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0亩农场,以蝴蝶为主题,现已成为全国著名的自然教育研学基地!

 庄主帮 2020-08-25
在全国拥有50~100亩地的农场可以说数不胜数,其中有很多农场的项目都混乱不堪主题不明确,到头来钱没少投,来农场玩的客人却少的可怜。其实,我们做农场最重要的是凸显主题,以主题和衍生品来提高客户的黏性。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农场案例,来给庄主们捋清思路。
这个农场有一个梦幻般的名字“虫鸣大地”,从名字上就不难看出农场的主题和昆虫相关联。农场的创始人是马来西亚人David Goh,他从小就喜欢蝴蝶养殖和研究。他的梦想建造一个诗画田园,利用大自然课堂摆脱学校教育的条条框框,然后把自然教育分享出去,他觉得这样才更有意义。
“虫鸣大地”位于马来西亚槟城西北部的山脚下。以前仅仅是一个15亩的小农庄,2016年规模比之前扩大了4倍。农场里共约有1.5万只蝴蝶及各种昆虫,还有百合花池塘、瀑布、隧道、泥泡地、槟城蝴蝶园实验室等。
这里还融合了娱乐和教育元素,这里非常适合孩子们与大自然生物近距离接触,这里不但是体验神秘蝴蝶传说的圣地,也是亚洲最好的蝴蝶及昆虫展示园,同时也是一所自然教育场所。农场充分依托蝴蝶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现在已成为著名的教育、研学主题农场。

01

主题化+深度体验

虫鸣大地分为户外生态园和室內自然教育中心,整体建筑外观像一个巨大的蚕蛹。

在内容打造上主题鲜明,以蝴蝶养殖和自然教育为主题。为了强化这个主题,农场把蝴蝶在大自然中的邻居--热带昆虫、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等都请到了农场。


鬼怪虫、9英寸长的深山千足虫、叶虫、竹节虫、毒蜘蛛、三角犀甲虫、蛤蚧、举世闻名的兰花螳螂、紫喉蜥蜴、来自南非的叶尾壁虎、大草蜢、毒蝎、东方鞭蛇、红尾赛手蛇、蛙蛇、蝮蛇等,光昆虫类就有1000多种。


02

景观打造

农场把蝴蝶的互动元素做到了极致,模拟蝴蝶生活的山水田园,一个真实的自然生态鲜活地呈现在游客面前。

为了不让游客错过园内的景点,农场中有一条小道引导游客游园。一路上草木青葱,花香扑鼻。蝶恋花,人恋蝶。追蝶、扑蝶,与蝶合影,为的就是把游客那美好的回忆永久保存在农场。

在农场里游客也随时会看到这样的提醒:这里的蝴蝶和昆虫需要盐分和矿物质。要是蝴蝶落到你身上,不要怕,它们只是想品尝一下你的汗水!


03

自然教育主题空间打造

自然教育课程体验是农场的最大卖点,整个农场依托自然教育这个主产业,进行空间布局和运营设计。

主体部分“浮生若梦遨游境”,这是一座为小昆虫、无脊椎动物和小型爬虫精心而设的模拟生态园,也是全国最大的蝴蝶园及蜻蜓园另设了“人文科技探索馆和抽丝剥茧探索馆”。这个区域有如梦如幻之境的“潘多拉森林”、见证生命奇迹的“蜕变谭”、体验暗夜中熠熠星光的“聚星宫”、让人莞尔一笑的“仿尘世”、向游人展示幕后养殖程序的“繁衍舍”、带游人进入全新视界的“幻虫坊”,以及诉说着大自然无穷幻像的“虫鸣传”等展览。


03

自然教育系列课程设计

自然教育不仅针对儿童,成年人同样会沉迷于生命科学的奇妙探索中。

花园设计成小溪,瀑布,池塘,山丘,隧道,丛林各种地形,由小路相连,错落有致地种满了热带植物。虽然地方不大,却有种曲径通幽的感觉。

室外研学课程的“蝴蝶放飞”、“爬虫动物奇遇记”、“惊现多脚怪”、“寻虫记”等;室内研学区的“蝴蝶养殖乐”“虫鸣解密”、“捉虫记”“虫子时光”、“软骨虫虫解谜团”等。


04

针对幼儿园和小学生的体验课程

比如蝴蝶生命周期、昆虫在大自然中的角色、分辨爬行动物、丛林音乐、创意摄影等。为了给学校提供集中体验自然教育的机会,农场还推出了“爬行动物进学校”的课程。

这里还通过电影、3D、触屏、动漫、画展、标本等多种方式,展示蝴蝶和昆虫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在活体昆虫陈列室里还饲养着无数的昆虫和小动物,游客可以隔着玻璃箱仔细观察。更有小朋友们最爱的各种巨型昆虫。


05

生态餐饮和衍生品

园区内还设有一个小的生态餐厅,餐厅内部放置了很多活的蝴蝶,游客们可以一边享用美食,一边欣赏花园美景,感受蝴蝶纷飞。同样的一餐,在自然的环境下享用,会使客人的体验感倍增。

对于爱好者,走的时候可以到农场的商店里购买,蝴蝶和昆虫标本、创意礼品、各种周边的衍生品等等。

总结

虫鸣大地无论是设计、养殖、课程、产品等都与蝴蝶相关。多元化消费增加了农场收入,因此,农场无论大小,都要有鲜明的主题;融入教育后受到更多人的青睐,靠蝴蝶、昆虫吸引客群,保证客流量,用自然教育做灵魂,扩增学校团体;用体验增加客群粘性,我们都知道农场靠的是体验,如果来的人没有超强的体验感,客人就不会经常光顾,因此,做好了主题和教育,体验更不能忽视。

— 长按入帮—

农庄主成长的好地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