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年七天乐:那些陪伴我们长大的节日,猪年大吉大利!

 庄主帮 2020-08-25

先给大家讲一个传说故事:据说,在中国古时候,有只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的异常!每到除夕,年兽就会闯进村庄,吞食牲畜和村民。后来,每年的这天,人们就扶老携幼的逃进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又是一年的除夕,村外来了一位白发老人。他自称,能将年兽降服。半夜,当年兽闯进村庄的祠堂,它发现门上贴着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战栗,再也不敢往前走了,这时,身披红袍的老人冲出了祠堂,“年”兽大惊失色,狼狈的逃窜了。


从此,每年除夕,人们开始家家贴红联,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窜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关于年的故事,有很多个版本,这只是关于除夕守岁的其中一个版本的传说。而除夕守岁之后,新年的传统活动才刚刚开始。

走亲访友,恭贺新春


在新年的第一天,我们的传统习惯就是到亲朋好友家去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更是十分盛行。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贺年的姿势,更是有些讲究的,需要用左手包住右手,右手握拳,方能行礼,说上一声:“过年好”!

 

最传统的走亲戚,进门要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传统的礼节都相对简化了些。

还有就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相互有很多交往、帮衬的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忱。

祭财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是要祭财神的,各家各户都要把除夕夜迎来的财神爷进行祭祀。早先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祭品更是要用"五大供",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

现在,虽然祭祀的方式虽然有所改变,但都体现了人们对今年这一年财运亨通的期盼。

女娲造猪日

今年是猪年,而据说正月初三正是女娲造猪的日子。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猪,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猪会养得很好,养猪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此外,在华北地区,正月初三还是谷子的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也叫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

现在,过了初三,也预示着年已过完,即将开始一年的营生了。俗谚说的好: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接财神

据说呀,在古时,正月初四子夜,富贵的人家都会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据传初五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古时,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由于诸神不能在人间久留,因此第二天要一大清早开始送诸神返回天界,接神和送神的期间,不能做出违格的事。不然来年,财运、事业运、感情运会有诸多不利。

破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个习俗一直保留到现在。民俗里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破五也是开市贸易,人们也开始陆陆续续的上班,忙碌起来了。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会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此外,还有初六送穷,初七人日以及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二等传统节日。

新年即将到来

和大家在一起盘点了年的故事

那也在这里给庄主们拜年啦

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 近期活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