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投资里,我们经常提到“价值”二字,但什么是价值、怎样理解价值、如何计算和寻找价值,大多数人却不甚了了。 尤其是新手,一提价值,在感到高大上的同时,又往往是一头雾水相伴。 以我的观察,很多的老手,实际上对价值二字也是人云亦云,昏昏然不知所以然。 要想解决上述疑难问题,最关键的,是先了解一下价值的类型。 就像我们想知道一个人为什么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应该先对他的过去有所了解一样。 说起来,价值有三种类型,或者说三种含意。 第一种类型,叫内含价值。 所谓内含价值就是指股票到底值多少钱——是10块钱,还是8块钱? 所有的股票对应它的真实质量,都应该有一个相应确定的价值。 这个与它真实质量相对应的价值,我们就称之为内含价值。 股价比内含价值高,还是比内启价值低?在投资者心中,这肯定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因为判断出了内含价值,拿股价与之作下对比,是买还是卖,决策结果就自然而然了。 所以内含价值是投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把标杆。 需要强调的是,内含价值是一个理想化的状态模型。 就像圆形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一样。 真实的世界里,没有一具物体可以完全达到理想化的状态。 这就是意味着内含价值必然是一个大致的区域,而不会是一个精确的数字。 很多人总是希望能得到一道什么“神奇的公式”,敲敲计算器,就把公司的内含价值计算出来。 如果真有这样的公式——哪怕这道公式再复杂,对投资来说,也是简单的。 事实上是:世上不可能有这样的公式。 所以,什么未来现金流折现公式,什么概率公式、凯利公式,都只能作为一种思路进行参考。 别的不多说,一家公司,它的资产计算就是非常非常复杂的。 我们看到的它财务报表上的“净资产”那一栏,极有可能是整个公司中有价值资产的很小的、甚至是无足轻重的一部分。 比如贵州茅台,我们看到的财报上体现的那部分有形的资产还真不是它的核心资产。 它的核心资是什么? 是它的工艺,是它的品牌,甚至是茅台镇那片特有的土地和空气。 而想用公式计算出这一切的精确价值,可能吗? 洗洗睡吧——别做梦了。 投资最困难最复杂的地方在哪里? 答案可能不是唯一的,但确定股票的内含价值一定是其中之一。 第二种类型,叫投资价值。 任何一只股票都有一个真实的内含价值——这一点,对任何一只股票都是确定的。 但事实上并不是任何一只股票都值得我们投资。 只有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才值得我们投资。 这就引导出了投资价值的概念。 那么什么是投资价值呢? 为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下面我举个例子给大家说道说道。 如果一只股票的内含价值是10元钱(当然,不可能恰巧精确到10元这个数字上,这里为了说理的需要,对内含价值作了简单化处置),而股价只有8元钱,那么差价的2元钱,就是我们此时此价买入此股所能赚到的便宜——这个理论上能够赚到的便宜,就是我们买入股票的理由。 这段差价,就是我们常说的——股票的投资价值。 当然上边的例子是静态的。 按静态的方式计算并寻找投资价值,这种方法通常被市场人士贴上格雷厄姆的标签。 当然这是市场对格雷厄姆的一个误解——但作为一个概念既然已经成为一个事实,我们将错就错,拿来使用就行了。 就像当年的欧洲人把美洲误当印度、从而把当地土著称为印定安人是个显见的错误一样。 既然木已成舟,正常使用就行了,不必斤斤计较于它的源起处到底是对还是错。 如果考虑到成长的因素,股票理论上的投资价值也很好计算。 假如一只股票一年后的内含价值是10元,而股价只有8元,折现率为10%,那么现在买,一年后差价还是2元,折现成今天的价值就是:(10-8)/1.1=1.82元。 这1.82元,大约就是这只股票目前的投资价值。 用折现率和动态的思维计算并寻找投资价值,这种方法通常被市场人士视为费雪式或巴菲特式投资。 其实和格雷厄姆的思想本源相差不大。 从上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投资价值与内含价值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 所谓相对的概念,就是在比较中得出的一个差价。 投资价值是不是能精确一些呢? 抱歉,还不是。 不信看公式:投资价值=股价-内含价值。 具体到一只具体的个股,股价在某一个时刻,是确定的,但内含价值本身是无法精确计算的,它只能、而且永远是一个大致的数值。 精确加减上不精确,所得的和或差,还是不精确。 所以投资价值可以确定地说,也是一个无法精确到小数点的值。 我经常在网上看到,有朋友把某只股票的内含价值、投资价值计算到小数点之后,有的还精确到小数点三四位数之后,我就非常地感慨和敬佩——都是上过小学的人,我怎么就没有这么大的脑洞呢? 当然,不精确,并不代表不能计算。 如果说一只股票的内含价值大致在30元—50元之间,而现在股价却下跌到了15元,而它本身的经营运转、盈利能力又完全没有受到股价下跌的影响,还在以每年相对稳定的速率增长,那么仅从静态的角度看,它就有至少1倍的升幅潜力,考虑到动态因素,那么它的升幅潜力还会大大上升。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很确定地说,这只股票具有很好的投资价值——虽然我们还是无法精确地计算出它的投资价值到底有多大。 所以,“毛估估”是几乎所有投资者的夙命。 市场上有一段经典台词,我不能一字一句地准确复述,但大概的意思可以总结:投资不是科学,是艺术。 第三种类型,叫投机价值。 当股价低于内含价值时,投资价值就会出现。 这种偏离度越大,投资价值就越大。 当股价高于内含价值时,投资价值就会消失。 这种偏离度越大,投资价值就越小。 投资价值没了,股票还能买吗?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造就了市场上的两种基本类型的交易者。 认为股票有了投资价值才能买的人,叫投资者。 认为股票虽然没有投资价值但依然可以买入并赚钱的人,叫投机者。 股票没有了投资价值,为什么还能买呢? 这就引出了投机价值的概念。 股票市场从根本上讲有两种赚钱方式,一种是赚企业成长的钱,通过企业的成长来提升股票的内含价值,在股价不变的情况下,拉大股价和内含价值的差价,也就是提高了股票的投资价值,一种是赚市场的钱,在内含价值不变、甚至缩减的情况下,通过估值的提升来提长股价,通过股价的低买高卖来赚取差价赢得利润,这部分钱其实是摸了市场中其他人的口袋。 所谓的投机价值,其实就是指第二种赚钱方式下衍生出来的价值含意。 一只股票可以没有投资价值,甚至也可以没有内含价值,但通过对市场和人性的分析和把握,认为现价买入依然还可以随着股价的上升趋势而在更高的价位上卖给其他傻瓜,那么这样的机会也是可以利用的。 如果某只股票碰到了这样的机会,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有投机价值的。 当投资价值与投机价值发生重叠的时候,往往意味着最好的投资机会。 比如三聚事件中的奶业,塑化剂事件中的白酒,投资者从基本面上判断,股价被压得太低了,远远低于其真实价值了,而投机者从股价的跌幅、K线的形态也认为可以出手了。 这种状态,实际上就是投资价值和投机价值发生了重合、共振。 所以,我喜欢分析股票的基本面,然后等待和寻找股价暴跌的机会。 我常说的一句话“投资投机两相宜”,就是这个意思。 我的意思是:我并不完全否定股票的投机价值,但要想让我出手,股票仅有投机价值还是不够的——只有投资价值闪现的时候,我才会、尤其会对投机价值青睐有加。 股市投资,分清价值,知道自己追求和购买的是哪一种价值,然后守正出奇,这才是真正的价投之道! |
|
来自: 仇宝廷图书馆 > 《股票估值-买什么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