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孩过马路被汽车撞飞 !一个动作决定生死 !

 少雍说交通 2020-08-25

⇂⇂⇂
文本/少雍
录音/少雍

前两天的中午,一位爸爸带着孩子出门。
将车辆停好后横穿马路,男孩走在前面,爸爸紧随其后。没想到才一秒钟的时间就酿成大祸!
孩子也许是比较兴奋,突然挣脱了爸爸的手向前奔跑,恰好一台汽车突然驶来。爸爸猝不及防,惊叫着赶紧去拉男孩。
可根本来不及,男孩被汽车撞飞数米远,倒在地上。

ONE

01

这让我想起一个很重要的安全提示——很多家长还不知道的一个知识点,父母带孩子过马路最正确的方式,不是牵着孩子的手,而是牵着孩子的手腕。


01为什么是手腕,而不是手?
看看下面这组动图,你就明白了!



前段时间,在一个村口,一名3岁小女孩突然冲出马路,被一台蓝色小货车撞倒。

长说:“本来是牵着孩子的,没想到她一下子就挣脱了,就一两秒的时间,她就跑到国道上,太可怕了!


其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会牵着孩子的手过马路,以为这样就是安全的,但事实告诉我们,这并不能避免悲剧发生。

02女人牵着孩子

女人牵着孩子在马路边,小孩子不知为何突然挣脱冲向马路,结果被一辆路过的小汽车撞倒……

可能有会说,这是因为女人力气小,拉不住孩子,但我们再看看下一个悲剧。


03男人牵着孩子
一个男人带着孩子过斑马线,可孩子依然轻易地挣脱,即便男子紧跑两步,也依然没能拉住孩子,此时,迎头而来的货车无情压过……

可见即便换成力气较大的男性,类似的情况也发生不少……


04这是因为,家长带孩子过马路的正确姿势不是牵着手,而应该是抓住孩子的手腕。

孩子好动,又容易因为好奇被周围的事物所吸引,因此孩子的行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容易挣脱家长的手跑到别的地方去。

抓住孩子的手腕,就算孩子遇到分心的事物也无法挣脱。

请记住,一松手可能就是一辈子,不要等到发生事故以后才追悔莫及。而且低龄的孩子最好是抱着过马路,这样才能给孩子一份安全守护。


还记得去年深圳4岁女孩过马路被碾压身亡的新闻吗?

一位年轻妈妈牵着女孩过斑马线,行至途中,妈妈抬手示意车辆礼让。
但汽车并未减速,慌乱之中她本能地躲开了汽车,但牵着的小女孩躲避不及被卷入车底,碾压身亡。

眼前的一切,发生得太过突然。

被吓得愣住几秒的妈妈,反应过来后,开始无助地跳脚大哭,随后更是崩溃地瘫坐在地。


悲剧就这么发生了,上一秒还牵着手笑嘻嘻的女孩,下一秒就躺在冰冷的血泊之中。

几步路、几秒钟,隔开的却是这对母女此生最遥远的距离。

如果当时她抓的是小女孩的手腕,在她转身时是不是能顺带把小女孩往里拉几厘米?

抓手还是抓手腕?

几厘米决定孩子生死,一定要重视这个小细节。



TWO

02

孩子过马路真不是件小事


在《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中,有一组数据:
每年死于交通伤害的14岁以下儿童高达18500名,平均每天50名。

道路交通伤害,已经跃居我国青少年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溺水死亡。

这其中又有大约38%的伤害是发生在孩子过马路的瞬间。

过马路不是简单的“红灯停、绿灯行”


有些家长以为过马路就是告诉他们“红灯停、绿灯行”,这会导致孩子盲区迷信信号灯,而忽略了其他危险。

比如绿灯时右转的车辆,闯红灯、抢黄灯的车辆,酒驾、看手机分心驾驶的司机。

不要认为“过个马路而已,汽车不敢撞我!”不是每个司机技术都好,更何况技术再好也有盲区,也有没看到的时候。


不要以为“走不走斑马线无所谓,反正汽车应该礼让行人!”就带着孩子一起闯红灯,这相当于把自己和孩子的生命栓在别人的裤腰带上。

更不要认为“撞了就是汽车全责!”,因为交规只能定责任,不能定生死。悲剧已经发生,无论司机受到怎样的重罚,孩子的生命都无法挽回。

为了抢那几秒的时间,付出的代价却是孩子的性命,这太不值得!

除了过马路,这3点安全教育不可少。

除了过马路,少雍还总结了孩子交通安全最容易犯的错误和要点,请家长们一定要看看。


01不能在汽车附近玩耍
我们都知道大货车、公交车有盲区,但是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小汽车同样存在盲区。


车辆的盲区大致可以分为动盲区和静盲区

▶其中静盲区就是由于车身遮挡导致的盲区,它包括车头盲区、车尾盲区、A柱盲区和车侧盲区等等。


当孩子在盲区内蹲下停留、玩耍时,在驾驶室内无法看到,很容易发生事故。


父母一定要告诉自己的孩子无论游戏多么有趣,都不可以靠近各种汽车。


看好孩子!看好孩子!看好孩子!不是一句口号,必须付诸行动。

少雍除了希望每个驾驶人上车之前都绕车一周检查周边环境,更希望每位家长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切实担负起保护孩子的职责。


这是因为,一个小细节的疏忽,却有可能造成一生都无法弥补的遗憾。


02不要让孩子的身体伸出车外


之前江西13岁男孩将头伸出天窗,撞上高速限高杆身亡的新闻还历历在目,本是一起可以避免的悲剧,却因为同行家长的疏忽而上演,可怜又可气啊。

除了不能让孩子把头手伸出天窗、车窗,还要注意别让后排的孩子随意打开车门,特别是低龄还不懂事的孩子。

因为孩子乱开车门导致跌出车外受伤的新闻不在少数。我们作为家长唯一能做的就是,上车后一定要记得按下后排的儿童安全锁。



03一定要给孩子配备安全座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儿童约束装置可以将婴儿道路交通事故死亡可能性降低70%,将幼儿死亡可能性降低54—80%。

有的家长喜欢抱着孩子坐车,觉得“万一发生了碰撞,我一定会舍命保护孩子的!”

少雍绝对相信你保护孩子的决心,但是各位家长,也请你们相信科学,哪怕汽车以40公里左右的速度慢行,一旦发生事故紧急刹车,哪怕体重只有10公斤的孩子,也会瞬间产生300-400公斤的冲击力。

我想反问一句,300-400公斤,你抱得住吗?



孩子安全无小事,警钟必须长鸣,绝不能心存侥幸,意外的几率可能只有万分之一,但是一旦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是百分之百!

一旦涉及到孩子的安全,少雍就说得比较多了。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也能分享给身边的人,让大家学会正确带孩子出行的方法,也让大家多了解一些关乎生命安全的知识。
 

———— / END / ————



 
 

温暖靠谱的老司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