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胃气上逆三方比较——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外台茯苓汤

 lunarzhengkipj 2020-08-26
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外台茯苓汤是临床常用方,均主治胃饮气逆证。准确把握方证特点,对于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小半夏汤以治呕见长,故被称为“呕家圣剂”,后世都尊其为“止呕之祖方”。小半夏汤是《金匮要略》经典小方,由二味药物组成。《金匮要略》中涉及小半夏汤的条文有3条:“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28);“黄疸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必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20);“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12)。原文载小半夏汤方:“半夏一升生姜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可见,小半夏汤证主治呕吐不渴,心下有支饮者,以及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具有和胃止痛、散饮降逆的作用。


半夏,辛温,归脾胃经,主化痰饮、降逆气,《别录》称半夏“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张寿颐指出:“知此物之长,全在于开宣滑降四字,初非以治痰专长,其所以荡涤痰浊者,盖即其开泄滑下之作用”。生姜,辛温,归肺、胃、脾经。既解半夏之毒,又善止呕,具有“去痰下气,止呕吐”,“盖辛以散之,呕乃气逆不散,此药行阳而散气也”。半夏、生姜两药配伍,化痰和胃、降逆止呕之功更著。

小半夏加茯苓汤,是以小半夏汤原方加茯苓。原文“卒呕吐,心下痞,隔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可见与小半夏汤不同之处在于,小半夏加茯苓汤能治疗“眩悸”。“眩”为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所为;“悸”则是水气凌心所致。茯苓能导饮下行,使饮邪有出路,此为水饮凌心之茯苓证。小半夏茯苓汤的和胃止呕而蠲饮降逆之力胜于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不仅能治疗狭义痰饮,还能治疗饮停心下之支饮。

外台茯苓饮也是治疗胃气上逆的常用方,最早载于《外台秘要》,后经宋代医家整理《金匮要略》时收录于附方之中。方由茯苓、白术、人参各三两,枳实二两,橘皮二两半,生姜四两共六味药组成。《医宗金鉴》中解释该方:“上、中二焦气弱,水饮入胃,脾不能输归于肺,肺不能通调水道,以致停积为痰,为宿水。吐之则下气因而上逆,虚与气结,满不能食,当补益中气,以人参、白术为君;茯苓逐宿水,枳实破诸气为臣;开脾胃,宣扬上焦,发散凝滞,则陈皮、生姜为使也。其积饮既去,而虚气塞满其中,不能进食。”经方家胡希恕老先生指出:“本方加半夏则效尤捷,不问其吐水与否,若以心胸满、不能食为目的,活用于胃炎、胃下垂以及溃疡诸病,均有验。”从方药组成可以看出,与小半夏汤比较,外台茯苓饮侧重于胃虚为主,凡是胃虚停饮停食,症见胸满、腹胀、心下痞、纳差为主症均可以此方加减。

《伤寒论》113方中,5味药以下者占了总数的70%。小半夏汤方虽小,却是治疗呕吐的基础方,后世用本方多临证加减或合方使用。外台茯苓饮方证特点为太阴夹饮证,临证时需要注意鉴别各个方证特点。

赖海标按:

外台茯苓饮,又称茯苓饮,出自《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附方,条文曰:“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方药组成为:茯苓、人参、白术各三两,枳实二两,橘皮二两半,生姜四两。从六经辨证来看,外台茯苓饮证属于太阴病;从脏腑辨证看,外台茯苓饮证为胃虚停饮。

外台茯苓饮可拆分为如下几个方剂:

一是人参、白术、茯苓,可以看作是后世的四君子汤去甘草,可健脾益气,四君子汤出自北宋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二是人参、白术、茯苓、橘皮,可以看作是后世的异功散去甘草,主要功效为益气补中,理气健脾,异功散出自北宋钱仲阳的《小儿药证直诀》。

三是橘皮、枳实、生姜,即橘枳姜汤,有行气化饮,和胃降逆的功效,出自《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茯苓杏仁甘草汤治胸痹以祛水为主,偏于治短气;橘枳姜汤以行气为主,偏以治胸中气塞。

四是枳实、白术,即枳术汤,具有行气消痞的功效,出自《金匮要略》:“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

五是橘皮、生姜,即橘皮汤,具有行滞止呕的作用,出自《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 22 条:“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温馨提示:

本公众号文章旨在学术探讨与学术交流,不建议直接使用文中治疗方法,如需使用应咨询医生为好,谢谢理解和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