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是由中国歌剧舞剧院首席舞蹈演员唐诗逸及其他演员表演,该剧感情细腻,舞姿妙曼,将呼韩邪单于与昭君一见倾心,体贴入微,疼爱有加,唯美的爱情演绎到极致。将塞外草原,昭君去国离家,无限乡愁,为了大义与安宁,用柔弱的双肩挑起汉匈间几十年无战争的和平局面,将大爱无疆演绎到极致。 舞剧结束后陈道明老师的一段点评引起热议 陈道明 因为职业的关系,把舞剧看的很理性,不像朱丹小姐动不动就抹鼻子,舞剧整体是很好的,他的汉宫味,匈奴味是可以呼吸到的,小唐(唐诗逸)好健壮啊,舞蹈演员的体能决定了舞蹈的质量,还要照顾技术动作,照顾地位,还要考虑很多的配合,在这种情况下,还宣泄了自己人物的情感,觉得是各个民族的文化通融,是需要靠这些舞剧来传承中华文化的意象,一点一滴的让大家知道这是一个大家庭,一点一滴是什么,一段舞,一支歌,一篇文章,另外一个就是说一个建议,这把土不高级,一个是这把土要多一些,一个这把土质量要轻一些,让他有垂落感,另外里面要搁点银片,一见灯光就闪亮的那种,这捧土再下来唰是有节奏的,而且会很明显,现在真是一把土,就觉得跟这舞蹈的假定性跳走了,和那个空间距离,感觉太写实了,感觉不对,因为这是昭君的一个重点啊,重点要想重点的办法。 陈道明老师建议在泥土里面加银片,这样会使泥土落下更有垂落感,还有节目中加的特效也引起热议,吃瓜群众有话说 正方 举爪赞同 正方:同意陈道明老师的说法,虽然舞蹈艺术是个独立的个体,但也要与时俱进,像唐诗逸在丝绸画路中的表演,是将舞蹈和特效完美的结合,当然将泥土换成银片也是放大了舞美,特殊情景特殊对待,节目中的特效将舞者最美的瞬间定格也是非常吸引人的,太美了!!! 反方 不赞同 反方:不同意,舞蹈本身已经够美了,加的特效不应景,感觉节目组很业余,把连续的舞蹈硬生生的拆成间断的,变成武功打斗的现场,变成佛山无影脚,差评!我认为舞蹈是个朴素的女性,内在美是最吸引人的,当这个朴素的女性戴上适合自己气质的首饰的时候是另一种美,那戴上个大金链子真的就掉价了。昭君出塞还原历史,加上舞者精彩的演绎,泥土只是一种象征和一缕寄托,实实在在的泥土更能表达情感,当泥土换成银片了,的确有着像陈道明老师说的特殊情境特殊对待,但是否又有点刻意和不应景呢! 热议话题之一 ○ 舞美应该怎么用? 舞美设计也叫舞台美术设计。在演出中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通过人物造型和景物造型塑造人物形象。创造和组织戏剧动作空间。表现动作发生的环境和地点。创造剧情所需的情调和气氛。通过形象的创造帮助演员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剧本所表现的思想内容等。现如今有太多舞蹈是流于形式,在大量舞美的堆砌之下完成,甚至喧宾夺主使得舞蹈成为次要的,但在此部《昭君出塞》中,舞美的使用非常得体,泥土的处理留给观众作评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特效方面,heather真的是同意反方的观点,舞蹈是个连续的表演,在中间加的特效真的有点妨碍观看的心情了,只是个人观点哈! 热议话题之二 ○ 该不该由一个非专业人士评判专业舞者 有的网友认为《传承者》这档节目中评审团都是非专业人士,由他们评论专业舞者的舞蹈有失偏颇。我个人觉得舞蹈应该成为大众艺术,不能成为圈内人的狂欢,当舞蹈走上电视媒体,是在被所有人观看评论,舞者不能要求所有人用专业的眼光欣赏,而是要接受建议与意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你的作品不接地气,大部分人都不愿意看,这就要反省自身了,而不是怪大家不懂艺术,真正好的作品是抓人的,不用看懂都可以震慑人心!所以大众来观舞是舞者的福音。 ![]() 对于以上话题,有什么想说的请在下方留言吧!heather会悉心接受任何形式的表扬与批评! ![]() 舞蹈界实习编辑——heather 一个爱舞成痴的女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