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喜春|存在·叙事

 唐茂恒 2020-08-25



他富有穿透力的视觉表达,与其说是对当代繁华表象的呈现,毋宁说是对繁华表象背后欲望的一种揭示。

他的作品有强烈伤感的个人情绪,而没有一味地去追求一种和谐,但映入眼帘的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生存现实、生存处境。

他在不断修正自己的能力,擅于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认清自我,使自己的心态回归到一种正常的状态。

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美术家协会理事,辽宁省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副主任;鲁迅美术学院教授董喜春。




董喜春1963年生于辽宁沈阳,1987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毕业后的他正处在中国水彩画蓬勃兴起之时,这阶段的创作,多是用现实主义手法对乡村的民俗民情进行倾情的描绘,作品表意清晰,形象刻画生动细腻,生活气息质朴浓厚,画面处理充满情趣,以小见大之中洞悉出画者的热情,创作情感真挚,创作思路独具匠心,很容易让观赏者在画面中扑捉体会到乡情的温暖和唤起一种久违了的乡土情素。

董喜春的作品有浓郁的地域特点,贴近生活,但又不是生活或自然的简单翻版,作品中有他对生活的感悟和细心观察后的概括和梳理,有他自己独特的发现。在画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他对生活的领悟,更能感受到他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艰辛与勤奋。

董喜春这一时期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他探索和追求艺术的执着精神,这一点必须肯定。绘画是一门容易产生遗憾的艺术,从董喜春的乡情系列来看,虽然作品细腻生动,但有些作品由于过分追求完整性而缺少了艺术感染力,由于刻画的细腻导致水彩本体语言特征不显著,其实每一个艺术门类都有其独特的美感,这也正是区别于其它门类的价值所在。有些作品又过于注重叙事,从而使作品略显沉重。




董喜春的作品陈述出对于世界的认知,而不像有些水彩画家只是追求“趣味”,因为趣味性的东西是没有根基的。从董喜春的作品中使我们感知到他是认定自己的理念,然后在这个维度上不断地去深入思考,这在他近二十年的水彩画创作中体现的很清楚。

他的作品弥漫着视觉图象中的情感宣泄,极富动态地完成了情绪的反思与释放。他对水彩艺术的当代处境有着清晰的定位,对他自己的艺术选择有着清醒的认知,他是一位勤奋的践行者,他的力量不仅来自他的热情和意志,而且来自他的学识和思索。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