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bzero()和memset()的使用和区别

 XeonGate 2020-08-25

https://blog.csdn.net/liuxu324/article/details/81543580?utm_medium=distribute.pc_relevant.none-task-blog-baidulandingword-1&spm=1001.2101.3001.4242

近日,项目之中需要用到网络编程的知识,因之前对该部分内容接触不多,遂拿上述文献恶补之。愕然间发现:在对socket地址结构执行清0操作时,全然都是bzero(),而不是耳熟能详的memset()。操之为何?

为探究竟,这里结合文献内容进行阐述:

1、bzero()好记忆:2个参数;

2、memset()易出错:3个参数,且第二、三个参数易记混淆,如若出现位置互换的情况,C编译器并不能察觉。

使用
1、bzero()

函数原型:extern void bzero(void *s, int n)

头文件:<string.h>

功能:置字节字符串s的前n个字节为零且包括‘\0’

说明:无返回值

2、memset()

函数原型:extern void *memset(void *buffer, int c, int count)

头文件:<string.h>

功能:把buffer所指内存区域的前count个字节设置成c的值。

例程:

  1. #include <string.h>
  2. void main(int argc, char *argv[])
  3. {
  4. 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套接字地址结构
  5. bzero( &servaddr, sizeof(servaddr) );
  6. // memset( &servaddr, 0, sizeof(servaddr) );
  7. /*
  8. bzero( &servaddr, 5 );
  9. memset( &servaddr, 0, 5 );//假如 0 和 5 位置记错了,C编译器并不会报错(参数类型相同)
  10. */
  11. }

区别

1、bzero()不是ANSI C函数,其起源于早期的Berkeley网络编程代码,但是几乎所有支持套接字API的厂商都提供该函数;

2、memset()为ANSI C函数,更常规、用途更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