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除了衣食住行全都是扯淡

 德培论道 2020-08-26

1017日,在浙江省余姚市,福卡智库首席经济学家王德培与著名地产商任志强共同出席“变局中国 共赢未来”经济高峰论坛。王德培教授发表主旨演讲纵论当前中国经济局势并预测未来经济新的爆炸点。(演讲内容请关注公众号后续文章)


论坛开始前,王德培教授、任志强先生在当地地方政府官员和论坛主办方的陪同下,参观了距今约7000年的中国先民生活过的上古时代文明遗址——河姆渡遗址。


在参观完河姆渡遗址后,基于历史变迁和当下现实民生的感触,王教授认为:

除了衣食住行全都是扯淡。在变局中国论坛开讲前,与任志强在当地文化局长倍同下,既参观了7000年前的文化遗址河姆渡,也参观了新修建的河姆渡国际花园。古遗址主要特征就是离地的高脚毛屋,7000年后的国际花园主要特征就是地下拥有500多个车位。

在一定意义上讲,人类7000年历史就是围绕着衣食住行的变化史。马克思死后,在他墓前恩格斯说,阶段斗争、唯物主义都不是他的发明,他就发明了人类所有历史都是围绕衣食住行的生产方式变化史,其他的哲学、意识形态、文化、上层建筑等都是扯淡。(扯淡口语化的翻译)

当下政策派无论积极的制定者还是反对者,也都是扯淡!


附:河姆渡文化简介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第一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它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经科学的方法进行测定,它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

河姆渡文化的骨器制作比较进步,有耜、鱼镖、镞、哨、匕、锥、锯形器等器物,精心磨制而成,一些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图案,就像是精美绝伦的实用工艺品。

河姆渡文化在农业上以种植水稻为主。在其遗址第4层较大范围内,普遍发现稻谷遗存这对于研究中国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农业史上的地位,具有重大意义。

河姆渡文化的农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大量使用耒耜。

河姆渡文化的建筑形式主要是栽桩架板高于地而的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是中国长江以南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目前河姆渡发现是为最早。它与北方地区同时期的半地穴房屋有着明显差别,成为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


河姆渡文化的社会经济是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畜牧、采集和渔猎。在遗址中普遍发现有稻谷、谷壳、稻杆、稻叶等遗存。遗址中还出土有许多动植物遗存,如:橡子、菱角、桃子、酸枣、葫芦、薏仁米和菌米与藻类植物遗存。
河姆渡文化时期人们的居住地已形成大小各异的村落。在村落遗址中有许多房屋建筑基址。但由于该地是属于河岸沼泽区,所以房屋的建筑形式和结构与中原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发现的史前房屋有着明显的不同。

生活用器,以陶器为主,并有少量木器。河姆渡文化是长江下游以南的一种较早的新石器时代。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让长江流域诞生的古代文明为人所知。水稻的栽培,使社会上大量的余粮屯积成为可能,随之而来的是贫富差别的出现。文化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