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經——老子如是說》第五十一章

 无量空间000 2020-08-25

  

   一 

  【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1],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2]。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3],養之覆之[4],生而不有[5],爲而不恃[6],長而不宰[7]:是謂玄德[8]。

  【注釋】

  [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道乃空性,念頭從空性産生,所以道生念,德是道之質,念頭産生後,德自然而容之。畜乃容納、養之意。念頭的出現是物賦予它的意識形象。

  [2]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沒有對念頭有任何幹預和左右而絕對地讓其自然生滅。

  [3]亭之毒之:即成之熟之。

  [4]覆之:覆蓋之意,象天覆大地萬物那樣。

  [5]生而不有:念頭雖然遇緣而生,但不分別,不執著,明白念頭乃心本無,不去管它,讓念頭自生自滅,這叫雖生而不有。見道之人生活在世間是會生念的,有時也分別,但這種分別是隨衆生分別而分別,是方便、權宜分別,心實際沒分別,因而更不會執著。所以有道者雖生念而實清淨,雖分別而實無分別,一切都提得起,放得下。這就是在世間的得道者的行徑。完全一念不生,恒常與道合一的是屬出世間的聖者。這樣的聖者心恒久寂滅,完全恢復其本來面目,是真正做到了不來不去,不生不死的境界。這就是涅槃,這就是寂滅,這就是圓寂。真無不圓,妄無不寂也!有些短時的寂滅,一念不生,在世間的有道者會時常表現出來,如禪定,禪定是有層次的,進入大定境界,就完全可以一念不生,心一入定,便可一動不動地一坐就是半個月,一個月,甚至半年、一年,以至更長的時間,進入定境的人外表像個活死人,呼吸停止了,脈搏也停止了跳動。實際上活得好好的,這是進入胎息狀態。這是不可思議的,沒有實際親身體驗的人怎麽知道,那些無知的人又要把這當成不科學了。這種現象在中國禪宗裏面太普遍了,就是近代也是層出不窮。當然有這種功夫的行道者,並不一定就是得道者。真正的得道者那就不用說了。了生死之事解決了,因爲因緣問題在世間遊戲人生,隨順衆生生念,隨順衆生去分別,因爲是遊戲,心不執著,所以生而不生,分而不分,自心仍然保持著清淨的道心。這就是生而不有。

  [6]爲而不恃:由於前面[5]提到的得道之人在世間是遊戲人生,由於他雖然有念但心不執著也等於沒有,雖然隨着大衆去分別,但心無分別,就象第四十九章裏提到的那樣:“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爲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有道者心不執著,故爾外象上在爲事而心不執著,叫爲而不恃。

  [7]長而不宰:即任其發展而不去主宰它,指對在心裏滋長的念頭不去管它。

  [8]玄德:大德,不可思議之德,得道者即是大德,即有不可思議之德。

  【譯文】

  道乃空性,念頭從空性産生,所以道生念。德是道之質,念頭産生之後自然在德之中,德自然容而畜之。念頭是因外物而生,物賦予念頭的意識形象,初生之念依勢力氛圍而成,所以內心世界紛繁的萬事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是念頭萬物之尊,德是內心萬物念頭之貴,道與德沒有對內心萬物念頭有任何幹預而永遠讓其自然生滅。所以,道産生念頭,德包容念頭,任其成長、發育、壯大、成熟、畜養、覆而懷之。對念頭在心裏生而無有,心不執著,隨順萬物,爲而不恃,讓其發展,不去主宰念頭:這就叫不可思議之大德。

转自中和道人新浪博客,作者:中和道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