其吞咽后即刻放开手指。3~4岁的孩子已基本懂事,就耐心说服教育,讲明吃药治病的道理,不能以不吃药就打针来吓唬孩子,那样就会造成恶劣印象,更增加以后吃药的困难,同时也会增加孩子对打针的恐惧感。要给孩子喂药,不妨在吃药前准备点他平时爱吃的食物,孩子吃完药后就表扬、鼓励,并马上给他好吃的(但最好不要给果汁、酸性饮料等)。这样就打消了他的恐惧心理,有利于下次再吃药。万万不可强行灌药。

另外还得注意:在喂孩子吃药时,不能往药里加糖,或将药混入牛奶、果汁、粥、菜汤等,否则药会和这些食物发生化学反应,并使之失去相应的药效,甚至还会产生其它有害的影响;也不能捏着孩子的鼻子,或在孩子睡着时喂药,否则容易使药物呛入气管,引发肺炎,甚至造成孩子窒息死亡。

为什么不能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一种能杀灭细菌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达到治愈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抗生素仅对细菌感染有效,而且不同的抗生素对不同种类的细菌有杀灭作用。其它致病微生物,如病毒、寄生虫、原虫等,抗生素是根本没有作用的。一些小儿常见病如麻疹、风疹、孩子急疹、水痘、腮腺炎、病毒性肝炎、小儿麻痹症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等,均不能利用抗生素治愈。乱用抗生素不仅是一种浪费,而且对身体有害。

  滥用抗生素对小儿造成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可导致小儿体内耐药菌株产生,造成难以治愈的感染性疾病。

  ②可导致患儿耳损伤、引起小儿失聪。

  ③可引起小儿肝、肾功能损伤,造成造血功能异常。

  ④可引起小儿过敏性休克、剥脱性皮炎、胃肠道菌群失调等,严重者可危及患儿生命。

另外,8岁以内的孩子,特别是新生儿,服用四环素、土霉素容易引起牙齿变黄,并使牙釉质发育不良,所以小儿不用四环素、土霉素。

孩子患病后,家长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之下,正确使用抗生素,千万不能盲目滥用。

孩子被狗咬后如何正确处理?

近年来,农村中养狗的人急剧增加,当孩子外出玩耍时,极易被狗咬伤,那么,一旦孩子被狗咬伤该怎么办?

首先应明确被狗咬伤最大的危险是患狂犬病。无论是被“疯”狗咬伤还是被健康的狗咬伤都会得狂犬病。目前,对狂犬病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死亡率几乎100%。

其次,一旦孩子被狗咬伤后应立即进行如下处理:

①将伤口的血挤出来。

②用20%的肥皂水和大量的清水反复冲洗伤口。

③火速将孩子送到防疫站或医院进行全程注射狂犬疫苗,即被狗咬的当日、第3、7、15及30天各注射1次。切不可存侥幸心理。

患狂犬病大多数是被狗咬伤的,而少数则是被猫咬伤的,还有一部分是被蝙蝠咬伤而发病的,有时不是被咬伤而是被抓伤的,所以小孩子最好不要玩小动物。

★★★★★★★★★★★★★★★★

精彩回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