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施用中浓度复混肥的效果

 鲁继 2020-08-25


嘉鱼县土肥站  鲁 继

丘陵地区稻田多是红色粘土。这类土壤的特点是粘、酸、瘦。农民长期施用单质氨肥多,磷钾施用不足,特别是钾肥更少,土壤瘠薄,生产水平低。为了帮助农民提高科学施肥水平,1985年起我站在丘陵地区试验、示范、推广使用总有效含量为30%的中浓度复混肥作为红泥田改良的重要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养分含量为30%的中浓度复混肥,是根据合理施肥原理,针对不同作物,不同地力,将氮、磷、钾等养分配比成不同比例加工而成的一种复合混配肥料,氮、磷、何养分都是通过二次加工后的复混形式而生产的,并按各种作物需要配制成不同比例的养分含量。

红泥田施用复混肥对早、中、晚稻和小麦都有较好的农艺性状表现和增产效果。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施用复混肥早、中、晚稻和小麦比习惯施有机肥(对照)每亩有效穗分别多6.87万、5.1万、8.02万、5. 34万,株高增8cm6.4cm 14cm29.14cm,实粒数多8粒、12.1粒、5粒、2.2粒,千粒重高0.1克、0.9克、0.6克、2克,每亩产量增加238.3kg. 106.9kg58.5kg.105.98kg,增产率分别为71.48% 34.66%15.96%90.86% (见表1)。官桥镇跑马岭村1400亩水田,早稻每亩施用复混肥35kg,结果亩产450. 2kg,比习惯施用有机肥每亩290kg增产160.2kg增长55. 24%。晚稻亩施复混肥35kg,亩产260. 3kg,比习惯施有机肥亩产218kg增产42.3kg,增产率19.4%。密泉村500亩冬播小麦亩施复混肥30kg,单产141.8kg,比习惯施有机肥亩产

70.2kg增产71. 6kg,增长101. 99%1988年烟墩乡烟墩村八组在杂

丘陵红泥田施用复混肥的增产效果

交中稻收割后播种小麦105亩示范片,亩施复混肥30kg,单产287.61kg,比习惯亩施碳铵30kg和麻饼25kg的每亩分别增产142. 69kg98. 46kg1989年中杂汕优63亩施复混肥40kg,单产371.1kg,比习惯施肥单产279.8kg,每亩增产91. 3kg,增产32. 6%。复混肥在丘陵红泥田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小麦增产幅度>早稻>中稻>晚稻。

使用中浓度复混肥一定要根据作物品种选择氮磷钾含量,做到专肥专用。红泥田配方,早稻和小麦氮磷钾纯含量为16641695;中稻和油菜为1677;晚稻为16461659,施用方法早晚稻亩施35kg,中稻45kg,小麦和油菜30kg70%用于作底肥,30%作追肥。小麦和油菜在长期干早的情况下,不能作面肥撒施,一定要开沟深施,这样肥效来得快,肥料利用率高,增产效果更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