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都讲一二三产融合,三产促进一产,很多人把目光转向了休闲农业和亲子教育的市场,但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不少朋友就向小探马咨询,问他们现在的产业适不适合嫁接亲子休闲板块。 其实,在小探马看来,只要当地及周边有一定的城市人口规模,只要你的农庄选址交通区位稍好一些,那么不管你现在是什么农业产业,只要融入文化创意,你都可以嫁接亲子休闲版块。 看看台湾的三星葱就知道了,以葱为主题,延伸出了无穷的创意。 △ 穿上行头下田拔葱 |一|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三星葱 ▼ 在台湾,说起葱必须要提到的便是三星葱。在岛内各家高档餐厅酒店,如果没用三星葱去做料理,肯定无法满足老饕挑剔的嘴。三星葱主产地是宜兰三星乡,当地非常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保证三星葱的品质。 不过,由于高人力成本以及农业人口高龄化等因素影响,三星葱的栽种面积和产量一直无法扩张。这些因素都造成在台北果菜市场中三星葱的价格逐年攀升,特别是在台风季节,市场售价经常要每公斤600元(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135元)以上。 尽管如此高价,却在岛内餐饮行业有如此口碑,集万千宠爱与一身,三星葱的受宠并非历史或偶然,除了与不降低品质盲目提升产量有关外,也得益于当地通过创意开发三星葱文化及各类周边产业。 △ 穿上行头的小葱农 |二| 青葱文化馆——闲置粮仓变展馆,深度挖掘葱文化 ▼ 为了宣传展示三星葱文化,三星乡农会特意打造了一座全台湾独一无二的青葱文化馆,翔实记载了葱的故乡及葱的文化,让游客对三星葱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三间建于五六十年代的闲置粮仓构成了青葱文化馆的主体,古朴而自然。馆内,则有一系列智能设备的应用,并设计了导览、美食、游戏、购物等相应区域。 △ 青葱文化馆,馆外葱元素雕塑活泼可爱 3D导览区,观看数分钟就可直观地对葱的故乡及葱的生长有一个粗略的了解。 在青葱美食区,有关葱的美食食谱多达40余种,除了常见的葱油饼、青葱饺子外,还有葱根茶、葱蒜酱、香酥葱等,单看菜谱就让人直咽口水。菜单里有详细的食材配比说明以及制作流程,在喜欢的食谱上点击一下,荧屏里佳肴制作的全过程就跃然眼前,让游客秒变美食达人。 △ 美食区的智能菜谱,不仅让你吃还告诉你怎么做,等餐的时间也可以很有意思 在青葱游戏专区,游客轻滑鼠标,就可模拟葱农用“悬挂式费洛蒙”、“阻隔网”等工具,捕捉葱田里的害虫;爱下厨的游客,则可以在“炒菜大考验”游戏中自考一番,看看自己对于菜肴制作的选料和配比是否正确。 △ 捕捉甜菜夜蛾游戏,大人小孩都乐意当一把捕虫小能手 当然重点在最后——商品选购区,琳琅满目的葱系列食品,常常令游客难以自拔。葱蛋卷、青葱牛轧糖、青葱冰淇淋……游客可以一边吃一边挑选,从青葱文化馆出来的游客们大都不仅满口葱香,手里还拎着大包小包的青葱系列食品。 △ 美食包装也是满满的葱元素 文化馆门口还设有“葱动纪念品”柜台,各种关于青葱及三星乡文化历史的吊饰和纪念品等,也是相当有趣的三星之行留念。 |三| 创意营销打响三星葱名声 ▼ 2010年,宜兰一家温泉饭店业者别出心裁,请来专业大厨利用三星葱油饼为材料,模拟欧美姜饼屋,设计出一座重量达50公斤的葱油饼屋,吸引许多游客争相拍照留念。 为了打响“葱蒜之都”的名声,三星乡从1996年开始,每年都在冬季青葱盛产季节举办葱蒜节。活动期间,有稻草人、美食园游会、古代农具展等精彩内容,目的在于把三星特产的葱蒜美味推上美食舞台。 △ 宜兰三星葱蒜银柳节活动现场 “吃货”们可以根据人数的多少定餐,葱蒜风味套餐价格从750元到3500元(新台币)不等。离开时,游客顺便再带一把当地特产花卉银柳,回去装饰家居、美化生活,甚为惬意。 此外,三星乡还计划争取补助,改造当地的天送埤老街,希望发展成为葱油饼大街,结合独特的客家文化,为老街赋予新面貌。 △ 快餐售卖亭——葱明小铺 |四| 葱主题农场协奏休闲曲调 ▼ 农夫青葱体验农场、葱仔寮体验农场等几个葱主题农场的兴起,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三星葱产业的服务业态。 在农场,游客可体验下田拔葱、亲手制作葱油饼的乐趣,农场主人还规划了一系列亲近自然、了解三星葱生长环境的行程,希望让游客体验葱农从无到有辛苦培育青葱的过程。当然了,作为亲子农园不可或缺的一块,农夫青葱体验农场也有小动物喂养区以及水果采摘区。 △ 农场里葱油饼制作体验 |小探马说| ▼ 一棵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葱,也有朝一日成了休闲农业的主角,整个葱产业里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创意。 比如青葱文化馆,智能设备的引入,不单单是展示讲解,还有互动体验功能,动动鼠标就可以模拟菜地除虫和炒菜,大人小孩都排着队准备玩儿一把;点菜时的智能菜单,不仅让你吃还告诉你怎么做,等餐的时间也可以很有意思。 再如营销,参考姜饼屋做出50公斤的葱油饼屋,这就是典型的事件营销;一年一度的葱蒜节属于典型的节庆营销。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利用各种新媒体营销造势是农庄宣传手段的首选。 而以葱为主题,结合其他种养,也是农庄主线与支线有机结合的体现,满足游客多种需求,有意思不枯燥,延长游客在农庄逗留的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