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僧取经前破戒饮酒,唐太宗为啥在他酒杯里捻了一撮土?3点深意!

 安阳源易缘 2020-08-26

唐僧取经前破戒饮酒,唐太宗为啥在他酒杯里捻了一撮土?3点深意!

佛教五戒中,明令禁止戒酒:和尚不能饮酒。

《西游记》里,如来佛祖的二弟子——金蝉子转世为唐僧,有没有“破戒”饮过酒呢?

如果,仔细读《西游记》原著会发现,唐僧饮过酒,且不止一次!

凡事第一次最难,作为如来佛祖的得意弟子,唐僧不会不懂得“破戒”的严重危害性。可是,他还是饮了酒,这又是为何?

“源易缘”在《西游记》原著留意到,唐僧第一次饮酒,是在西天取经出行前的一刻。


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城外,与文武官员将唐僧送至关外。然后,他开始与唐僧一番深情对话:

唐太宗:御弟,可有雅号?

唐僧:贫僧乃出家人,不敢有称号!

唐太宗:听菩萨说,西天有经三藏,御弟就叫取号“三藏”,怎样?

唐僧听后,当即谢恩。

紧接着,唐太宗李世民着人执壶酌酒。他亲自端起两杯酒,一杯赠与唐僧,一杯自己留着。准备与唐僧对杯同饮。


唐僧接过御酒,向唐太宗解释道:陛下,酒乃僧家头一戒,我自从做人起,就不会饮酒。

唐太宗说:今日为你饯行,与往日不同。再说,这个酒是素酒,只饮此一杯,以尽朕为你的饯行之意。

从上面的情节看,唐僧并不想饮酒破戒,只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封建专制下,唐僧自然知道违反皇帝命令的更严重后果。

唐太宗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唐僧不敢不接受。

何况,唐太宗还是很会办事:无酒不成行,他特意安排了素酒。还要求唐僧只饮此一杯,言外之意除了饯行中的情意之外,还告诉唐僧,美酒再好,也不能贪杯哦!

皇帝如此看得起,深情难却之下,唐僧端起酒杯,正当一饮而尽之时,又被李世民叫停了。

叫停唐僧饮酒,并非是唐太宗有了悔心,不想让唐僧犯下不必要的错误,而是他临时起意,做了一件让常人看不明白的事。


“源易缘”注意到,只见,唐太宗低头,用手指轻轻的从地上拾起一小撮尘土,弹入唐僧端的酒杯里。

三藏不解其意,好奇的望着李世民,这是几个意思啊?

唐太宗笑道:御弟呵,这一去,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可进此酒,“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李世民一解释,唐僧方悟“捻土之意”。他再次谢恩,拜别太宗出关而去,迈出了西天取经万里长征第一步。

那么,太宗的捻土之意,除了告诉唐僧莫要恋他国的黄金白银、美女佳人之外,还有何言外之意呢?

除了太宗向唐僧解释的一点外,“源易缘”认为,唐太宗还有以下几个意思:

一、希望唐僧克服困难,重返大唐国土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

唐太宗深知,唐僧此行千难万险,身为大唐高僧后,红尘中的诱惑重重。

唐太宗的本意可能也想说:外面的风景再好,佳人再美,也别忘了当初为何出发,一定要返回大唐,这里才是您的故乡。

这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二、希望唐僧今后能少饮酒

游子在外,容易身心疲惫,最直接的破法是:或饮酒解忧解乏,或对酒当歌,饮酒作乐。

然而,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根苗。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酒水,酒水”,取《易经》五行中的“水”为代表。


唐太宗“捻土”,是想用“土克水”的自然大道原理,告诉唐僧:今天,我虽然让你起了个饮酒的开端,但此酒非彼酒,今后少饮或不饮为佳。

三、捻土表达虔诚之意

中国的成语中,有“捻土为香”。

意思是,来不及捏泥成香,或来不及备香,就用手捻土,表达心中最虔诚的敬意。

原著中就写道:唐僧悟出捻土之意,谢了再谢唐太宗的恩情。

落叶归根,月是故乡的明,土还是故乡的土好。

临别之际,唐太宗李世民用他原创的一首诗,用他的真诚,感动了唐三僧。除此之外,他想表达的深意还有哪些呢?

欢迎大家留言互动,谈谈您的看法和高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