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的哲学

 枫叶飘然居 2020-08-25

                                             母亲的哲学     作者:董瑄修

       我的母亲是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没上过几天学,识的字不多。但在她朴实的语言里却闪烁着智慧与哲思的光芒。

       小时候,有一次在田里干农活,一群大雁排成“人”字形,在头顶蓝蓝的天空中悠然地飞着,不时发出畅逸的叫声。母亲见了说:“鸟儿中只有大雁最有学问,人家会写字,你看这‘人’字写得多好!——做人多好啊,就连鸟儿也想做人!但有的人做的事却没有个人样,倒不如这鸟儿!”    我家的母鸡下蛋了,拍着翅膀自豪地跑到主人面前讨功:“个大啊!个大啊!”母亲定要抓把米赶紧喂它,嘴里并念叨道:“你的功我看着呢,不会亏待你的,吃水还不忘挖井人嘛!”做饭时我帮她削土豆皮。母亲喃喃自语:“土豆、红薯农药最少,因为它们很少生虫子。”我问母亲:“为什么它们不生虫子呀?”母亲说:“它们谦虚呗,它们有了果实就在土里默默地生长,而不像辣椒、豆角那么招摇,有一点果实就高高地挂在枝梢,当然招蜂惹蝶了。”

       藕被从家里的池塘挖出来,用清水洗后白白胖胖的。母亲说:“藕是荷生的,藕是荷的孩子,这孩子多坚强,在那样的环境里竟然没被染脏了,瞧,它多白啊!”

       看到羊羔跪着前腿吃奶,母亲又说:“这羊羔真是孝顺,咱们邻居阿旺都要向这小东西学习,这辈子他欠他母亲的,下辈子他一定会投胎做羊的。”

       农闲时,父亲常带着我和母亲到河边用渔网捕鱼,即使运气不好撒不到多少鱼,母亲也要父亲把小鱼丢到水里。并且说:“不能赶尽杀绝了,细水长流呀!”我惊奇了:母亲竟然有资源合理运用的大局意识。

       我家的院中有棵高大的柿子树。到了秋天柿子红了的时候,整个树冠便像燃烧的火团。母亲总是让父亲留下树顶端的柿子。树梢上的柿子阳光充足长相好,又大又圆,不摘下来我觉得怪可惜的。我问母亲为什么不摘,母亲说:“鸟儿为树捉虫子忙碌一年了,留点犒劳它们吧!人太贪心,树儿都会不高兴的,来年它就不会结那么多果子了。”

       在我看来,母亲虽不会高谈阔论,但她的语言却含菁咀华,她的生活里处处都有哲学。就连我这修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寒门学子都自叹不如。

                                                          摘自《亳州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